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僚责任制度的运作,是围绕对信息的控制而展开的。中央对于地方官员的政绩考察,中央与地方之间搜集、传递、处理信息的方式,对于政令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宋代史事为重心,尝试于这一课题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对于历史上“信息渠道”问题更为充分的重视和学术对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以宋代为重心)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邓小南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官僚责任制度的运作,是围绕对信息的控制而展开的。中央对于地方官员的政绩考察,中央与地方之间搜集、传递、处理信息的方式,对于政令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宋代史事为重心,尝试于这一课题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对于历史上“信息渠道”问题更为充分的重视和学术对话。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官僚责任制度的运作,是围绕对信息的控制而展开的。中央对于地方官员的政绩考察,中央与地方之间搜集、传递、处理信息的方式,对于政令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历史的问题,也是当代的问题;是学术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本书以宋代史事为重心,尝试于这一课题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对于历史上“信息渠道”问题更为充分的重视和学术对话。 目录 前言 上编 课绩与考察 课绩与考察:试谈唐代文官考核制度的发展趋势 考课与监察的结合:宋代地方政绩考察机制的形成 多途考察与宋代的信息处理机制:以对地方政绩的核查为重点 制度与具文之间:宋代台谏考察地方的信息渠道 巡历与互察:宋代路级官员考核地方宫政绩的履职方式 “访闻”与“体量”:宋廷考察地方的路径举例 关于宋代政绩考察中的“实迹”:要求与现实 下编 上传与下达 试论通进视角中的唐宋阎门司 下情上达的唐宋登闻鼓制度 朝廷和方镇的联络枢纽:试谈中晚唐的进奏院 中国古代城市街道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功能:以唐长安为中心 文书运行体制中的宋代通进银台司 宋代法律制定、公布的信息渠道 宋代文书传递制度述论 宋代流转往来的官方“文字” 宋代的粉壁与榜谕:以州县官府的政令传布为中心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