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精油养生,是一种以预防、保健及调理为主的自然整体疗法,它是利用不同功效的植物精油(Essential oil),通过专业人士针对性的特殊调配,采用相应的方式,比如香熏、按摩,在身体不排斥的状态下吸收,最终使影响人们身体、精神健康的一些不适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同时,它也是一门使用植物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科学和艺术。
本书主要介绍植物精油与芳香疗法的基本知识,植物精油与基础油的提取工艺,常用单方精油与基础油的概况,以及植物精油在家庭日常生活和美容院的应用。书中还简单介绍了家庭栽培香草的技术和植物精油的一些研究成果等内容。
本书由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组织编写。主要介绍植物精油与芳香疗法的基本知识,植物精油与基础油的提取工艺,常用单方精油与基础油的概况,以及植物精油在家庭日常生活和美容院的应用。书中还简单介绍了家庭栽培香草的技术和植物精油的一些研究成果等内容。全书内容丰富,知识新颖,技术实用,语言通俗,对植物精油的应用,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可供居家精油养生者、美容院等休闲会所从业者学习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四)植物精油的价值及传播
植物一般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可以利用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器官如下:叶片、根系、茎、芽、嫩枝、根茎、心材、树皮、树脂、花、种子、果实、全株等。
依据植物所属类型或植物器官的不同来选择提取方式,包括压榨法、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芳香植物材料可以用作提取精油,是因为这些植物都具有油腺细胞,能够产生微量的精油。例如,用6万朵玫瑰花瓣能产出约0.03kg的纯玫瑰精油,大约800万朵手摘的茉莉花瓣仅仅产出约1kg的纯茉莉精油。
某些植物原料(如檀香)必须长到一定的年限,才能用于提取精油。如檀香树生长36年,高度达到30尺时才能砍倒用于蒸馏精油。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许多精油原料(以下简称为香料)是可以与黄金相提并论的贵重物资。在《圣经》中曾记载着乳香和没药的故事:
当耶稣刚刚降生的时候,有3个东方博士来到耶路撒冷,询问希律王刚刚出生的当犹太人之王的小孩在哪里,并说他们看见了他的星,特来拜见。希律王打听过后告诉他们说,就在犹太的伯利恒。3位博士就按希律王的话去了,在东方看见的那星,忽然就在他们前方行走,一直行走到小孩出生的地方。他们看见那星,非常高兴。进了房子,看见了刚出生的耶稣和他的父亲约瑟、母亲玛利亚,于是向耶稣俯伏拜见,揭开宝盒,拿出黄金、没药和乳香作为礼物献给他。
“物以稀为贵”,在栽培技术和运输条件都不发达的古代,香料昂贵的价格逐渐在商品贸易中显现出来。为了争夺香料,不知多少人发动了战争,并在带有血腥味的胜利后,拉着香料举国欢庆。在香料的背后,有战争、争夺、屠杀,有长途跋涉、背井离乡……所以有人说香料有一种危险的味道。在最初的香料贸易中,有两条路线起着重要作用:印度洋航线和丝绸之路。
早期的香料贸易是经由印度洋航线进行的,这条海上航线的开辟,大大便利了各国的贸易往来。海员们可以从埃及出发到达印度,而欧洲和印度洋海陆之间也可以直接进行贸易交流。早期,许多香料,如产于中国的生姜、远东的肉桂和桂皮,就是通过这条航线进行贸易的,在公元前就传到了地中海地区。然而,海上航行相当危险,触礁、沉船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许多船员在做着香料美梦的同时葬身于海底……
海上路线的危险性,让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贸易路线。伊朗陆路,就是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是另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骆驼队在这条道路上通常要走上好几个月,所以只有非常贵重的产品才能支付这么庞大的运输费用。当然,在丝绸之路上交易的货物不仅仅是丝绸,很多地方香料通过这条路线的开通,逐渐走向了世界,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普及,其中包括大黄、甘草和麝香。
大多数人使用精油是因为它们的治疗功效或仅仅是它们的香气,但也有人对精油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兴趣,想了解它们的化学成份。知道构成精油的天然化学成份是件让人感兴趣的事情。不过令人惭愧的是,即使人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在实验室按正确的比例合成的精油却仍然无法与天然精油相比拟。
(五)植物精油的成份
精油,就像其他有机成份一样,是由碳水化合物分子构成的,可以进一步分为萜烯[萜(烃)]、乙醇、酯、醛、酮和苯酚等。每种单一精油一般都由数百种成份构成。精油种类不同,构成成份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当用色谱仪分析精油时,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有机成份。其主要成份如下:
1.萜烯碳氢化合物
单萜 【基本情况】
几乎所有的精油都含有这些单萜化合物,单萜化合物由lO个碳原子构成,含有一个以上的双键,这10个碳原子是从两个异戊间二烯演变来的。
萜烯的通式为(C5H8)N,其中N=2,分子式为C10H16的萜烯称为单萜烯。以两个异戊二烯单位“头尾”相连接而成的2,6-二甲基辛烷为基本骨架。可分为:1)链状单萜烯类,如月桂烯、柠檬醛;2)单环单萜烯类如薄荷醇、柠檬烯等;3)双环单萜烯类,如龙脑、樟脑。萜烯的双键与水加成,可形成萜烯醇;与糖结合可形成单萜苷。单萜烯是组成挥发油的主要成份,沸点一般在140~180℃。含氧单萜烯的沸点一般在200~300℃。
这类化合物遇到空气和热源很容易发生反应。柑橘属精油含有高浓度的单萜碳水化合物,接触到空气会快速发生反应,容易氧化,因此不能长期保存。
【功效】
这些成份有消炎、防腐杀菌、抗病毒和细菌的治疗功效;其中一些还有止痛、刺激或滋补的作用;由于它能刺激黏膜,也被用作解充血剂的成份。
倍半萜烯
【基本情况】
这些倍半萜烯化合物含有15个碳原子,有复杂的药理学作用。如母菊,即德国甘菊,就含有它。另一种倍半萜烯化合物是法呢烯(金合欢烯)经常可以在甘菊、玫瑰和其他的花类精油中找到。
1910年,Otto Wallach教授在萜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获得诺贝尔奖。他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影响着现代精油的工业化生产工艺。
【功效】
有消炎和抗过敏的功效。
2.氧化化合物
苯酚
【基本情况】
在精油中发现的苯酚一般侧面带有一个碳链,如麝香草酚、丁子酚和香芹酚。它们有很好的防腐杀菌和消毒的作用,也有很好的刺激功效。因为苯酚有毒,含有苯酚浓度较高的精油,应该以低剂量并在短期内使用,如果长期使用会导致毒性反应。因为排毒的需要,肝脏要过度地工作。
【功效】
苯酚也属于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的化合物,虽然它们有很好的防腐杀菌效果,如肉桂和丁香精油,但是它们会引起皮肤严重的刺激性反应。
3.醇类
单萜醇
【功效】
这类精油有很好的防腐杀菌、抗病毒和真菌的功效,几乎没有副作用,如皮肤敏感性反应或中毒反应,还有振奋精神的效果。这些醇类化合物包括,芳樟醇、香茅醇和萜品醇,分别属于薰衣草、玫瑰和天竺葵精油,在刺柏和茶树精油中也可以找到。P6-9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书中谈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可见,养生是指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整体综合措施,以达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在养生学中强调“治未病”,防重于治,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疗法理论。植物精油养生是众多整体疗法养生的一个新兴分支。
一、植物精油养生的内涵
植物精油养生,是一种以预防、保健及调理为主的自然整体疗法,它是利用不同功效的植物精油(Essential oil),通过专业人士针对性的特殊调配,采用相应的方式,比如香熏、按摩,在身体不排斥的状态下吸收,最终使影响人们身体、精神健康的一些不适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同时,它也是一门使用植物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科学和艺术。
二、植物精油养生的特征
植物精油养生的最大特征就是在改善身体,甚至皮肤状况时,着重于“心理”的调整和改善。植物精油养生的前身是药草学,药草学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防病治病及调养身体的基本方法。在精油蒸馏技术尚未出现前,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重视采用能萃取精油的植物作为药材以预防和改善患者的病情。可以说,植物精油养生吸收了东方医学“身心一致”的思想,是中国医学与印度医学理论融合的一种表现。
三、植物精油养生的应用现状
植物精油作为一种医学辅助治疗的手段,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法国,随后在英国、德国和美国得到迅速的发展,人们称之为芳香疗法(Aromatherapy)。
在法国,芳香疗法已成为现代医学疗法的一个分支领域,药剂师会根据医生的诊断,调配出适宜的精油处方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
在英国,芳香疗法的运用不同于法国,英国人是将治疗的焦点集中在将调好的香熏精油应用于按摩疗法,通过两者的结合应用取得使患者放松的疗效。
在德国,人们将草药治疗与食品及饮食的调理相结合,由专业的自然疗法师及营养师进行临床针对性的治疗。
在美国,有许多香熏治疗店及香熏日用专卖店,在一些高档的百货公司也有香熏产品专柜,品种十分丰富。美国人比较看重香熏的心理疗效,期望借此来消除日趋紧张的经济、社会及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四、植物精油养生的发展趋势
植物精油养生正广泛地应用于健康人群的保健、亚健康人群的调理以及疾病的辅助治疗等方面。
首先,植物精油用于身体保健的效果日趋明显。精油的常用方法是调配成复方精油用于身体皮肤的按摩,一方面能够加强皮肤的排泄功能,促进皮肤释放出身体多余的热量、排出废物、毒素及多余的水分;另一方面精油可以在按摩的帮助下进人身体血液中,顺着血液进入身体的各个部分,改善及平衡各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的作用。
其次,植物精油可用于美容保养。谈到美容,常不可避免地涉及皮肤衰老的问题。皮肤衰老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利用精油在皮肤上的清洁、补水、促进细胞再生及排毒等功效,可以改善皮肤的灰暗状况,使皮肤变得柔软和细腻。另外,植物精油和基础油(Base oil)的杀菌作用在皮肤保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祛痘和预防脚气方面。所以,植物精油将在民间疗法、自然疗法、美容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并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此书力求兼顾科学与实用两点,希望这本书能为一些美容机构、高校学生以及所有想要留住健康、美丽的人士提供一些借鉴。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与纰漏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农学院于九龄、宋懿、蔡晨瑶、康静、高湃、李晔等同学的友情帮助,在此,对以上同学为本书编写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