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现代文学图志
分类
作者 杨义//(日)中井政喜//张中良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部以新的面目向读者呈请教正的书,1993年在中日学者合作中完成初稿,1995年元月在台北取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初版,1996年8月补写四节后在北京改名《中国新文学图志》出版,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印行三版两万套。十几年后的今日,我们开始了这部图志“三级跳”中具有实质意义的第三跳,重新以科技手段制图,包括增加一些我们在全国各地进行文学田野调查所拍摄和搜集的图;同时把全书划分为十六个单元,精心增写了十六篇约五万字的小序,对现代文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属于新世纪的深入的学理性阐释。当小序的学理阐发与原来的一百零九篇文字,以及重新配置制作的图形成多维的互文系统之时,可以说这已经是处在新的学术境界追求上的著作了。

内容推荐

本书从初版到这次全面修订已十余年。问世之初,迅即引起读书界关注,文学家萧乾先生称之为“旷世奇书”,北大教授严家炎则认为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学史写作范式。

如今,《图志》的影响已超越现代文学研究学科,融入到人文学科的诸多领域。风气一开,追随者众,图文互映,照亮读者心灵,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文化的斑斓和学术的清爽。正如萧乾先生所言,翻开《图志》,犹如在图书馆中遍阅“满积尘埃但是琳琅满目的名著”,其间的丰厚与轻灵,聪慧与俏皮,尽可呼吸品味,俯仰自得。在你披卷微笑时,可有一句“读书真人生之乐事也”,从心头涌出?

目录

新序

原序

 

第一卷 1900~1916

 小序一

 “诗界革命”与梁启超、黄遵宪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上)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下)

 李伯元和他的小说绣像

 林纾翻译的非自主选择

 小序二

 王国维的境界说和他的治学境界

 南社的“唐音”与“诗界革命”

 精深的学者型戏曲作家吴梅

 早期话剧与春柳社

 小序三

 哀情鼻祖《玉梨魂》

 包天笑编辑的几种小说期刊

 对《礼拜六》周刊的两番回顾

 周瘦鹃的紫罗兰情结

 小序四

 传奇诗僧苏曼殊

 《域外小说集》的超前性

 前后《甲寅》杂志的歧途

 

第二卷 1917~1926

 小序五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刊物《新青年》(上)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刊物《新青年》(下)

 胡适《尝试集》的历史地位

 鲁迅在新文学运动

 刊登在《晨报副镌》的《阿Q正传》

 阿Q相种利

 周作人谈龙谈虎

 小序六

 20年代文坛第一刊《小说月报》

 新文学运动“四大副刊”(上)

 新文学运动“四大副刊”(下)

 《晨报副镌》对东西洋文学的介绍

 面对《戏杂志》的反思

 小序七

 清婉雅丽的“冰心体”

 叶绍钧以爱沟通隔膜的艺术真诚

 美文名家朱自清

 重视自我表现的创造社异军突起

 郭沫若的诗风与剧风

 《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和郭沫若

 “郁达夫风”的毁誉和盛衰

 《洪水》时期的郭沫若和创造社小伙计

 叶灵凤小说与绘画的现代风

 《莎乐美》的田汉译本

 舞台诗人:田汉

 “南国”风韵

 《鸡鸣早看天》:长夜何时了

 小序八

 闻一多与《梦笔生花》

 徐志摩诗的温馨清丽的浪漫

 《桃花扇》:新翻杨柳为哪般

 《现代评论》的“独立精神”

 《语丝》文体于自然中透出谐趣诗趣

 《妇女杂志》上的女性解放理论

 《莽原》半月刊与未名社

 《莽原》所载鲁迅自制插图

 创办《未名》半月刊的青年们

 《大红袍》和故乡梦

 独特的六朝墓门画像装帧

 俄罗斯文学影响二题

 早期苏俄文学的介绍

 

第三卷 1927~1936

 小序九

 从《创造月刊》到《文化批判》

 《新月》的诗风与政论

 《奔流》介绍的三位日本、东北欧作家

 《奔流》对高尔基、托尔斯泰的认识

 从“艺苑朝华”到《十竹斋笺谱》

 对《夏娃日记》、《勇敢的约翰》的热与冷

 小序十

 茅盾在“矛盾”中养成文学气魄

 老合作品装帧插图的文化情调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丁玲小说描写类型的变化

 《北斗》的母亲胸怀

 黄梅时节的忧郁:《上海屋檐下》

 张天翼的《鬼土日记》

 奴隶丛书三种

 小序十一

 《现代》的风度

 《望舒草》的现代梦

 《文学季刊》的宽容和《水星》的雅致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

 《世界文库》的宏伟规划

 丰子恺与缘缘堂

 小序十二

 《文学》月刊的编辑雄才

 《论语》引入英国式幽默

 《申报·自由谈》的“自由”世界

 《译文》的视野、容量与趣味

 《太白》的丰富和犀利

 《文饭小品》的平和淡雅

 《芒种》的耕耘者希冀

 《杂文》(《质文》)在海外为杂文助威

 《中流》对现实的执著

 

第四卷 1937~1949

 小序十三

 《呐喊》、《烽火》投身救亡大潮

 《七月》雄放沉郁的诗风

 《文艺阵地》的编辑腕力

 《抗战文艺》的民族激情

 小序十四

 艾青对土地和太阳的忧郁的礼赞

 臧克家的泥土苦吟

 历史的回响:《天国春秋》

 警钟长鸣:《李闯王》

 《野草》杂文的时代性格

 《山洪》与吴组缃的战时乡土情思

 《饥饿的郭素娥》的生命强力

 小序十五

 师陀对城乡文化性格的观照

 张爱玲给仕女图增添不安感

 新旧文学鸿沟在《万象》的填补

 《文艺复兴》的气魄和慧眼

 钱锺书《围城》的智性和谐趣

 巴金面对“寒夜”的沉思

 九叶诗派的三弦琴

 “歌德热”过后的《浮士德百卅图》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

 小序十六

 《中国文化》对延安文学的规划

 《解放日报》副刊的战斗性和民间味

 赵树理的“文摊”

 40年代诗坛的“西北风”

 张恨水的三大奇书

 

后记

图片索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9: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