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花》共三十五回,作者通过上流社会中的达官名士的活动和言论,反映了中国自同治初年到甲午战败这三十年间,知识分子从蒙昧闭塞、自我陶醉到睁眼看世界、并进而探索强国富民之路的心路历程。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沟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稣,梁超如指梁启超等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孽海花(精)/中国晚清谴责小说四大名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曾朴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孽海花》共三十五回,作者通过上流社会中的达官名士的活动和言论,反映了中国自同治初年到甲午战败这三十年间,知识分子从蒙昧闭塞、自我陶醉到睁眼看世界、并进而探索强国富民之路的心路历程。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沟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稣,梁超如指梁启超等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内容推荐 《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沟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沟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稣,梁超如指梁启超等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本书用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增订本。 目录 出版说明 第一回 一霎狂潮陆沉奴乐岛 卅年影事托写自由花 第二回 陆孝廉访艳宴金阊 金殿撰归装留沪渎 第三回 领事馆铺张赛花会 半敦生演说西林春 第四回 光明开夜馆福晋呈身 康了困名场歌郎跪月 第五回 开樽赖有长生库 插架难遮素女图 第六回 献绳技唱黑旗战史 听笛声追白傅遗踪 第七回 宝玉明珠弹章成艳史 红牙檀板画舫识花魁 第八回 避物议男状元偷娶女状元 借诰封小老母权充大老母 第九回 遣长途医生试电术 怜香伴爱妾学洋文 第十回 险语惊人新钦差胆破虚无党 清茶话旧侯夫人名噪赛工场 第十一回 潘尚书提倡公羊学 黎学士狂胪老鞑文 第十二回 影并帝天初登布士殿 学通中外重翻交界图 第十三回 误下第迁怒座中宾 考中书互争门下士 第十四回 两首新诗是谪官月老 一声小调显命妇风仪 第十五回 瓦德西将军私来大好日 斯拉夫民族死争自由天 第十六回 席上逼婚女豪使酒 镜边语影侠客窥楼 第十七回 辞鸳侣女杰赴刑台 递鱼书航师尝禁脔 第十八回 游草地商量请客单 借花园开设谈瀛会 第十九回 淋漓数行墨五陵未死健儿心 的烁三明珠一笑来觞名士寿 第二十回 一纸书送却八百里 三寸舌压倒第一人 第二十一回 背履历库丁蒙廷辱 通苞苴衣匠弄神通 第二十二回 隔墙有耳都院会名花 宦海回头小侯惊异梦 第二十三回 天威不测蜚语中词臣 隐恨难平违心驱俊仆 第二十四回 愤舆论学士修文 救藩邦名流主战 第二十五回 疑梦疑真司农访鹤 七擒七纵巡抚吹牛 第二十六回 主妇索书房中飞赤风 天家脱辐被底卧乌龙 第二十七回 秋狩记遗闻白妖转劫 春帆开协议黑眚临头 第二十八回 棣萼双绝武士道舍生 霹雳一声革命团特起 第二十九回 龙吟虎啸跳出人豪 燕语莺啼惊逢逋客 第三十回 白水滩名伶掷帽 青阳港好鸟离笼 第三十一回 抟云搓雨弄神女阴符 瞒风栖鸾惹英雌决斗 第三十二回 艳帜重张悬牌燕庆里 义旗不振弃甲鸡隆山 第三十三回 保残疆血战台南府 谋革命举义广东城 第三十四回 双门底是烈女殉身处 万木堂作素王改制谈 第三十五回 燕市挥金豪公子无心结死士 辽天跃马老英雄仗义送孤臣 试读章节 单说苏州城内玄妙观,是一城的中心点,有个雅聚园茶坊。一天,有三个人在那里同坐在一个桌子喝茶,一个有须的老者,姓潘,名曾奇,号胜芝,是苏州城内的老乡绅;一个中年长龙脸的姓钱,名端敏,号唐卿,是个墨裁高手;下首坐着的是小圆脸,姓陆,名叫仁祥,号菶如,殿卷白折极有工夫。这三个都是苏州有名的人物。唐卿已登馆选,菶如还是孝廉。那时三人正讲得入港。潘胜芝开口道:“我们苏州人,真正难得!本朝开科以来,总共九十七个状元,江苏倒是五十五个。那五十五个里头,我苏州城内就占了去十五个。如今那圆峤巷的金雯青也中了状元了,好不显焕!”钱唐卿接口道:“老伯说的东吴文学之邦,状元自然是苏州出产,而且据小侄看来,苏州状元的盛衰,与国运很有关系。”胜芝愕然道:“倒要请教。”唐卿道:“本朝国运盛到乾隆年间,那时苏州状元,亦称极盛:张书勋同陈初哲,石琢堂同潘芝轩,都是两科蝉联;中间钱湘龄遂三元及第。自嘉庆手里,只出了吴廷琛、吴信中两个。幸亏得十六年辛未这一科,状元虽不是,那榜眼、探花、传胪都在苏州城里,也算一段佳话。自后道光年代,就只吴钟骏崧甫年伯,算为前辈争一口气,下一粒读书种子。然而国运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至于咸丰手里,我亲记得是开过五次,一发荒唐了,索性脱科了。”那时候唐卿说到这一句,就伸着一只大拇指摇了摇头,接着说道:“那时候世叔潘八瀛先生,中了一个探花,从此以后,状元鼎甲,《广陵散》绝响于苏州。如今这位圣天子中兴有道,国运是要万万年,所以这一科的状元,我早决定是我苏州人。”菶如也附和着道:“吾兄说的话真关着阴阳消息,参伍天地。其实我那雯青同年兄的学问,实在数一数二!文章书法是不消说。史论一门纲鉴熟烂,又不消说。我去年看他在书房里校部《元史》,怎么奇渥温、木华黎、秃秃等名目,我懂也不懂,听他说得联联翩翩,好像洋鬼子话一般。”胜芝正色道:“你不要瞎说,这不是洋鬼子话,这大元朝仿佛听得说就是大清国。你不听得,当今亲王大臣,不是叫做僧格林沁、阿拉喜崇阿吗?” 胜芝正欲说去,唐卿忽望着外边叫道:“肇廷兄!”大家一齐看去,就见一个相貌很清瘦、体段很伶俐的人,眯缝着眼,一脚已跨进园来;后头还跟着个面如冠玉、眉长目秀的书生。菶如也就半抽身,伛着腰,招呼那书生道:“怎么珏斋兄也来了!”肇廷就笑眯眯的低声接说道:“我们是途遇的,晓得你们都在这里,所以一直找来。今儿晚上,谢山芝在仓桥浜梁聘珠家替你饯行,你知道吗?”菶如点点头道:“还早哩。”说着,就拉肇廷朝里坐下。唐卿也与珏斋并肩坐了,不知讲些什么,忽听“饯行”两字,就回过头来对菶如道:“你要上哪里去?怎么我一点也不知道!”菶如道:“不过上海罢了。前日得信,雯青兄请假省亲,已回上海,寓名利栈,约兄弟去游玩几天。从前兄弟进京会试,虽经过几次,闻得近来一发繁华,即如苏州开去大章、大雅之昆曲戏园,生意不恶;而丹桂茶园、金桂轩之京戏亦好。京菜有同兴、同新,徽菜也有新新楼、复新园。若英法大餐,则杏花楼、同香楼、一品香、一家春,尚不曾请教过。”珏斋插口道:“上海虽繁华世界,究竟五方杂处,所住的无非江湖名士,即如写字的莫友芝,画画的汤曛伯,非不洛阳纸贵,名震一时,总嫌带着江湖气。比到我们苏府里姚凤生的楷书,杨咏春的篆字,任阜长的画,就有雅俗之分了。”唐卿道:“上海印书叫做什么石印,前天见过得本直省闱墨,真印得纸墨鲜明,文章就分外觉得好看,所以书本总要讲究版本。印工好,纸张好,款式好,便是书里面差一点,看着总觉豁目爽心。” 那胜芝听着这班少年谈得高兴,不觉也忍不住,一头拿着只瓜楞茶碗,连茶盘托起,往口边送,一面说道:“上海繁华总汇,听说宝善街,那就是前明徐相国文贞之墓地。文贞为西法开山之祖,而开埔以来,不能保其佳城石室,曾有人做一首《竹枝词》吊他道:‘结伴来游宝善街,香尘轻软印弓鞋。旧时相国坟何在?半属民廛半馆娃。’岂不可叹呢!”肇廷道:“此刻雯青从京里下来,走的旱道呢,还是坐火轮船呢?”菶如道:“是坐的美国旗昌洋行轮船。”胜芝道:“说起轮船,前天见张新闻纸,载着各处轮船进出口,那轮船的名字,多借用中国地名人名,如汉阳、重庆、南京、上海、基隆、台湾等名目;乃后头竟有更诧异的,走长江的船叫做‘孔夫子’。”大家听了愕然,既而大笑。言次,太阳冉冉西沉,暮色苍然了。胜芝立起身来道:“不早了,我先失陪了。”道罢,拱手别去。肇廷道:“菶如,聘珠那里你到底去不去?要去,是时候了。”菶如道:“可惜唐卿、珏斋从来没开过戒,不然岂不更热闹吗?”肇廷道:“他们是道学先生,不教训你两声就够了,你还想引诱良家子弟,该当何罪!”原来这珏斋姓何,名太真,素来欢喜讲程、朱之学,与唐卿至亲,意气也很相投,都不会寻花问柳,所以肇廷如此说着。当下唐卿、珏斋都笑了一笑,也起身出馆,向着菶如道:“见了雯青同年,催他早点回来,我们都等着哩!”说罢,扬长而去。 肇廷、菶如两人步行,望观西直走,由关帝庙前,过黄鹂坊桥。忽然后面来了一肩轿子,两人站在一面让它过去。谁知轿子里面坐着一个丽人,一见肇廷、菶如,就打着苏白招呼道:“顾老爷,陆老爷,从啥地方来?谢老爷早已到倪搭,请Ⅱ五笃就去吧!”说话间,轿子如飞去了。两人都认得就是梁聘珠,因就弯弯曲曲,出专诸巷,穿阊门大街,走下塘,直访梁聘珠书寓。果然,山芝已在,看见顾、陆两人,连忙立起招呼。肇廷笑道:“大善士发了慈悲心,今天来救大善女的急了。”说时,恰聘珠上来敬瓜子,菶如就低声凑近聘珠道:“耐阿急弗急?”聘珠一扭身放了盆子,一屁股就坐下道:“瞎三话四,倪弗懂个。”你道肇廷为什么叫山芝大善士?原来山芝名介福,家道尚好,喜行善举,苏州城里有谢善士之名。当时大家大笑。 P4-6 序言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晚清时期,其生命已经走到尽头。封建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加之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为求民族生存,国家富强,有识之士或思维新,或谋革命,在中国近代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可悲可感的活剧。中国近代文坛出现的社会谴责小说,就是这场社会变革引发的文学潮流。它们以文学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 社会谴责小说,以暴露社会的黑暗面和种种弊端为主要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尽管存在鲁迅指出的“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的缺点,但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它们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广度,笔锋犀利辛辣,鞭辟入里,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号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官场现形记》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杂小官钱典史写起,联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史、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书中一些章节如制台见洋人等,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读来令人捧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自号“九死一生”者的遭遇为主线,历记其二十年来“所遇所见所闻天地间惊听之事”。作者在书中借主人公之口,概述其二十年中所经历之各色人物:一是蛇虫鼠蚁,二是豺狼虎豹,三是魑魅魍魉,可谓感情激愤,十分沉痛。在诸多丑恶人物形象中,苟才这一无德丧伦、贪财好色的人物形象描写得相当成功,在他身上可以说集中体现了晚清官吏的猥琐和卑鄙。 《老残游记》以摇串铃的江湖郎中老残两个月的短暂游历为主线,串联起晚清社会的一幅幅社会众生相。作者在书中通过对玉贤、刚弼两个所谓“清官”滥用刑罚、草菅人命的罪恶行径的描写,得出“清官比贪官更可恶”的惨痛结论;又通过老残这个精通医术又有强烈政治意识的人物形象,寄寓了自己挽救时弊的愿望。小说的语言不因袭陈词。追求创新,其中对大明湖风光、黄河冰雪以及对音乐的描绘等艺术成就尤高,读来颇具艺术感染力。 《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沟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沟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稣,梁超如指梁启超等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从小说史的角度看,谴责小说的直接源头是《儒林外史》,但从以上四部小说中所流露出的某些思想意识以及结构、叙事艺术的运用方面,我们又可以看到受西方近代小说影响的印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小说的成熟作了可贵的尝试。 囿于时代的局限,谴责小说的作者发现了中国封建社会肌体上的痼疾,并痛心疾首地予以揭露和批判,但怎么解救,出路在哪里,作者并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同时,作者思想消极落后的一面也在小说中有所表露,这些都有待于读者去思考、明辨。 这四部小说所用底本为:《官场现形记》用光绪癸卯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用上海广智书局排印本;《老残游记》用亚东图书馆本,参以良友本增入附录;《孽海花》用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增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