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密室中的旅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保罗·奥斯特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可称之为一部兼有反乌托邦迷思与文学通灵的作品:暗示交叠着暗示,真相之外阴影覆阴影,种种身份认知莫测变幻,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行状几乎令人窒息地纠结在一起。所有这一切令人眩目的独创性都表明,奥斯特通常被称为形面上侦探小说大师并非浪得虚名。在此书的阅读中,在所谓一个个真相的提示过程中作者完全不循一般侦探故事的套路,读者只能一路摸索猜测,直至故事终了。

内容推荐

老人醒来,惘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他不记得自己是谁,怎么来到这里?

可想而知自己是被关在房间里了,他(姑且叫他茫然先生)开始阅读桌上的一部文稿,那是另一个囚犯的故事,那个交替出现的世界更是让老人一头雾水。然而,这些文稿似乎正是为他准备的,另外还有一叠让他神思恍惚的照片。

随着时间推移,各色人物逐一来到斗室中。与此同时,一架暗置在他头顶的摄像机不停地拍摄他的图像,记录下他的行动,他的每一句话也都被录音。有人在监视……

《密室中的旅行》具有典型的奥斯特风格:神秘的故事,流畅的叙述,一段被遮蔽的往事,还有,某个地方,一个隐身的操控者。然而,当我们看到茫然先生这一天内的生活,也许会发现,他的世界与我们并非完全不同。

试读章节

老人坐在单人床边上,手掌抚住膝盖,垂着脑袋,凝视着地面。他一点也没意识到正对着自己的天花板上装有一台摄像机。快门每秒钟都在无声地闪动,地球每自转一周摄像机就会摄下八万六千四百帧定格画面。就算他知道自己正在被监视,那也没什么区别。他的意识不在这儿,他被脑子里的幻觉缠绕着,面对那个一直挥之不去的问题,正在搜寻答案。

他是谁?他在这儿干什么?他什么时候来这儿的?来了多长时间?还得呆多久?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眼下,我们只能尽量留意研究那些画面,避免过早下结论。

屋里有一些物品,每一样东西上都贴有一张白色字条,用印刷体写着一个词。例如,床边的桌子上,贴着桌子的字条。台灯上,贴着灯的字条。甚至墙上也有,严格的意义上说那并非一件物品,却也贴了白色字条,上面写着墙。那个老人抬起头来,看见了墙,看见了粘贴在墙上的白色字条,轻声地吐出“墙”这个词。就这情形很难让人判断他是在念墙上字条上的那个词,还是只不过在说墙本身。有可能他忘记了这个词,却还认得出这些物体存在的形式,故而能叫出它们的名称;或者,也可能正好相反,他失去了辨认这些物体的能力,却还记得这些词怎么念。

他穿一身蓝黄相间的条纹睡衣,脚上穿着黑色皮拖鞋。只是很难确切说出他置身何处。没错,是在这房间里,但这房间是在一座什么样的建筑物里边呢?是在一套住宅里?是在一所医院里?是在一座监狱里?他记不得自己到这儿已有多久了,也不知道他怎么就一下子来到了这地方。也许他一直就在这儿;也许这就是他出生以来就生活的地方。他所知道的是,自己内心充满了无法消弭的犯罪感。但同时,他又无法摆脱那种感觉——自己是一桩可怕的冤案的受害者。

这房间有一个窗子,但用遮阳帘子挡上了。在他的记忆中,自己从来没有朝外面眺望过,同样也没有迈出过那扇门,那门上还有一个白色的瓷把手。他是被关在里面,还是可以自由进出呢?他依然在琢磨那问题的症结,正如前面第一段所言,他的心思不在这儿,他的意识飘浮在那些搅和在他脑子里的过去的幻影之中,竭力想找出一直萦绕于心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画面不会说谎,但等于什么也没说。它们只是一份过往的记录,只是一个外在的证明。譬如,这老人的年纪,就很难从那些略显聚焦不准的黑白图像上得以确定。惟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岁数不小了,但“老”这个词大有伸缩余地,你可以用它来形容任何一个六十岁至一百岁的人。接下去我们就不再把房间里这个人称作老人,而管他叫茫然先生了。眼下看来,他的名字可以免去不提。

茫然先生终于从床边站起来,停顿一下,稳住身子,然后慢吞吞地走向房间另一头桌子那儿。他感到很累,好像夜间睡眠不足,刚从断断续续的梦境里醒来,鞋底在没铺地毯的木地板上蹭过,让他想起砂纸摩擦的声音。在很远的地方,远离这个房间,远离这个房间所在的建筑物,他隐隐约约地听到什么鸟叫的声音——像是乌鸦,又像是海鸥,他说不上是哪一种。

茫然先生朝桌边的椅子弯下身。他认定,这是一把极为舒适的椅子,用柔软的棕色皮革制成,两边的宽扶手能让他的肘部和小臂舒舒服服地搁在上面,更别说那看不见的弹簧装置可让他随意地前后摇晃(这正是他一坐下来就想做的事)。前后摇晃能对他起到抚慰作用,当茫然先生沉浸在晃动的快感之中,他想起自己还是小男孩时搁在床边的摇摆木马,于是他像是又重新体验到曾骑在那匹名叫怀蒂的木马上的快感,那匹木马在茫然先生的童年记忆中并非只是一个刷着白漆的木器物件,而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物,一匹真正的马。

短暂的回归童年的随想之后,一股悲凉之意又蹿上茫然先生的嗓子眼。他大声发出焦虑的叫喊:我不能允许这事情发生。这时候,他俯身向前察看那些整齐地码放在桃花心木桌子上的一摞文件和照片。他先是抓起照片,那是三十几张八乘十英寸的黑白人像照,男女都有,年龄种族各异。最上面一张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人。一头短短的黑发,她凝视镜头的眼中有一种热切而不平静的神色。她站在露天里,那是某个城市,也许是意大利也许是法国,因为她正好站在一座中世纪的教堂前面,另外这女人披着围巾穿着羊毛外套。稳妥地估测这张照片应摄于冬季。茫然先生凝视着年轻女人的眼睛,竭力想回忆起她是什么人。过了二十秒钟光景,他听见自己喃喃地吐出一个名字:安娜。一阵超越一切的爱的柔情漫过他的全身。他想不起安娜是不是他曾娶过的某个人,或者,他眼前看见的是不是自己女儿的照片。这样一阵思绪过后,他又被一阵悸动不安的感觉攫住了,他知道安娜已经死了。更糟糕的是,他怀疑自己对她的死负有某种责任。甚至,也许是,他对自己说,他就是那个杀了她的人。

茫然先生痛苦地呻吟起来。看着这些照片太折磨人了,他推开照片去看那些文件。总共是四叠,每一叠都有六英寸厚。说不上什么特别的理由,出于某种自己也不知道的原因,他伸手去拿左边最远那一叠顶上的几页。那上面手写体的大写字母跟墙上白色条子上的字迹相似,顺着读下来是:

从遥远的外层空间观察,地球只是一粒尘埃。记着下一次你要写上“人类”这个词。

根据他浏览这些句子时脸上浮现的厌恶之色,我们大致可以断定茫然先生没有丧失阅读能力。但这些句子的作者是谁却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问题。

茫然先生伸手拿过下面几页文件,发现这是一份打印的什么文稿。第一段写道:

从我开始讲述自己的事情那一刻起,他们就把我打倒在地,踢我的头部。我爬起来再接着往下讲,他们当中的一个人抽了我一嘴巴,然后又一个人上来挥拳猛击我的腹部。

我倒下了。我设法再爬起来,可就在我第三次开始讲述时,上校猛地把我甩到墙上,我昏死过去了。

这一页上还有两段文字,茫然先生正要往下看,电话铃响了。这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或五十年代早期那种黑色圆盘式电话,因为搁在床边的桌子上,茫然先生只好从柔软的皮椅上起身走到房间另一头。铃响了四下,他拎起听筒。

喂?茫然先生问。

茫然先生吗?对方问。

你说是就是。

你肯定吗?我没有机会了。

我不能肯定任何事情。如果你要叫我茫然先生,我会很高兴用这个名字来回答你。你是哪一位?

詹姆斯。

我不认识叫詹姆斯的人。

詹姆斯·P.弗拉德。

请提醒一下我的记忆。

我昨天来拜访过你。我们在一起呆了两个小时。

噢,那个警察。

前任警员。

对。前任警员。有什么事吗?

我想再和你见一下。

难道一次谈话还不够吗?

并不完全如此。我知道我在这桩事情里只是个小角色,但他们允许我再跟你见一次。

你刚才还跟我说你没有机会了。

我想恐怕是这样。但如果你不喜欢的话我们不必在房间里谈。我们可以到外边去,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到公园里。

我没有什么可穿的衣服。我现在站在这儿只穿着睡衣和拖鞋。

看一下壁橱。你会发现所有需要的衣服里面都有。

噢,壁橱。谢谢。

你吃过早饭了吗,茫然先生?

我想还没有。我可以吃饭吗?

管你一日三餐。现在还早了点儿,不过安娜应该很快就会过来。

安娜?你说安娜?

她就是照顾你的那个人。

我还以为她已经死了。

不大可能吧。

也许那是另一个安娜。

我不觉得是这样。牵涉到这桩事情的所有的人里边,只有她完全站在你这一边。

别人呢?

只能说这里面夹杂着许多怨恨,我们不说那些了。

应当注意的是,除了摄像机,有一面墙上还密置了一个麦克风,茫然先生发出的任何声音都会被灵敏度很高的数字录音机录制下来。从他体内发出的哪怕是最微弱的呻吟和吸气,那些最轻微的咳嗽或者一瞬间的肠胃胀气,统统留存在我们的记录中。不必说这些声音数据也包括茫然先生发出的种种咕哝声、说话声和叫喊声,还有,譬如还记录下了詹姆斯·P.弗拉德电话里传来的说话声。这番对话结束时,茫然先生不情愿地顺从了那位前警察的要求,同意这天早上的某个时间与他去会面。茫然先生挂上电话后,在那张单人床上坐下来,又摆出本文第一句话所描述的姿态:手掌抚住膝盖,垂着脑袋,凝视着地面。他在思忖是否应该站起来去瞧一下弗拉德提到的那个衣橱,是否应该把睡衣裤换下,穿上衣服裤子——如果衣橱里真有那些衣服裤子的话。但茫然先生没有急着打理这些俗事。他想回头再看一下接电话时扔下的那份材料。于是他从床上站起来,向房间另一端试探性地跨出第一步,这时候突然感到一阵晕眩。他意识到如果自己再站一会儿就该倒下了,但他没有回到床上坐下来挨过这一阵晕眩,而是伸出右手撑住墙面,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倚在伸出去的手掌上,随后渐渐蹲倒在地上。这会儿茫然先生双膝跪在地板上,手掌撑着身体,俯身向前爬去。不管是否还晕晕乎乎,他决定就这样四肢着地爬向桌子。

一旦设法爬上了那把皮革扶手椅,他就前后摇晃了一阵以舒解自己内心的紧张。他明白,尽管自己耗费了这许多体力,但还是害怕继续阅读那份打印材料。为什么竟有这般恐惧,这是他不明白的地方。那只是一些文辞罢了,他对自己说,那些文辞究竟有什么能量竟把人吓得半死?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只是轻轻的一点声音。接着,为了向自己确证,他把这句话又重复了一下,用最大的音量喊道:这不可能!

P1-9

后记

本书原名Travels in the Seriptorium,setiptorium一词本指中世纪隐修院的“缮写室”,这个单词是从中古拉丁语演化过来的,有些古意盎然的味道,如果硬要从中文里边找出一个对应词,大概就是佛寺的“写经室”了。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正好有scriptorium这一词条,释义如下:

中世纪较大隐修院典籍抄录中心的最典型的抄写处所;由于圣本笃对文学活动的支持,缮写室成为最具特色的本笃会内较大机构。然而所有在缮写室工作的人员,并非全是修士;来自隐修院外的在俗信徒和艺术家(书稿装饰者),加强了教会抄写员的队伍。从希腊一罗马时代起,图书馆、手稿出版商、大学以及类似机构都设有非宗教性的缮写机构。

当然,保罗·奥斯特的书名用这个词表示主人公被囚禁的居所,有隐喻、象征的意思,不是原来的意义上的“缮写室”。如果书名照直译作“缮写室的旅行”或是“写经室的旅行”,难免让人联想到宗教话题,或是年湮代远的文史秘踪,字面上也有些费解。现在根据作品中的意象,译为“密室中的旅行”。

上一次翻译保罗·奥斯特的书是《纽约三部曲》(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那是他早年成名时的旧作,这回倒是他最新的作品,二者写作时间相隔二十多年。但从翻译中的感受而言,我觉得二者叙述风格相差不大,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文风更趋老成。我在《纽约三部曲》译后记里曾肤浅地谈到对那部作品的一些阅读体会,谈到保罗·奥斯特与博尔赫斯的艺术渊源——尤其是他那种写实手法中的“诗意的想象”,感觉中与博尔赫斯很有关系。我自己并不从事什么研究,不知道学者们对作者的艺术手法作如何评价,但这回译完《密室中的旅行》仍有那种感觉,书中那些故意模糊主客体关系的障眼法就像是出自博尔赫斯的魔法学校。

譬如,本书结尾前主人公茫然先生读到一部名为《密室中的旅行》的文稿,偏偏就是这个故事本身,于是又把读者拉回到本书开头——这种游戏式的结撰手法是将故事嵌入元故事的叙述层,形成一种周而复始的自我复制。博尔赫斯在《堂吉诃德的部分魔术》一文中就专门讲述这个问题,他举了《堂吉诃德》、《哈姆雷特》、《罗摩衍那》和《一千零一夜》的例子,阐释那种“书中之书”、“戏中之戏”的奥妙,尤其《一千零一夜》第六百零二夜的故事更是一个绝妙的教案。博尔赫斯还引述乔赛亚·罗伊斯的一个论题,那位十九世纪美国哲学家在《世界与个人》第一卷中写道:

设想英国有一块土地经过精心平整,由一名地图绘制员在上面画了一幅英国地图。地图画得十全十美,再小的细节都丝毫不差;一草一木在地图上都有对应表现。既然如此,那幅地图应该包含地图中的地图,而第二幅地图应该包含图中之图的地图,依此类推,直至无限。

不消说,“图中之图”自有绘画创作的实例,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艾舍尔的《画廊》了。看客成了被看,意味着他身后还有看客,这种无限性似乎包含着某些神秘因素。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成为这部作品的读者或观众,这让博尔赫斯发现了令人不安的因素,他说,“如果虚构作品中的人物能成为读者或观众,反过来说,作为读者或观众的我们就有可能成为虚构人物。”在现代哲人眼里,正是那些暧昧的镜像关系引入了历史哲学的梦魇。

这让我想起中国人哄小孩的一个故事,幼时就听大人说过:“古时候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古时候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古时候有座山,山上有个庙……”

文敏

二○○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书评(媒体评论)

现代读者等待马尔克斯、库切、保罗·奥斯特的新作,就像以前的读者等待狄更斯的新作在最新的报纸上出现那样。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

《密室中的旅行》的主题分裂可以用一系列反义词来表示:时髦的知性主义VS肆无忌惮地讲故事;后现代恶作剧VS老式的叙述手段;欧洲现代派文学(贝克特,加缪)VS美国流浪汉小说(梅尔维尔,马克·吐温)。

——英国《泰晤士报》

《密室中的旅行》或可称之为一部兼有反乌托邦迷思与文学通灵的作品:暗示交叠着暗示,真相之外阴影覆阴影,种种身份认知莫测变幻,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行状几乎令人窒息地纠结在一起。所有这一切令人眩目的独创性都表明,奥斯特通常被称为形面上侦探小说大师并非浪得虚名。在此书的阅读中,在所谓一个个真相的提示过程中作者完全不循一般侦探故事的套路,读者只能一路摸索猜测,直至故事终了。

——美国《华盛顿邮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4: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