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邵逸夫全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詹幼鹏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颜料世家,投身影业,为何他选择从零开始?闯荡南洋,处处碰壁,他如何赚得第一桶金?战火纷飞,心血尽毁,事业又如何重新起步?影业式微,无线崛起,面对转变他怎样抉择?

19岁,他是一个小放映员,闯荡南洋,处处碰壁;23岁,掘得第一桶金,创办邵氏兄弟公司;30岁,“抗战”爆发,香港沦陷,战火中公司毁于一旦;51岁,重回香港,再兴“邵氏”,“东方好莱坞”奠定其霸主地位;73岁,接任“无线”主席,从电影到电视,转型中基业长青;100岁,以“慈善”感动中国,用“财富”回馈社会。

内容推荐

邵逸夫少年时代涉足影坛,青年时代南洋打拼,成为南洋“戏院大王”。五十岁香港创业,兴建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邵氏影城”。从此他雄霸香港影坛,成为举世闻名的“电影大王”。

他是全世界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他是香港娱乐界荣获英国皇家爵士勋衔的第一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曾将一颗新的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

他是富翁,更是寿星——他的百年人生是一部精彩的传奇,更是一部壮丽的诗篇。

目录

第一回 上海影坛群雄并起 邵氏兄弟结盟找拼

第二回 天一公司横遭围剿 分兵南洋绝处逢生

第三回 逸夫出山锋芒初露 南洋创业左右逢源

第四回 天一迁港辉煌一时 人祸兵荒劫后余生

第五回 影坛争纷明争暗斗 天命之年正多掌坛

第六回 智斗电懋奇招迭出 招贤纳士高手如云

第七回 奠基之作是具慧眼 法国康城名落孙山

第八回 参与选美发掘人才 莫愁断魂事出有因

第九回 梁祝走俏风靡港台 导演跳槽官司不断

第十回 林黛消殒残片难续 免遭空难无险不惊

第十一回 影城竣工如虎添翼 知人善用勤奋有加

第十二回 张彻加盟异军突起 新派武侠风靡影坛

第十三回 管家策反另立嘉禾 港岛影坛楚汉相争

第十四回 功夫影帝待价而沽 失之交臂终成憾事

第十五回 重返邵氏再建奇功 影坛式微无力回天

第十六回 淡出影坛执掌电视 荧屏纷争再起风云

第十七回 主办选美依红偎翠 港姐命运天上人间

第十八回 荧屏火并哨烟四起 奇招迭出异彩纷呈

第十九回 年届九十商场再搏 元老过招终无输家

第二十回 九旬高龄喜结良缘 知已红颜相伴终生

第二十一回 重返影坛再拍新片 邵氏经典魅力长存

第二十二回 出让无线多方角逐 亲临台庆稳定军心

第二十三回 兴学助教慷慨解囊 热心公益荣赝爵士

第二十四回 养生有道寿届百岁 百年人生百年辉煌

附录:邵氏公司获奖电影一览表

试读章节

第一回 上海影坛群雄并起 邵氏兄弟结盟找拼

邵逸夫,祖籍浙江省宁波镇海。

1907年,他出生在上海一个富有的商人之家。

他的父亲邵行银(别号玉轩)与当时成千上万的宁波人一样,于19世纪末前往日趋繁华的上海“淘金”,并于1901年成立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染料行。到邵逸夫出生的时候,邵行银已经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的“锦泰昌”染料行在上海颇有几分名气。

邵行银不仅在生意场中经营有方,而且还很关心时政。当年.他就非常同情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外界接触也比较多,家中常有些名士风流走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他在上海病逝,葬礼非常隆重。许多名重一时的人物,如康有为、虞洽卿及曾任苏浙总督的卢永祥、民国元老谭延阄等晚清与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都纷纷为其题辞致哀。

善于经商的邵行银对其他的新鲜事物也很敏感。当时无声电影刚刚传人中国,他一接触就好像天生和电影有缘。有一次,他与朋友出去游玩,一块儿看了一场电影,就立刻被电影吸引住了。无声电影在当时被老百姓看成是一种神奇的玩意儿,谁都弄不懂那么一块儿白布上,怎么就会凭空出现山水树木、活人牲畜!但邵行银却与众不同,他在惊叹之余,马上就去打听有关电影方面的知识,想把它当作一门有利可图的行当!当别人还在为电影作口头义务宣传的时候,邵行银已经捷足先登,打起了电影的主意。正是这样,后来他才毅然地派他的长子邵醉翁去接收上海的“笑舞台”剧院,经营起影片的进出口生意,从而开创了邵氏家族的电影事业。这一点又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成功商人的精明。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位父亲,才有了后来邵氏家族的辉煌和邵逸夫的事业。

邵逸夫共有兄弟姐妹八人。在他出生时,他的上头已经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所以后来在圈子里,他又被称为“六叔”。按照邵氏家谱中的辈分排序,邵氏四兄弟属于“仁”字辈,所以他们的“派名”从大到小,依次是仁杰、仁棣、仁枚、仁愣。后来四兄弟都没有继承父业,而是全部进入了娱乐圈,并将本名弃之不用。成年之后,他们全都改用别号,分别叫作醉翁、村人、山客、逸夫,皆源于陶渊明的田园诗篇。这些原本为“号”的别名,后来叫惯了,也就成了他们的“名”。

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也就是邵仁杰(后来圈子里的人称他为“邵老大”),是影响邵逸夫一生的最为关键的人物。邵逸夫就是在他大哥的直接影响下,开始电影事业的。

邵醉翁从事电影业也是半路出家,他本来学的是法律专业。

1914年,邵醉翁毕业于上海神州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当时法租界的中法振兴银行做律师。做了几年律师后,1921年他转入金融界,担任中法振兴银行经理。这时,他利用在金融界的优势开始经商。邵醉翁开始经营的是一些小本生意,也赚过一些小钱。后来,他为了把生意做大一些,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经营一家蛋厂,并取名叫“华友蛋厂”。没想到不到几个月,华友蛋厂就不得不“执笠”(广东话,意为“关门倒闭”的意思)。华友蛋厂的倒闭,虽然没有让邵醉翁在经济上受到什么重创,但是,他却从此意识到经商并非己之所长,自己永远都不可能像父亲那样,能把一家染料行打理得那样有声有色。

经商不成,天生不甘寂寞的邵醉翁并没有满足于做一名银行经理,而是突发奇想,决定弃商从艺。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就同当时在上海滩演艺圈颇有几分名声的张石川、郑正秋等人合伙,一举收购了法租界的“小舞台”。

“小舞台”是当时法租界一家娱乐场所,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加上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只好抵押出卖。邵醉翁等人收购之后,决定改变原来的经营思路。他们认为,一家娱乐场所,名字很要紧。原来的“小舞台”,就给人一种没有大名堂的感觉。于是,他们就按照“小舞台”的谐音,将其改名为“笑舞台”。为了突出自己的特色,他们决定放弃其他的娱乐方式,以上演当时流行的文明戏为主,争取档次较高的市民观众。由于经营策略的改变,尽管是一字之别,但“笑舞台”的生意却异常红火。这让邵醉翁第一次尝到了经营艺术的甜头。从此以后,他就干脆放弃本行,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不过,邵醉翁当时并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人生道路的重新设计,不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而且还会在后来的岁月里,影响到自己的几个弟弟,并且能让自己最小的弟弟邵逸夫,在未来的拼搏中一举成名,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名闻中外的电影大亨。

P2-4

序言

邵逸夫少年时代涉足影坛,青年时代南洋打拼,成为南洋“戏院大王”。五十岁香港创业,兴建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邵氏影城”。从此他雄霸香港影坛,成为举世闻名的“电影大王”。

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时代,他在香港的邵氏公司最早推行“电影明星制”,他曾拍摄过一千多部电影,获过几十项大奖。

晚年,他淡出影坛后又成为香港电视业的巨头。他任董事局主席的“香港无线电视”创香港电视收视率之最,其影响波及中国内地、台湾、澳门和世界华人社会。他的影视王国造就了无数的影视巨星、金牌导演和编剧。

他是全世界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他是香港娱乐界荣获英国皇家爵士勋衔的第一人。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曾将一颗新的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

他以经营影视业而成为超级富豪,其资产超过200亿港币;他以乐善好施、兴学助教为人生快事,累计捐赠款项高达35亿元;晚年他以百万美金创立的“邵逸夫奖”,更是堪称“东方诺贝尔奖”。

他是富翁,更是寿星——他的百年人生是一部精彩的传奇,更是一部壮丽的诗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