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次界定了中国文法理论的研究内容是文章立意法、篇法、章法、句法、字法、文体法和经典文法,而研究的重点则是篇、章、句、字法,论者所总结的各种文法规范与具体技法,是依据详实的文献资料而总结出来的,充分考察了这些技法的理论基础和现代意义,这就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文法”理论奠定了高起点的学术基础。从研究方法来看,该著从概念范畴来分析、把握“累积型”中国文法理论资料,既可避免理论陈述的重叠,又可见出理论推进的深度,既符合中国古代文法理论累积型推进的存在形态,又能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贡献力量,从而开创了研究“文法”理论的新方法。
“中国文法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文章法理论,“文法”就是文章写作应当遵循的规律、法则和技巧。该书研究了篇、章、字、句的构成规律与所用方法,剖析了论辨文体、叙记文体和告语文体的写作方法,总结了“春秋笔法”和桐城“义法”的“文法”经典理论,阐述了“文有定法”与“文无定法”所蕴含的中国文法理论能辩证思维内涵,对于深化古代支论研究,总结古文写作的规律以及指导当代文章写作具有重要能建设作用和学术意义。
序言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文法理论的研究对象
一 “文章”的指向
二 “文法”的含义
第二节 中国文法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课题研究的逻辑思路
第一章 文意:“以意为主”与“贵深贵新”
第一节 文以意为主
一 “文以意为主”的提出
二 意:文之“主脑”
第二节 炼意规范
一 先立己意
二 炼意规范
第二章 篇法:生命的有机体
第一节 篇法规范
一 篇法的种类
二 篇法特征
第二节 成篇之法
一 谋篇原则
二 谋篇之法
第三章 章法:“积章成篇”与“积句成章”之法
第一节 “积章成篇”的成章之法
一 起法
二 承法
三 转法
四 结法
第二节 “积句成章”的成章之法
一 “积句成章”话语
二 “积句成章”方法
第四章 句法:因字而生句
第一节 句法规范
一 句子有法
二 句法分类
三 句法规范
第二节 生句有法
一 “积字成句”的经典论述
二 生句有法
第五章 字法:规范与方法
第一节 字法规范
一 “用字要停当”
二 用字要“以少总多”
三 用字要“该而不烦”
四 用字要“韵谐”
五 “惟陈言之务去”
六 用字自然平易
第二节 用字方法
一 语助法
二 “活”用法
三 “锻炼法”
四 字眼法
五 “换字法”与“拼字法”
六 “形容法”与“分析法”
第六章 文体法:文体规范与文体方法
第一节 论辩文体法
一 论辩文的品类与文法规范
二 论辩文体的文法原则与论证方法
第二节 叙记文体法
一 传记的品类与文法规范
二 杂记的品类与文法规范
三 序跋的品类与文法规范
第三节 告语文体法
一 诏策檄移:上告下文体法
二 章表奏启:下告上文体法
三 书牍文:平告文体法
四 哀祭文:哀祭文体法
第七章 “文法”理论的经典言说:“春秋笔法”与“桐城义法”
第一节 “春秋笔法”:经典“文法”的言说方式
一 《春秋》五例:“春秋笔法”的基本内涵
二 “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的意义生成
三 “属辞比事”:“春秋笔法” 的文法规范
四 尚简用晦:“春秋笔法” 的文法特征
第二节 “桐城义法”:经典言说方式的再陈述
一 “言有物”、“言有序”:“桐城义法”理论
二 “桐城义法”:强调“法”的重要性
三 “法”之所在:字句法与用笔法
结语:中国文法理论的辩证思维:“文有定法”与“文无定法”
一 “文有定法”
二 “文无定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英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