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问题与思路/1
第一章 债的概念/12
第一节 债的概念存废之争/12
第二节 债的定义/20
第三节 债的法律属性/24
第四节 责任与债/34
第二章 债的体系/44
第一节 债的发达/44
第二节 债的传统分类/49
第三节 本书的分类:典型之债与非典型之债/54
第四节 典型之债/58
第五节 非典型之债/71
第三章 非典型之债的分布/79
第一节 民法其他领域的非典型之债/79
第二节 商事法上的非典型之债/103
第三节 公法上的非典型之债/115
第四章 债法的体系/129
第一节 债法体系概述/129
第二节 民法典债编体系/132
第三节 债法总则的构成/141
第四节 债法总则对具体债的适用问题/145
第五章 我国债法体系的构建/162
第一节 我国债权立法之现状/162
第二节 关于民法典中债法安排的三种思路/173
第三节 维护传统债法体系的必要性/181
第四节 民法典债编体系的构想/193
附录一:民法典债编结构/199
附录二:债编总则草案(试拟稿)/202
附录三:论添附中的求偿关系——兼谈非典型之债与债法总则的设立问题/221
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应如何安排债、合同、侵权行为等内容,是当前民法典编纂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本书循着债的概念、债的体系及债法的体系的研究思路,对这一立法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未来的民法典应当设立债法总则,以统领形形色色的具体债的关系。本书创新之一是提出了新的债的分类法:典型之债与非典型之债,将债的立法问题置于这一新的分类基础之上,阐述了非典型之债的客观存在对于设立债法总则、构建完整债法体系的意义。
本书从债的概念入手,立足于债的分类与债的体系构成的理论,在阐述关于债的传统分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典型之债”与“非典型之债”的分类法。在划分典型之债和非典型之债的基础上,进而探讨了典型之债和非典型之债与债法体系构建的关系。关于典型之债与非典型之债的划分,既是本书构建债法体系的基础,也是本书的新意所在。本书分别从民法典的其他编、商事法以及公法三个主要的领域,将各种非典型之债一一加以梳理,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极为庞杂的非典型之债的“族群”。本书还重点讨论了民法典债编尤其是债法总则在债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债法总则对侵权行为之债和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问题。同时,对侵权行为法是否应独立于债法这一立法上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主张侵权行为法独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