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回顾1911至1937年间,北京、上海、广州出现的美术社团,以及他们创办期刊、筹划展览的美术活动,探讨了20世纪前半期中国画家群体对于美术现代化课题的理解与实践。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国美术的现代化--美术期刊与美展活动的分析(1911-1937)/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作者 | 刘瑞宽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回顾1911至1937年间,北京、上海、广州出现的美术社团,以及他们创办期刊、筹划展览的美术活动,探讨了20世纪前半期中国画家群体对于美术现代化课题的理解与实践。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回顾1911至1937年间,北京、上海、广州出现的美术社团,以及他们创办期刊、筹划展览的美术活动,探讨了20世纪前半期中国画家群体对于美术现代化课题的理解与实践。整个论述在充分利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辅以精要的作品分析,廓清了许多争论出现的历史语境,呈现出中国美术在面对自身传统与西方影响时,交互形成的排拒、接纳、融合等多重面貌。 目录 绪论 一 中国现代美术史的研究 二 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初文化运动中的美术革命观 第一节 美术革命到美术运动 第二节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分界与合流 第二章 传统的论述:画家区域活动与言论差异 第一节 传统的坚持:从《湖社》到《艺林》 第二节 东西融合的主张:《绘学杂志》与《造形美术》 第三节 上海的突围与省思:《国画月刊》论山水与风景 第四节 广州的新旧之争: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 第三章 现代化的要求:西方美术的引介与争论 第一节 美术教育的新页:《亚波罗》与艺术运动社 第二节 形、色、线的实验:《艺术旬刊》与现代美术 第三节 艺文圈的审美品味:《艺术界周刊》与民族美学 第四章 文人雅集与美术展览会 第一节 美术展览会的出现 第二节 联合画展的策划 第三节 历代名画展的尝试 第五章 美术教育的推广到全国美术展览会 第一节 艺术教育与官方展览 第二节 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的意义 第三节 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的评论 结语 附录 (一)1.《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出品目录》(1929)(书画部) 2.《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出品目录》(1929)(西画部) 3.《中华民国教育部美术展览会日本出品画册》(北浦大介,1929) (二)1.《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品目录》(南京:国立美术陈列馆,1937年4月再版)(第六部西画目录) 2.《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补充目录》(第六部西画补充目录) 3.《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品目录》(第七部现代书画目录) 4.<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补充目录》(第七部现代书画补充目录) 征引文献 索引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