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惊世唐伯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雯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明代的丹青和诗赋高手唐寅唐伯虎,既非英雄豪杰,亦无丰功伟绩,但作为“吴门四子”之一,他在许多领域部独领风骚数百年,堪称“千古风流人物”。提起唐伯虎,您眼前肯定会浮现出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风流倜傥,浪漫非凡,十六中秀才,廿九获解元,三笑点秋香,一生乐无边。其实,甘苦荣辱,爱恨情仇,人生百味,他样样都品尝过,而且样样都是以最极端的程度强加在他头上的。如唐伯虎这样,集种种不幸于一身者,天地问实不多见,实在堪称--才情惊世,遭遇警世。不信?请翻开《惊世唐伯虎》,一个真实无比的唐伯虎将迎面而来……

内容推荐

吴门风流子,疏狂地上仙。红颜知己众,尽皆来生缘。才情惊天下,遭逢警俗凡。“六如”悟真意,“世情”叹人间。

人们如痴如醉地相信唐伯虎有“点秋香”的艳福,有“写十美”的奇遇。《惊世唐伯虎》却想从全新的视角上,只截取他三十岁前后两年半的生活横断面,写出他的极爱与极憎、极荣与极辱。愿此“四极”能使他的形象立体化,从那种不无文痞意的“风流”平面上站立起来,具有“四维”感与“斑驳”色。

目录

第一章 屈尊赔礼身相许

第二章 获誉“龙门燃尾鱼”

第三章 枉士“招仙”闹意气

第四章 游戏山亭相逢奇

第五章 诗酒华诞祸福倚

第六章 沁芳因中虎豹驱

第七章 妙解和尚游街衢

第八章 秋菊寒梅寸忱寓

第九章 状元解囊赎金齐

第十章 名妓弃世悲无极

第十一章 补拾“遗珠”知府义

第十二章 赋惊满座“桑约”急

第十三章 诗瓮失窃小人计

第十四章 名媛火海殉“福地”

第十五章 碧云再现只须臾

第十六章 中解荣极归故里

第十七章 灯节诗谶语含机

第十八章 公允仲裁锋芒犀

第十九章 错求主裁代作序

第二十章 四子造诣非“造鱼”

第二十一章 银铛入狄起莫逆

第二十二章 天予探监无先例

第二十三章 初悟六如征佛理

第二十四章 雄飞雌伏丹青意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屈尊赔礼身相许

一四九七年的中秋节。

跟往年一样,月亮将它明丽的光芒赐给姑苏大地时,慷慨、温柔而慈悲,令千家万户都沉浸在团圆节的喜悦之中。可是,“广德酒楼”及其主人唐寅兄弟的宅院,却蒙着与此颇不协调的灰暗。

唐宅位于阊门内横贯东西的大街上、皋桥西南口与吴趋坊交界处,它的东北角辟出来做了酒楼,这是伯虎兄弟继承父亲唐广德的遗产。本来,酒楼地处交通要道,终年来往行旅不断,生意曾蛮红火。可唐广德故去后,身为长兄的唐寅不事经营,只挂名大东家,酒楼交由比他小六岁的弟弟唐申去操持,这一来,年景可就大不如昔了。今晚,比弟弟更深重的失亲之痛,折磨着“团圆节”晚上的伯虎,万众欢欣的气氛,反更增加了他的凄凉。因为除了父、母、唐辰(伯虎之妹、唐申之姐)相继弃世之外,伯虎比弟弟更多承受了失去爱妻与爱子的双重剧痛。再怎么豁达,他也经不起这样折腾。

书童阿兴见伯虎面对案上果品毫不动心,坐在古筝前犯呆,以为伯虎又要操琴,便善意提醒:“少东家他们都已歇息,琴曲,还是明天再奏罢。”

“你看我套‘鹿骨爪’了吗——就你心里比谁都明白,睡你的去吧。”果然,伯虎张开的手指是空的。

阿兴每天不知要听多少回褒贬莫名的数落,早就不以为非了,伸伸舌头,将回后院,临了撂下一句话:“我各处都查看过了,你自管就寝便是。”

书房“双梧堂”不大,但布置精雅,书帙整齐,字画有致,并间杂着少许古玩。堂内通西厢房,那就是卧室,里面床帐洁净。这一切,可让人感到主人有高逸的意趣与修养。

没有睡意。窗外清辉,似要陶冶伯虎心净如洗;台前绛烛,实则点燃他的无尽幽思。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令他倍感孤苦,不由回忆起爱妻徐霄在世时的温馨岁月。朦胧中,这明月,这绛烛,似乎都是为了照亮通往阴世途径的,但那路径多么遥远、多么曲折、多么迷茫呀。他抑制不住自己的“冥思”,随手又写了一首题为“伤内”的五言古诗,怀念亡妻:

凄凄白露冷,百卉谢芬芳。

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

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

抚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摸过笔套时,伯虎喃喃自语:“迷途无往驾,迷途无往驾,迷途无往驾……”他只恨没有神车鬼马,可载他寻找亡妻。徐霄在时,他的多少悲苦都有处可诉,甚至有肩分担啊!

到后来了,他还是拨奏了古筝。只不过没带鹿骨爪,就用手指轻拨慢揉,幽幽然吟唱出新作《伤内》,声音只萦回在狭小的斗室,更觉压抑。

越发睡不着了,伯虎又抬脚出屋,本能地要去查夜,阿兴关照那话,压根就入耳没人心。前前后后转了一遍,才走到大门边,摸摸门闩插好没有。原已闭目的家犬黑花听见动静,懒洋洋睁开双眼,在它误以为主人要出门时,居然“噌”的一下纵身而起。

“没说要出门,你干吗来劲?”往回走了两步,伯虎回头补充道:“要不,今晚你跟我来困?”

黑花正欲腾身前来,院门被敲响了。

“谁?”

“伯虎,是我。”

伯虎拉开门,一个比伯虎还英俊的年轻人进来。“梦晋?”  梦晋是伯虎左邻张灵的字,唐张两家只有一墙之隔。张灵贫而嗜酒,在姑苏城得一“狂士”之称,长伯虎一岁,跟伯虎能好成一个头。他反手带门,关照了向自己摇尾示好的黑花:“听好门,我进屋和你大东家说话去。”

“让它进来吧。”伯虎却这样决定。黑花随之进了双梧堂。

张灵看到了印有两滴泪痕的诗笺,更觉得自己此来绝对必要。眨了两眨黑亮大眼,他开了腔:“你猜,我租到什么了?”

“你呀,手头存不住一个铜钿。租什么去了?”

“小船。后天,别人都不约,舟子也不要,就你和我,先‘还阴债’后‘串月’,好不好?”

姑苏城外西南“石湖”有座“杏春桥”,构思奇特,桥身有九洞相连。八月中秋节后,每当月亮偏西时,水面微微迭荡,桥洞所射的九个,加头顶一轮是十个,谇环成串的“明月”你呼我应,相互嬉戏,蔚为奇观,极有情趣,成为姑苏的一大胜景。每年八月十八,结伴前往石湖去“串月”,成了姑苏百姓特有的时髦。而八月十七又恰好是“五通神”的生日,穷苦人家还讲究到距石湖不远的“上方山”去,向神偿还自己或是祖先在那里“借下的阴债”。所以,那两天出城的人很多,玩头名堂一时也介绍不完。

P1-3

序言

明代的丹青和诗赋高手唐寅,既非英雄豪杰,也无丰功伟绩,但作为“吴门四子”之一,他仍是风流千古者。说唐伯虎不仅仅属于明朝、属于苏州,而属于历史、属于中华,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在他众多的故事里,最脍炙人口的佳话是“唐伯虎点秋香”。其实,这是他替一个叫陈元超的儒生背了“赃”。这本倒也无可无不可,因为以唐伯虎的旷达,这类事情也有可能发生在他头上。只是,仅仅这样理解、附会和透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恐怕太褊狭、太肤浅,恐怕实在对唐伯虎不公。

除他自许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外,另如“普救寺婚姻案主”、“逃禅仙吏”等等都是唐伯虎用过的号,而最具有代表性的、蕴含最深厚隽永的,却是“六如居士”,否则为他结集的诗文就不会单以《六如居士全集》去命名了。

每人字号的拟定都体现出独到的匠心。“六如”是佛家用语,唐伯虎借以表达自己后半生深深感受的人世“六如”: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不管“风流”多么广义,充满褒誉,它给人的联想似乎总有些许“浮云”感,和“六如”的沉沉内涵相去甚远。以这样两个一天一地截然不同的号自称,足见唐伯虎的人生体验飞越之大。把这两者集于一身的客观因素,是一场将他卷进去的“科场舞弊案”。这个对他而言既偶然又必然的案件,实在较之“点秋香”的故事要动人得多。再说“点秋香”那类美谈,将他更本质的经历、品性、才气掩盖了,扭曲了,甚至苍白化、干瘪化,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也许以前的作家出于对他的极度敬爱,不愿“污染”他的缘故,宁肯“借唐之名扬陈之实”,也不愿刻画一个带“污渍”的唐伯虎。少许作品有那么一点,也是“避实就虚”、“惜墨如金”的,那案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何在,仍让普通读者不知所以。

人们如痴如醉地相信他有“点秋香”的艳福,有“写十美”的奇遇。《惊世唐伯虎》却想从全新的视角上,只截取他三十岁前后两年半的生活横断面,写出他的极爱与极憎、极荣与极辱。愿此“四极”能使他的形象立体化,从那种不无文痞意的“风流”平面上站立起来,具有“四维”感与“斑驳”色。

近年来,“写唐”作品真不少,此中包括海外著名作家的大手笔。本书想在此背景下跻身这一行列,可谓不合时宜,很难争艳。但是,独树一“枝”毕竟也还无妨。另一方面,这本通俗读物的不足之处还很多,欢迎读者不吝赐教。

本书的撰写,得到过许多人的无私关心和帮助,如文兴宇、潘君明、徐耀明、胡拾美、梁孟霞、葛绳刚、寇斌、于锡珠、孙树生、崔积璐、张衡、崔鲁南、钱安成、吴霞、李志鸿、梁晶立、龚雪玲、刘惠康、叶美华、陈爱华、张蔚、陆晓红、沈积钧等等,尤其只有一面之交的潘君明先生,提供的帮助格外珍贵,本人在此一总鸣谢,并永志不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2: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