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是对184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全面研究,仅选取百年间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的掌控者或参与者,以其行为和言论所呈现出的对外视界加以阐论,探视各个时代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各自所处时代允许的条件下对外部世界产生了何种程度的认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天下世界国家(近代中国对外观念演变史论)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作者 | 陈廷湘//周鼎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不是对184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全面研究,仅选取百年间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的掌控者或参与者,以其行为和言论所呈现出的对外视界加以阐论,探视各个时代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各自所处时代允许的条件下对外部世界产生了何种程度的认知。 目录 前言 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观念建构 再论朝贡体制 防夷章程与律劳卑事件 防禁西方烟毒的认知与行动 二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对事变的认知与反应 变化意识中的“船坚炮利” 安内以攘外与师夷长技 停战谈判,格之以诚 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廷观念中的天下与世界 “夷情叵测”,务须拒而远之 “剿抚兼施”以抚为本 “夷人惟利是图”,可资“离间” 四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世界观的变化 恭亲王奕诉的对外观念与现代外交机构的设立 洋务官员的世界图式 五 国家意识的猛醒与救国理念的转型 国家危机意识的猛醒与天下观的暂时消隐 救国理念的急剧演变 六 天下大同现的回归及其与国权意识的混同 国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知与反应 欧战结束后国人的反思与争国权运动的趋向 孙中山对西方经济体系的认知及其“平等”与 “效率”完美统一社会理想的形成 七 大同理想、意识形态与国家权利 国人对中苏关系的认识演变 强国手段与大同目标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