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经历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猛烈震荡和剧烈调整,系统性危机不仅发生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些金融体系似乎比较稳定的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这使我们面对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例如,如何根据理论和经验应对系统性风险;由于系统性风险有不同的成因,其应对政策是否应该有所不同,从而设计和运用的安全网措施是否也应该不同,我们又该如何协调安全网和市场纪律;随着跨国的系统性危机日益频繁,是否应进行国际范围内的系统性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广泛合作:东亚及东南亚区域是否具备这样的合作基础和合理性,等等。
本书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创新性的探讨,分析了有效的市场纪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对理论界关于金融安全网的核心内容——存款保险制度、资本充足率和最后贷款人的普遍争议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实证分析了银行监管、存款保险制度对市场纪律有效性的影响,研究了东亚及东南亚区域进行金融合作的可行性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改革建议。
第1章 导论
1.1 结构变革中的系统性风险
1.1.1 系统性风险的界定和特征描述
1.1.2 变革中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1.1.3 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积累
1.2 银行体系的系统脆弱性和金融安全网的构建
1.2.1 为什么是银行体系
1.2.2 银行危机的溢出效应
1.2.3 系统性银行挤兑风险
1.2.4 银行间系统性风险的存在证据
1.2.5 金融安全网构建的意义
1.3 金融安全网面临的挑战
1.4 文献综述
1.4.1 市场纪律
1.4.2 金融安全网
1.4.3 系统性风险
第2章 市场纪律与系统性风险
2.1 市场纪律的有效性
2.1.1 市场纪律的定义
2.1.2 市场纪律的组成要素
2.1.3 不同层次的市场纪律发挥作用的路径分析
2.1.4 影响银行经营的市场纪律参与者
2.2 市场纪律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
2.2.1 开放的市场
2.2.2 信息
2.2.3 无救援
2.2.4 借款人反应
2.3 系统性风险的市场纪律反应
第3章 金融安全网的要素结构与理论分歧
3.1 金融安全网构建的理论依据:银行危机的负外部性
3.1.1 经济紧缩效应
3.1.2 政策干扰效应
3.1.3 通货不稳定性效应
3.2 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差异性根源
3.2.1 存款保险制度的普遍争议
3.2.2 存款保险制度的差异性根源:存在普遍适用的存款保险制度吗?
3.2.3 存款保险的最优惯例的趋势和趋同化
3.3 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发展与争论
3.3.1 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建立是经验化驱动
3.3.2 存款保险制度并非资本充足率监管合理的前提要求
3.4 最后贷款人制度理论体系发展
3.5 市场纪律与金融安全网的冲突与权衡
3.5.1 市场纪律本身的“双刃剑”性质
3.5.2 市场纪律有效性与金融救助的冲突
3.5.3 市场纪律有效性与存款保险制度的冲突
第4章 金融安全网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最优的存款保险制度
4.1 各国存款保险制度差异性比较分析
4.1.1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主体的功能与责任分析
4.1.2 存款保险公司保险限额和存款保险范围比较研究
4.1.3 各国存款保险主体的公司治理分析
4.1.4 存款保险制度的出资方式比较
4.2 存款保险的最优实践准则与各国实施差距
4.3 道德风险、系统性风险与存款保险制度
4.3.1 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的争论
4.3.2 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的差异及其化解
4.3.3 挤兑风险与道德风险的权衡模型的建立
4.3.4 存款保险与社会福利
4.4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系统性风险控制
4.4.1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差异及基本态势
4.4.2 不同存款保险制度的替代模型分析
4.4.3 不同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内生道德风险差异分析
4.4.4 中国是否应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转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第5章 BODIS:一个适用于发展中国家金融稳定的存款保险制度安排
5.1 发展中国家政府、银行和存款人特性
5.2 基于银行效用最大化的存款保险制度:BODIS
5.3 最优存款保险范围的确定
5.4 BODIS最优存款保险费费率的确定
5.5 结论
第6章 金融安全网与系统性风险防范:资本充足率监管
6.1 资本充足率监管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的争论:文献综述
6.1.1 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宏观效应的质疑
6.1.2 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微观效应的质疑
6.2 统一资本充足率监管引起的国际间溢出效应:理论与经验验证
6.2.1 国际间溢出效应的理论阐述和文献综述
6.2.2 溢出效应的经验印证
6.2.3 小结
6.3 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一国系统性风险影响的理论模型
6.3.1 Peek和Rosengren(1995)模型简介
6.3.2 基本模型
6.3.3 三种情况的理论模型分析
6.3.4 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
6.4 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一国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亚洲数据的研究
6.4.1 样本的选择
6.4.2 样本的分析
6.4.3 实证模型
6.5 结论与政策建议
6.5.1 结论
6.5.2 政策建议
第7章 金融安全网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最后贷款人作用
7.1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定位及特征
7.1.1 贷款性和公共性
7.1.2 全局性和救助性
7.1.3 实施最后贷款的风险性
7.1.4 援助标准的限制性和贷款条件的严格性
7.2 关于最后贷款救助的争论
7.2.1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负面效应
7.2.2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发展趋势
7.2.3 最后贷款人制度与金融安全网的设计
7.3 对大金融机构救助与否的理论分析:存在“TBTF”吗?
7.3.1 基本模型
7.3.2 模型的求解及结果分析
7.4 救助与否的判断标准及救助策略选择
7.4.1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7.4.2 实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博弈分析
第8章 银行监管、存款保险与市场纪律
8.1 存款人、银行监管与市场纪律
8.2 银行监管、存款保险对市场纪律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8.2.1 市场纪律有效性的估测方法、样本选择及变量描述
8.2.2 市场纪律有效性的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8.3 结论
第9章 国际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合作
9.1 统一的国际金融监管机构
9.2 东亚及东南亚的区域金融救助合作
9.2.1 完善区域内救助机制的现实需求
9.2.2 建立救助机制的可行性——基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实证研究
9.3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