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凡倾听》栏目是一档以“传播精英文化”为主旨的文化名人访谈类节目。曹可凡访谈的特点是事先准备充分,提问时重点突出、挖掘深入、词锋犀利、语言幽默,比其他同类型的访谈更具有深度。本书共收入谢晋、孙道临、周柏春、姚明、陈宝国、章子怡、陈凯歌、吴宇森、黎明、胡军、王志文、梁朝伟、张丰毅、周星驰、钱文忠等文化艺术界名人访谈二十余篇。主持人曹可凡以自己的知性和风趣,倾听智者的声音,用他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发访谈中智慧火花的进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可凡倾听(心灵攻略)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可凡倾听栏目组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可凡倾听》栏目是一档以“传播精英文化”为主旨的文化名人访谈类节目。曹可凡访谈的特点是事先准备充分,提问时重点突出、挖掘深入、词锋犀利、语言幽默,比其他同类型的访谈更具有深度。本书共收入谢晋、孙道临、周柏春、姚明、陈宝国、章子怡、陈凯歌、吴宇森、黎明、胡军、王志文、梁朝伟、张丰毅、周星驰、钱文忠等文化艺术界名人访谈二十余篇。主持人曹可凡以自己的知性和风趣,倾听智者的声音,用他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发访谈中智慧火花的进发。 内容推荐 本书共收入谢晋、孙道临、吴宇森、梁朝伟、渡边淳一、张涵予、姚明、周星驰、章子怡等文化艺术界名人访谈二十余篇。有趣的是,这次的封面采用了黄永玉所绘、曹可凡作孙尚香京剧扮相的画像。黄永玉打趣称此画像为“巨像”:“非可凡无此规模也,玄德焉能不怕?”。 目录 序一 倾听心声 序二 可凡可凡 壮心不已,志向之远大 那些电影,那些事——谢晋专访 不落的太阳——孙道临追记 “冷面滑稽”留人间——追忆周柏春 虔心不怠,态度之恭敬 沉默的“慧能”——林怀民专访 “冷面小生”不太冷——王志文专访 英雄?本色——吴宇森专访 无解之题——渡边淳一专访 恒心不变,意志之坚定 回首又见他——黎明专访 “军”临天下——胡军专访 永恒一瞬间——安妮-索菲·穆特专访 丹心不二,情感之真诚 宅门京爷真铁骨——陈宝国专访 百炼成钢饰硬汉——刘佩琦专访 凌空飞燕——张小燕专访 只为伊人——庾澄庆专访 潜心不移,精神之专注 挥棒的“怪物”——洛林·马泽尔专访 音乐“外交官”——祖宾·梅塔专访 带鸟的精灵——蔡康永专访 奇迹,从勇敢开始——张涵予专访 慧心不拔,睿智之高深 “明”朝那些事——姚明专访 蓦然回首——梁朝伟专访 时尚学者——钱文忠专访 不说谎的女人——苏菲·玛索专访 热心不悔,兴趣之强烈 凡而不凡——陈凯歌专访 “梅”飞色舞——章子怡专访 女人如芳——陈红专访 笑面人生——姜昆专访 童心未泯,思想之淳朴 从星爷到星爸——周星驰专访 跟我走一回——张丰毅专访 侠行天下——洪金宝专访 试读章节 无解之题——渡边淳一专访 渡边淳一,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十年前凭借一部《失乐园》广泛进入大众视野,从走上文坛开始,渡边淳一一直以关注男女情感世界著称,他的小说在题材手法等方面为日本文学开辟了新思路,因而被誉为日本情爱文学大师。那么当年他是怎样从医学博士转变为职业作家,他的情感历程有着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他本人又是如何看待新作《紫阳花日记》的,让我们一起来解构渡边淳一的文学世界。 曹:渡边先生您好!我想很多中国观众是通过《失乐园》认识您以及您的作品,但是也许我过去也是学医的缘故,所以呢我对您从事文学创作以前的那段从医的经历会特别有兴趣,您能不能大致跟我们介绍一下您当时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科的医生? 渡:今天听说您过去也是学医的,我感到非常的惊讶,也感到非常的欣喜。过去我是做整形外科,从事整形外科这个门类的,我从医科大学毕业以后,在大学的附属医院工作了十年。 曹:您曾经在自己的书中谈到过在做医生的时候遇到过一些,也许今天看来有点难堪的经历,比如说您在做实习大夫的时候,宣布了一个病人死亡,可是当您向病人家属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呢,突然发现这个病人又出现了一些呼吸,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渡:其实那是一件发生在一个乡村医院里面的往事,那天晚上我是正好在值班,突然来了一位妇产科的急诊病人,但是当时没有相应科室的大夫,而那位病人腹腔内大量的出血,脸色也是苍白,血压已经测不出了,外科值班长指示,必须立即手术,我虽然科室不对口,也只得从命了。我当时很惊讶,患者已经大出血,那您学过医的肯定知道,人体的十二分之一是血液,而如果出血量超过三分之一,就会有生命危险,教科书上是这样写的,而这位病人她出血二分之一,她却得救了,这让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非常惊讶。第二天,去参加学会的妇产科的医师回来了,我就问她这件事,她告诉我,教科书上说得没错,人的出血量超过三分之一就有生命危险,但这说的是男性,女性即使出血二分之一,甚至超过二分之一往往还有获救的希望。啊,原来女性的生命力竟然是如此的顽强,这一点当时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曹:我知道,您当初决定弃医从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您在札幌医院里面对首例心脏移植手术产生了一些质疑,因为这个手术大夫是当时的一个权威,所以您就没法在医院继续待下去了,您当时对这个手术质疑主要是在什么地方? 渡:当时进行手术的是我们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位心胸外科医生,他留学美国归来,是数一数二的少壮派教授。日本进行首次的心脏移植手术,这么难的手术,可以在自己工作的医院里面进行,我感到非常了不起非常骄傲,但是随着我对事实的了解,我对心脏提供者的情况感到质疑。这位青年在北海道小樽郊外发生了海水溺水事故,从当地医院被紧急移送到我们医院,他被判断为脑死成为移植心脏的提供者,心脏就从他的体内被摘取出来,当我提出脑死的判断是不是过早,过于草率这样的意见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我意识到如此一来,我在这个医院是很难再待下去,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 渡边淳一怀疑心脏提供者并非真正脑死亡,他对供职的大学附属医院提出了批评,一年后一篇以他那次亲身经历的心脏移植手术为题材的小说发表了,一时哗然。渡边纯一面对巨大的压力,无法继续在医院工作,面对如此境遇,在大学期间就一直热爱文学的渡边,决心放弃一切辞职去东京靠写作为生。 曹:听说您要放弃医生的职务,去东京靠写作为生,您的母亲不太理解,认为这个写作跟卖笑是差不多的营生,为什么老人家会有这样非常奇怪的联想? 渡:母亲这样说的时候我也非常吃惊,其实作家这个职业性质,决定了半夜里别人都在睡觉,我还在那里窸窸窣窣地写稿子,收入非常不稳定,稿费有时也不按时支付,甚至杂志社根本就不登我的文章,我确实选择了一个让我生活非常不稳定,让我生活没有着落的职业,我总算深刻体会到了。我到东京的第二年得到了直木奖,这个奖项是新人作家登上文坛的重要标志,那以后我总算被认可了,开始接到约稿了,开始不为饭食发愁了。 曹:您曾经说过您的文学创作启蒙于自己的初恋,为什么这么说? 渡:与她的相识可以说是我的文学启蒙。我的这位初恋恋人,当时被誉为“天才少女”,我过生日的时候,她送给我一封情书,见面之后,我陷入了对她的爱恋,不可自拔。但后来发现她同时还有五个男朋友,我是第六个,我最年轻最老实,她教我怎么抽烟怎么喝威士忌等等,还带我去札幌,去艺术家们经常聚会的咖啡店还有酒吧,跟她交往,我有了一种一下子长大的成熟感。意想不到的是,在那年早春还下着雪,她跑到北海道一个叫钏路的地方,在那里的阿寒国家公园投水自杀了。她走之前的那夜,在我的房间窗台上留了一束火红火红的康乃馨,就投入阿寒的白雪中,消失了,我想她在生命的最后留给我一束康乃馨应该是喜欢我的吧,但后来才知道,其他五位男士的窗台上也都有火红的康乃馨。我一直在想她到底最爱的是谁呢,直到我成为作家以后我终于明白了,比起我们中的任何人,她最爱的是她自己这样一个存在。 曹:您在书中还曾经提到过其他几位命运非常曲折的女性,比如说50多岁就患肝癌去世的千秋女士,比如说后来因为患耳朵的肿瘤,最后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就是紫女士。我知道您也把她的这个原型写进了您的另一部小说,叫做《一片雪》,那么这些女性事实上都是您生命当中非常重要的人物,您跟她们都有一段非常炽烈的情爱,现在想来是不是觉得对她们来说内心会有一些歉疚的感觉? 渡:我非常吃惊您对我的小说竟是如此的熟悉,我并不是要在小说里暴露她们的隐私,我是把小说看作对我们之间的爱的永久记忆,铭刻在心,这是对她们亡灵的最好慰藉,也是对我们共有记忆的纪念。P77-79 序言 倾听心声 2004年1月间我在苏州,为了青春版《牡丹亭》4月到台湾作世界首演,天天到苏州昆剧院去看演员排练。这次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是集合两岸戏曲界文化界的菁英共同打造的一项巨大工程,引起各方瞩目,因此剧组的人员都很紧张,日以继夜地在磨戏。有一天,我正在排练室里盯场,院方通知我,上海电视的曹可凡先生到苏州来,要给我做一个专访。这次访问有其历史意义,那是在中国大陆第一个电视栏目访问到我与青春版《牡丹亭》,日后我为推广青春版《牡丹亭》不知上过多少次电视节目,都是“可几倾听”起的头。 我早就听闻曹可凡先生是位名主持人,“可凡倾听”是广受观众欢迎的一个栏目。经过那次访问,我见识到一位名主持人的风范及特质。主持一项高水准的电视栏目而能历久不衰,常年受到观众的喜爱,真是谈何容易。首先主持人选择受访者及栏目内容必须有极高的灵敏度。曹可凡先生不辞远道而来访问我制作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来龙去脉,我想他早已意识到这项两岸合作的文化工程具有高度的新闻性及文化意义了。后来青春版《牡丹亭》果然变成了海内外众所瞩目的“文化事件”,曹先生的报道拔得了头筹。在访问中,我讶异曹先生对我的背景了若指掌,我想在访问前,他对我的背景资料一定下过一番深功夫。主持人对受访者的了解程度,往往决定访问内容的高下。曹可凡先生还有一项本事,一坐下来马上能够解除受访者的心防,与受访者如同故交,侃侃而谈,把受访者的心里话很自然的引导出来。这样的访谈,才能倾听到受访者的心声,具有一定的深度。 这些年来我跟曹可凡先生数度交往,变成了朋友,于是更了解到他成为名重一时的电视主持人绝非偶然,这个时期,两岸三地有头有脸的文化人他几乎全都访遍。2008年10月,曹可凡先生到台湾做访问,我们在台北会面,作了第二度的专访。那几天刚好从上海传来中国大导演谢晋突然辞世的消息,而曹先生正在做谢晋专辑,我们的话题自然就转到谢晋导演身上,因为谢导演拍过我小说改编的电影《最后的贵族》,他的儿子谢衍也导过改自我小说的《花桥荣记》,我跟谢晋父子都有二十年的交情,两人先后去世,令人不胜惋痛。谢晋导演不仅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人格人品、个人魅力,更叫人怀念,我知道尤其是上海文化界对他又敬又爱。在访问中,我回忆起跟谢晋导演交往的情况,不禁伤感起来,觉得眼眶发热。我发觉这时坐在我对面的主持人,敛起了他往常的笑容,满面悲肃,眼中也在闪着泪光。我知道他跟我同时在追悼着一位文化巨人。我心中想:曹可凡也是个性情中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