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是一套基础性的以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法学本科教材,适用于广大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亦可适用于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自修者。该套教材有以下特色:
基础性。立足中国高校法学教育的现实需求,在内容编写上,注重阐释法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制度,简明扼要、中心突出、概念准确、条理清晰。
实用性。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适当引入实务案例,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侧重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
创新性。内容和体例开拓创新,正文阐释与司法考试知识点有机结合。文内设计了形式新颖的各种栏目,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本教材共有五编,分别是第一篇“知识产权总论”,第二编“著作权制度”,第三篇“商标制度”,第四编“专利制度”和第五篇“其他知识产权制度”,将整个知识产权体系清晰、完整、全面地呈现给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知识产权学习状态,本教材在每一章以“导言”开篇,提出本章的中心内容,然后进信正文,最后以“案例与思考”结束。这种体例使得本教材突出了以下特点:
1.深入浅出。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沿着“导言”所提出的问题,以简练的文字、活泼的语言和规范的专业术语介绍知识产权学科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之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不仅注意到了知识产权法学的理论性,同时也注意到了知识产权法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例或案导入理论、注解理论,才能使之由静态变为动态,让读者读之有物,用之有据。
3.立足本国实际,同时兼顾国际规则。知识产权法学不仅是关于本国法律制度的学科,百且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国际条约和国际规则密切相关。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充分注意到了知识产权法学的这一特点,并使之得到了较好的兼顾。
4.现实现历史的有机结合。知识产权法是一个受科学技术发展影响最强烈,与时代进步关联最紧密的法律体系。然而,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历史是现实的母本,在介绍现实的知识产权法学基本知识的同时,须恰如其分地介绍其发展历程,让读者透彻理解每一项具体现实制度的真实含义,有利于学好知识产权法学这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