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人处世取舍之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方州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人处事很重要,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问题是如何才能提高为人处世的水平,让为人处世的能力,真正成为搭上人生顺风车的助力?秘诀就在于掌握取舍之道:取什么、舍什么?怎样取、怎样舍?

《为人处世取舍之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读者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为人处世取舍之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读者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文中引经据典,既有名人名言,又有佛家禅言,入情入理,使读者很容易产生认同感。

目录

第一章 取低舍高:低调做人才是处世的高手

 1.遇事低头就没有过不去的桥

 2.肯退一步才能进一步

 3.学会以隐忍的态度做人

 4.做个表面的弱者又有何妨

 5.培养宽容忍让的做人习惯

 6.凡事看开一点就不会自找麻烦

 7.忍住即将爆发的激动情绪

 8.要明白人生的风险无处不在

 9.尽量不做出头的椽子

 10.虚荣者容易被人乘虚而入

第二章 取精舍多:善交朋友比多交朋友更重要

 1.交朋友要有所选择

 2.遵守做人的互助原理

 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4.赠人以桃,回之以李

 5.要善于向别人推销自己

 6.以酒交友。以饭会友

 7.无伤大雅的弱点当露则露

 8.“感情账户”也要先注入“资金”

 9.要知道“心急难吃热豆腐”

 10.交朋友要对准“多米诺骨牌”中的“突破点”

 11.抱着建立友谊的态度化解冷遇

 12.朋友交义不交财

 13.交朋友不是做生意

第三章 取好舍坏:先把人看坏才能跟人处好

 1.认清不自私才会少受自私的伤害

 2.“互相利用”没有什么不好

 3.意识到笑脸背后可能藏着什么

 4.好心未必得到好报

 5.并非每个人都懂得感恩

 6.平静对待成功后遭受的无端攻击

 7.学会对待别人背后踢你一脚的恶行

 8.知道怎样对待别人的“卸磨杀驴”之举

 9.知道怎样对待言不由衷的恭维

 10.学会对付不同类型的人

 11.降服处世中遇到的“头痛人物”

第四章 取“大”舍“小”:不要小瞧你所遇到的任何人

 1.不要单以相貌衡量他人

 2.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是傻瓜

 3.不要看轻所谓的失败者

 4.总想着占人便宜的人会吃大亏

 5.雪中送炭者必有厚报

 6.小瞧别人会让你失去很多

 7.不要小看小人物的力量

 8.看人时不要只看短处

 9.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第五章 取留舍损:给人留面子自己才会有面子

 1.先给别人面子自己才有面子

 2.用面子引导别人的思路

 3.给别人露脸的机会

 4.尽量争取共同赢面子的结果

 5.死要面子活受罪

 6.千万不要揭人短

 7.不要逼别人认错

 8.责怪是捅破别人“面子”的尖刺

 9.得饶人处且饶人

 10.戳人脸面惹大祸

 11.愈是大事面子问题愈重要

 12.口下留情,以“礼”服人

 13.赞美是给别人最大的面子

第六章 取曲舍直:说话能力决定处世水平

 1.天天说话不一定就会说话

 2.努力提高自己的“语商”

 3.学会恰如其分地称呼他人

 4.追求最理想的说话效果

 5.拒绝别人要讲究技巧

 6.“场面话”不是可有可无的

 7.说话要看准对象

 8.从对方得意的事情说起

 9.日常交往少不了人情话

 10.倾听可以起到夸夸其谈起不到的作用

 11.对人不满不必总形于言辞

 12.用幽默拉近你和他人之间的距离

 13.直言直语得罪人

 14.不宜明说的话要含糊其辞

第七章 取细舍粗:不可忽略为人处世中的社交细节

 1.用礼貌表现出良好的个人修养

 2.一个笑容让你的社交形象熠熠生辉

 3.别让小动作毁了自己的形象

 4.着装里面有学问

 5.“吃”出你的体面

 6.坐卧行止表现翩翩风度

 7.注意与人握手的礼节

 8.第一次见面要会做介绍

 9.敬烟奉茶要礼节到位

 10.名片交换学问大

 11.致意时要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

 12.正确利用第一印象效应

第八章 取和舍分: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是为人处世之道中的重要一环

 1.维护和谐的同事关系是处世哲学的重要环节

 2.工作中是同事,生活中是朋友

 3.及时化解同事之间的小矛盾

 4.别让嫉妒心毁了同事关系

 5.适当的距离有益无害

 6.帮助同事也要把握分寸

 7.对同事间的应酬不能忽视

 8.注意防范同事中的小人之辈

 9.注意自己在办公室的言行细节

第九章 取宜舍乱:进退适宜是与领导交往中必须把握的处世原则

 1.以诚恳的态度面对领导的批评

 2.珍惜上司的信任

 3.不要做让上司难堪的事

 4.不要总是遇事往后靠

 5.居功自傲是应对上司时的大忌

 6.从容应对上司的指令

 7.巧妙应对糊涂上司

 8.别擅自替领导作主

 9.关键时刻代领导“受过”

 10.与领导交谈要小心

 11.解开同领导的疙瘩

第十章 取智舍愚:不要踏进不该涉及的处世“雷区”

 1.审视自己的同船之人

 2.要学会用“拟态”和“保护色”

 3.是非之中要多算计

 4.防奸须先识奸

 5.把打击返还给对方

 6.小心“朋友”的“软刀子”

 7.严防被人“杀熟”

 8.兜底只会让自己受伤害

 9.失信也等于失“盾”

 10.吃堑长智,铸造更坚实的处世盾牌

 11.学会绕道而行、曲折前进

 12.非争第一不可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第十一章 取防舍露:保护好自己是处世之道的基本要求

 1.与人相处要防患于未然

 2.改变自己的“软柿子”形象

 3.在处世的防御战壕里一定要沉得住气

 4.用积极打退消极

 5.挖掘并利用自己身上固有的力量

 6.防“内患”是一门“长修课”

 7.调控好心中的防御堑壕

 8.学会把秘密藏在心里

 9.防范流言最好的办法是沉默

 10.切忌交浅言深

 11.学会话说三分以免陷入是非

 12.切忌听风就是雨

 13.别给打小报告的人以可钻的空子

第十二章 取出舍人:有一点超然的心态便始终握有处世的主动权

 1.名利之心不能太盛

 2.活的从容就要看淡名利

 3.遗忘让你更快乐

 4.随时抛开坏心情

 5.松开手你会拥有更多

 6.学会割舍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7.工作要进得去出得来

 8.寻找心灵与精神的支点

 9.做工作与生活的双重赢家

 10.不做金钱的奴仆

 11.以淡泊之心处世

试读章节

有了一点成绩就洋洋自得,自以为高不可攀,这样的人注定要摔大跟头。更多的人本来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也就更需要适时低头。民间有一句俗语,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是说,人在力量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这句话,可以说洞彻世事人情,非常有智慧。然而,仔细看这句话的后半句,我们会发现“不得不”一词里隐含着太多的勉强和无奈,这是一种消极的、不情愿的低头,既然是勉强和不情愿的,做起来就不免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这种不满如果让对方看到,很可能会影响你处世的效果。因而,我们要把这句俗语改成“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把“不得不”改成“一定要”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要求权势和力量不如对方的人要积极主动地低下头来,变消极为积极,变不情愿为心甘情愿。

所谓的“屋檐”,通俗点说,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只要你在这势力范围之中,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以人类容易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来看,大部分的屋檐都是非常矮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限制,以及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除非你强大到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的程度。即使如此,你也不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避避风雨。所以,在人屋檐下的心态就有必要调整了。

所以,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下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用撞到屋檐了才低头。

“一定要低头”,起码有这样几个好处:你很主动地低下了头,不致成为明显的目标;不会因为头抬得太高而把矮檐撞坏。要知道,不管撞坏撞不坏,你总要受伤的,尽管你的头是“铁”的,但老祖宗早就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古训。不会因为脖子太酸,忍受不了而离开能够躲风避雨的“屋檐”。离开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考虑要去哪里。要知道,一旦离开,再想回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在“屋檐”下待久了,就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一员,甚至还有可能把屋内人赶出来,自己当主人。

在历史上,各种斗争,极其复杂,忍受暂时的屈辱,低头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是一个欲成大事者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西汉时期的韩信忍胯下之辱正是这种“一定要低头”的最好体现。因为他不低头就把自己弄到和地痞无赖同等的地步,奋起还击,闹出人命吃官司不说,还很可能赔上一条小命。

另一种“一定要低头”,属于更高一个层次。就是有意识地主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有目的地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隋炀帝对自己起疑心了,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低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主动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杨广除掉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当时的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磨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以便走更长远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一种柔软,一种权变,更是最高明的生存智慧。

在人屋檐下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它可能会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矮檐”,请不要“不得不”,而要告诉自己:“一定要低头”!P2-3

序言

为人处世是人生的必修课。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很多因素,学历、背景、机遇,等等,其中尤其不能忽视的是为人处世的能力——奉行什么样的做人准则、拥有什么样的交际圈子、说话办事的能力如何,从一定程度上说,为人处世的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生活、工作、事业等诸多方面所能达到的高度。

为人处事很重要,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问题是如何才能提高为人处世的水平,让为人处世的能力,真正成为搭上人生顺风车的助力?秘诀就在于掌握取舍之道:取什么、舍什么?怎样取、怎样舍?

概括起来,为人处世应遵循三个方面的取舍原则:

第一,双赢的原则。为人处世的高手有一个共同特点,凡事留有余地,不仅自己能过的去,还要让别人能过的去。以此为原则决定处世思路的取舍,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互助的生存氛围。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遇到困难有人搭把手,碰到疑难有人主动出谋划策,这才是为人处世应该达到的境界。

第二,适中的原则。不管你取什么还是舍什么,都要把握一个度,不可不及,也不要太过。以此为原则决定处世技巧的取舍,能够说话说到点子上、办事办到点子上。说话办事恰到好处,自然就成了一个受欢迎的人。

第三,低调的原则。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人,都应该拿出一副低调的姿态。以此为原则决定处世方式的取舍,可以避开许多不必要的人生障碍,人生的路会因此顺畅许多。

为人处世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这里面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但其中的学问很多人穷尽一生也未必能掌握一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话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取舍得当,还需要更用心的体会和实践。但无论如何,从取舍之道人手,在为人处世上多下些功夫都是值得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3: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