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央银行体制是和洗劫银行一样恶毒的勾当。虽然劫匪的罪行大而明显,人们却经常误认为中央银行家是老实人。
大繁荣是一个骗局,因为它是布什时代的资产价格泡沫,而不是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经济繁荣。
必须有人在公众奇观中划船,因此出现了一般选民、爱国者,士兵和愚蠢的储蓄者。他们必须在对他们个人而言毫无意义的战争中勇往直前。牺牲生命。他们必须准备好,被通货膨胀和股市崩盘彻底毁火。每个过度都必须处理,每个泡沫都必须刺破。最终帝国军被击溃;纸币最终消失。
本书20世纪20年代晚期投资狂热的经典作品,将心理学、政治学及金融学等诸多有趣的问题融于一体。
畅销书作家威廉·波纳是金融世界特立独行的观察家。尖锐的批判,尤其是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奇特视角使其蜚声美国。市场的繁荣、爆发,泡沫的破灭,铤而走险的资本家,贪婪的基金……能够帮助普通读者理解异常复杂的经济、金融及社会问题,没有枯燥的统计图表和晦涩的理论,只有辛辣的笔触与深刻的阐释。
现在,在《流氓·国家》中,波纳与拉吉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视角去审视公众行为对社会的破坏性影响。为什么会这样?他们问道。当健全的、负责任的人聚集到一起时,是什么样的奇异力量使其变成不理性的乌合之众?是什么让他们相信那些吹牛皮的骗子、富于煽动性的政治家,让其轻而易举地操纵自己?为什么他们在空洞的口号冲击下宁愿放弃自己的良好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为什么通往地狱的道路上满是金钱的意志?为什么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傻瓜,为什么在美国哪儿有上流阶层哪儿就有流氓?
在对问题的解答中,作者将目光投向联邦储备银行主席和目前的泡沫经济,游刃有余地穿插了大量历史和金融知识。他们警告说,由格林斯潘释放并被华尔街的数学天才们放大了的巨额信贷实际上是很大的经济风险,尽管华尔街宣称经济将继续繁荣。
世纪繁荣一去不返
每一代人都因自己的蠢行受到惩罚。
20世纪30年代的人学会了储蓄,并痛恨债务。“二战”后,他们却因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的积蓄被通货膨胀彻底摧毁了。同样,下一代人也有自己的教训。1949年,人们对通用公司的股票价值持悲观态度,在该股票利润上涨5倍,即股息收益率为11%时将其抛售。因为战争已经结束,他们以为通用公司不会再盈利。但是,战后的美国繁荣起来。士兵们要工作、生孩子、买房子,还要开汽车。
这是个典型的繁荣时代:产量增加,工资上涨。艾森豪威尔政府领导下的经济使得人们能用增加的收入购买商品。美国制造中心尤其发达——代顿、底特律和韦恩。我们的亲戚住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他们在钢铁厂工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都拿高工资、开新车,住在设施齐全的漂亮房子里。
但是,现在开车去看看那些地方!它们成了鬼城,房屋空置,商店门窗被木板钉了起来,汽车被废弃,工厂机器已经生锈,那里的工人已经被经济历史甩到了身后,现在的实际收入和30年前一样多——甚至更少。在这个空前的繁荣时代,他们已经落后了。
繁荣景象只能在几个城市看到。伦敦市中心最为明显。2006年,该市奖金数再创新高,将伦敦变成了一个金钱大都市。巴克莱银行一名员工创造了历史,他的薪水是整个董事会薪水总和的3倍。他就是罗杰·詹金斯——绰号为“逃税者”——2006年收入在7000万~1.4亿美元之间——不是因为发明了维可牢或者写了《白色圣诞节》。逃税肯定是一项高尚的工作,但通常来说繁荣不是它的功劳。逃税使得新一代的城市游戏者——据说是“超级富翁”——拥有肯辛顿的豪华住宅、私人飞机,以及花钱如流水的老婆。伦敦收入最高的交易员是本·卜拉欣,他经营高盛集团利润极高的自由资金交易,其奖金大概是普通英国人工资的2000倍。罗杰·詹金斯的美国版本是劳埃德·布兰克费恩,他于汉克·保尔森光荣出任美国财政部长后成为高盛集团CEO,并在任职的头6个月里赚了5340万美元。金融作家麦嘉华说:“去年,纽约大金融机构的17.3万名雇员比越南全国8400万人挣的钱还要多。”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干这么点活,却赚这么多钱。“银行家”这个词,曾经是伦敦式押韵俚语,现在却和骂人话一样流行。
与此同时,另一家公司——摩根士丹利——宣布以66亿美元收购CNL酒店集团。纽约的投资机构怎么清楚如何经营酒店服务业?它对此一窍不通。但是如今,企业主早就不需要了解他的企业了。
这些奖金都流进了房地产市场,仅仅一年时间,就让伦敦黄金地段的楼盘价格上涨30%。伦敦市中心的商业地产价格创下新的纪录——伦敦西区办公楼现价每年每平方英尺212美元,是巴黎相同面积的两倍多。
如今,伦敦正式成为亿万富翁的游乐场,它拥有23位亿万富翁——仅次于拥有34位亿万富豪的纽约。餐馆全都是满的;克拉里奇酒店甚至提供每人1000英镑的“主厨餐桌”菜单;商店柜台摆满了昂贵商品。去年,佳士得拍卖行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便进账2.69亿美元——又是一项纪录。财富被以百年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创造了出来。
但是这些钱从何而来?为什么它们没有流向更谦逊的工薪族?正常繁荣让普通人变得更加富有,但是这种繁荣只增加了富人游艇的数量,为什么?
让我来解释。大繁荣是个骗局,因为它是布什时代的资产价格泡沫,而不是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经济繁荣。
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消费品物价膨胀中吸取教训:花钱比省钱好。住在房价上涨速度最快地区的人们——美国东西海岸和英国大部分地区——肆无忌惮地花钱。
我们见证了史上规模最大的财富转移。新财富以资产的形式存在,例如伦敦房产和毕加素画作,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它们遥不可及,因为他们的购买力下降了,债务和生活费用(从卫生保健到教育)却急剧增加。现在,最富有的1%的美国人拥有的财富是美国所有中产阶级的190倍。60年代初期,这个数字还只是125倍。
繁荣结束时,人们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托马斯·曼的短篇小说《错乱少年愁》(Disorder and Early Sorrow)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一位家庭主妇是如何应对高通货膨胀的:
脚下的地板总是吱吱作响,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她嘟囔着脑子里最紧要的事情:鸡蛋今天得买了。6000马克一个,每个星期的这一天都要买好几个,只有离家15分钟路程的一家商店有的卖。
德国马克的通货膨胀带来混乱……接着是忧愁。美元的通货膨胀带来了相同的结果。1997~2007年的通货膨胀没有提高消费品价格,而是抬高了富人的资产价格以及中产阶级的房屋价格。
对于美国的中产阶级而言,2007年前后的真正破坏者是金融家和银行总裁。他们就像是肥胖的主教,享受退休的悠闲的生活,沉浸在曾经干得很好的工作中。
所有的中产阶级和底层阶级在这次新通货膨胀中得到的只是自取灭亡——而他们却欣然予以接受。当可调利率抵押贷款剥夺几百万房主的权益时,他们该向谁求助?他们自以为了解的世界从脚下逃走。他们会像是魏玛共和国的公民一样,用另一个公众奇观代替这个吗?
P29-31
威廉·波纳和莉拉·拉吉瓦永远不会因为撰写《流氓·国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因为这本书可读性高、言之有理,而且没有其他金融和经济书籍里出现的令人费解的胡言乱语。《流氓·国家》能够帮助普通读者理解异常复杂的经济、社会及地缘政治问题。芭芭拉·塔奇曼擅长撰写令人增长见闻并着迷的历史书,波纳和拉吉瓦则为普通大众写了这本充满乐趣的书,以帮助人们理解政治和金融。
但是,谁有时间阅读这本厚书?如今,大多数人从新闻频道的30秒快讯中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获取知识和信息。但我还是认为,如果不找些时间来读这本书,你就有大损失。
为什么这么说呢?人们读书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一种或两种。由于阅读耗费大量体力和脑力,人们当然希望自己阅读的书是一本信息量大、能增长知识、引人思考的书。否则,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另一个读书的原因是纯粹为了获得乐趣。作者或是通过紧张刺激的故事、复杂的悲剧情节,或是通过巧妙的语言运用、让人捧腹的本领吸引读者。
我在飞机上阅读了本书的原稿——从曼谷到胡志明市,从胡志明市到新加坡,从新加坡到上海,从上海到迪拜。此外在越南的“中国滩”时,我也在读本书。每趟航班上,其他乘客都会盯着我看,因为我会一边读一边不时地笑出声来。《流氓·国家》是我读过的最幽默风趣的书之一。波纳和拉吉瓦同样是杰出而正直的历史学家,他们揭露了美国精英、政治家、华尔街和美联储用谎言和欺骗编织而成的阴谋。这些人的职责就是把中产阶级和劳动阶级的财富往精英阶级和他们的朋友那里搬运。
关于美元日益削减的购买力,波纳和拉吉瓦写道:随着美联储增加纸币的发行量,它们的币值下降了。他们认为问题在于:尽管政治权力在华盛顿,金融权力在纽约,真正的权力却在两者结合的地方,即美联储。虽然美联储成立的目的是保护货币,但其新职能只不过是让政治家改选,货币不断流通,以给人们留下经济境况正在改善的印象。不出所料,波纳和拉吉瓦对中央银行家的评价很低。他们写道:现代中央银行体制是和洗劫银行一样恶毒的行当。虽然“雌雄大盗”邦妮和克莱德的罪行大而明显,人们却经常误认为中央银行家是老实入。
金融界有无数本关于股票估价、技术分析、货币、商品、债券和宏观经济学的书,但是没有一本抓住金融庞大过度的精髓。埃德文·拉斐尔所著的《股票作手回忆录》主人公原型是传奇人物杰西·利弗莫尔。这本广受欢迎的书成为关于20世纪20年代晚期投资狂热的经典作品。我预测,《流氓·国家》未来会被学习近代历史的学生奉为经典,因为它将心理学、政治学及金融学等诸多有趣的问题写成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我相信在未来,这本书会在珍藏书籍收藏者中卖出高价;也相信有一天,你的孩子看了此书会摇头,诧异于我们这代人为什么如此轻易地被无耻的谎言、自封的改革家、军事救世主和世界改良家大骗特骗。
《流氓·国家》就是这样一部优秀作品。如果让我推荐一本投资者必读书,我会推荐它。
写一本书已经够难了,合写一本书更难。当其中一位作者在伦敦和巴黎两地经营市值几百万美元的出版公司,另一位提着手提电脑满世界跑时,这件事应该完全不可能。
但是,结果它不仅成为可能,还充满乐趣。尽管一天经常跨越几个时区、网络状况也很糟糕,还要就从印度资金流到拉丁美洲、政治家起什么作用等无所不包的问题在诸多细节上进行善意的争辩,我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然后撰写出一本关于当今政治和市场的“公众奇观”的书。那就是这本书应该成为对政府政策,以及专家和理论家可笑论点所做的检测报告。
这本书收录了过去两年我们各自独立撰写的文章。有些文章发表在网上,有些没有。威廉的众多粉丝之一莫尔丁,称其为金融界最优秀的专职作家。书稿部分内容主要由威廉撰写,如金融方面;部分内容,如全球化和宣传方面,主要是莉拉的功劳。剩下的是由两入共同完成的。
和任何书的作者一样,我们要感谢一些人的帮助:威廉要感谢巴黎Agora出版公司办公室的克莱尔·拉莫特帮忙进行校对;莉拉则再次感谢其父母阿道夫·沃尔特和希尔维亚·沃尔特,以及兄弟诺埃尔和戴维,感谢他们无尽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我们一同感谢Agora出版公司的阿狄森·维金、迈克·沃德和丹尼尔·马里诺为本书做市场推广,感谢琼·汉克提供物流支持,感谢代理人西伦·雷恩斯提供建议,感谢约翰·威利出版公司的团队——黛布拉·英格兰德、玛丽·丹尼厄罗、格里格·弗里德曼和斯泰西·斯莫尔,将手稿编辑成书。
我们最后有没有提供什么药方?如果药方意味着该怎样做,我们没有。如果药方的意思是提供不该怎样做的建议,我们有。不该做什么很明显,就像《圣经》中写道的,我们不应该相信诸侯权势,我们不该被“公众奇观”欺骗。
威廉·波纳
莉拉·拉吉瓦
这本书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它如此出众、思想深刻又充满着阅读的乐趣。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黑天鹅》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