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先贤们主张修身养性,是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人生目标相联系的,而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异军突起的社会里,人们更为注重对知识的汲取,往往忽视对自身性格的培养。作为一个现代人,其性格、性情对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为此通过修身养性,发掘其内在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实为“灵丹妙药”。
现代社会,好的个人修养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大力发扬修身养性传统美德,培育好的性格、性情,对和谐、文明社会的建设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书为“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系列丛书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修身养性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这是一套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编辑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这套书能为吉林省的农家书屋建设作出贡献,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
本书收录了《大鹏与二虫的故事》、《姜太公垂钓渭水边》、《养心与明王治天下》、《庄子议论伯乐之过》、《珍贵嘱托胜过钱财》、《扁子谈论养性之道》、《鹊子求道于长梧子》等关于修身养性的故事。
大鹏与二虫的故事
商朝时,有一天商汤王把他的贤臣棘招来,问他道:“上下四方有极限吗?”
棘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
商汤王又问:“这是何意呢?”
棘说:“我举个例子吧。在不毛之地的北边,有一个广阔无涯的大海,那就是天池,也叫北海。”汤王聚精会神地听着。
“传说远古时候,在这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它的名字叫作鲲。鲲的身体特别庞大,身宽几千里,至于身长有多少,那就没人知道了。”
“后来,鲲变成了一只大鸟,名字叫作鹏。大鹏鸟的背像泰山那样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
“有一次,大鹏鸟向南海飞去。它在南海海面上击水而行,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它飞的时候,大地蒸腾之气如野马群奔,尘土飞扬,地上的生物也被狂风吹拂而颤动。”
“生活在洼地里的蝉和小鸠,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于是,它们讥笑大鹏说:‘我们拼命飞高,不过飞到高高的榆树和檀树顶上就到顶了,算起来不过几丈高罢了,这也就够了。大鹏鸟为什么要飞向九万里以外的远方呢?’望着大鹏飞去的影子,二虫十分不理解。”讲到这里,棘停了一下,然后说:“这也就是小和大的分别啊!”
商汤王听完了这个故事,沉思了片刻,终于弄懂了。
后来,庄子在《齐谐》这本书中也看到了鹏与二虫的故事。他看后对于鹏程万里与二虫的志向在所著《逍遥游》中发表了一通感想。
他认为:水如果不深,就浮不起大船。倒一杯水在堂前小坑里,放根小草叶可以当“船”;但如放了杯子就会搁浅。这就是水浅而“船”大的缘故。风的强度如果不大,也就无力承浮起巨大的翅膀。所以鹏只有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在它翼下的风才巨厚而强劲,它才能乘着风力,背负青天而无所阻碍,才能飞往南海。
我们到郊野去,只带三餐粮食,当天就回,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远的地方去,要用一夜的时间储粮备。米;到千里路远的地方去,就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这两小虫鸟又哪里想得到呢?
于是,庄子得出:小智灵是无法理解巨灵之意的,短命生物也无法与长寿生物进行心灵沟通。不仅如此,庄子还认为:有些人才能可胜任某一官职,言行可以合乎某一乡俗,其德性可以投某一国君之所好而获得一国的信任,他们自鸣得意,其实也就像二小虫一样可怜!而宋荣子就常耻笑他们。宋先生能够达到这样一种精神境界:全社会都赞扬他,他也不感到激动、不奋勉;全社会都批评他,他也不感到沮丧。他能清楚地辨别内在的我和外在的物的分际,认清光荣和耻辱的真正界限。这样就相当了不起了。他对于世俗的声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然而尽管如此,也还有些境界他仍未达到。列子能够驾着风行走,样子轻妙极了,走了十五天后回来。他对于求福的事,从来不去汲汲追求。这样他虽然可以免去步行的劳苦,但他还是有所凭借的啊。如果能因循自然的本性,顺应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边无际的境域,他还有什么依赖的呢?
最后,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至人,能够忘掉自己;修养达到人所莫测的神人,不去建立功业;修养臻于明智的圣人,不去树立名望。
鲲鹏活动的世界是一个广阔无穷、气势磅礴的世界。大鹏,就是不为外物所蒙蔽、束缚的自由灵魂的象征,就是至人的象征。真正的超凡脱俗的人应该忘却自己,顺天无为,忘却功名。这也是养性的真谛。
P1-4
修身养性指的是培育性格、涵养性情,即通过锻炼来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提升、优化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以健康的人身修养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真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在古代,先贤们主张修身养性,是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人生目标相联系的,而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异军突起的社会里,人们更为注重对知识的汲取,往往忽视对自身性格的培养。作为一个现代人,其性格、性情对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为此通过修身养性,发掘其内在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实为“灵丹妙药”。
修身养性贵在养成一种尽职尽责、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人格;养成宠辱不惊、进退不乱的平和心态;养成心驰万古、神游八荒的大视野;养成中庸大度、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概言之,就是养成一股浩然正气,而非安于品茶、对弈、抚琴、作画、闲游、赋诗、参禅、问道等个人主义的虚静无为。
现代社会,好的个人修养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大力发扬修身养性传统美德,培育好的性格、性情,对和谐、文明社会的建设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