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夏朝建立,历史长河的源头幽远而神秘;
从甲骨文到四书五经,文明一脉相传到如今;
从战国七雄到秦汉一统,我为长城的象征而感动;
石斧、玉钺、青铜戈、铁刃剑,英雄在曙光中注定要热血奔放;
快读中国历史,你我事不宜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快读中国历史(上中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白逸琦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夏朝建立,历史长河的源头幽远而神秘; 从甲骨文到四书五经,文明一脉相传到如今; 从战国七雄到秦汉一统,我为长城的象征而感动; 石斧、玉钺、青铜戈、铁刃剑,英雄在曙光中注定要热血奔放; 快读中国历史,你我事不宜迟。 内容推荐 从陈桥驿到山海关, 改朝换代只一瞬间; 从苏东坡到纳兰容若, 士人从璀璨回归寂寞; 从汴京到大都到南京再到北京, 民族大融合的脚步始终在前进; 火药、宝船、青花瓷、黄马褂, 谁在故宫后院预见帝国的夕阳; 快读中国历史,饭后掩卷沉思。 目录 快读中国历史:上 序幕 历史长河的源头 (一)开天辟地 (二)带来文明的第一把火 第一章 华夏文明的起源与传说 (一)黄帝与蚩尤 (二)传说中的圣王 (三)治水英雄 (四)从禅让到家天 (五)从石器到陶器 (六)商汤革命 (七)鬼神与天命 (八)青铜器时代 (九)西伯姬昌励精图治 (十)姜太公钓鱼 第二章 西周——封建时代的确立 (一)武王伐纣 (二)分封天下 (三)周公东征 (四)分封亲戚,以藩屏周 (五)昭王南巡 (六)穆王西行 (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八)宣王“中兴” (九)一笑倾国 第三章 春秋争霸 (一)周郑交质 (二)管仲与齐桓公 (三)落难王孙成就霸业 (四)西方的霸主 (五)问鼎之轻重 (六)和平的努力 (七)吴越春秋 第四章 乱世的智者 (一)忧心忡忡的孔子 (二)道可道,非常道 (三)兼相爱,交相利 (四)三家分晋 (五)田氏篡齐 (六)魏国的兴盛 (七)商鞅变法 (八)马陵道 第五章 合纵与连横 (一)大战略 (二)六国宰相 (三)合纵的破灭 (四)胡服骑射 (五)燕齐大决战 (六)远交近攻 (七)血流成河 (八)大一统前夕 第六章 秦帝国统一天下 (一)“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二)赢政这个人 (三)兼并六国 (四)秦始皇帝 (五)博浪沙的铁椎 (六)驰道与长城 (七)焚书坑儒 (八)长生不老的梦 (九)指鹿为马 (十)陈胜与吴广 (十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第七章 楚汉相争 (一)乱世出豪杰 (二)巨鹿之战 (三)“先人关中者王之” (四)咸阳城的大火 (五)国士无双 (六)暗度陈仓 (七)楚河汉界 (八)霸王别姬 (九)平民皇帝 第八章 西汉帝国的扩张 (一)鸟尽弓藏 (二)吕后称制 (三)文景时代 (四)独尊儒术 (五)推恩众建 (六)拓张疆土 (七)均输平准 (八)巫蛊之祸 (九)霍光辅政 (十)盛极而衰 第九章 王莽——失败的改革家 (一)关于汉代儒家 (二)外戚王氏 (三)王莽的崛起 (四)权力斗争 (五)夺权的借口 (六)代汉立新 (七)托古改制 (八)理想与现实 (九)新朝的覆灭 第十章 大汉朝的守成与衰落 (一)昆阳之战 (二)汉光武帝 (三)扫平群雄 (四)以柔术治天 (五)明章之治 (六)班超投笔从戎 (七)外戚再度崛起 (八)权力角逐 (九)党锢之祸 (十)董卓进京 快读中国历史:中 第十一章 东汉末年 (一)袁绍的起落 (二)奸雄曹操 (三)京师大}昆战 (四)挟天子以令诸侯 (五)皇叔刘备 (六)江东孙氏 (七)官渡之战 (八)隆中对 (九)赤壁之战 第十二章 三国时代 (一)刘备入蜀 (二)汉中之争 (三)大意失荆州 (四)曹丕称帝 (五)白帝城 (六)七擒七纵 (七)出师表 (八)五丈原 (九)千古之冤 第十三章 短暂的统一 (一)司马懿 (二)困兽之斗 (三)司马昭之心 (四)灭蜀篡魏 (五)三分归一统 (六)寒门与世族 (七)智障与泼妇 (八)八王之乱 第十四章 南方与北方 (一)永嘉之祸 (二)王与马共天下 (三)北伐的企图 (四)变乱纷呈 (五)兵祸连年 (六)桓温专政 (七)淝水之战 (八)大分裂,大黑暗 (九)孙恩与桓玄 第十五章 新生命 (一)雄主刘裕 (二)北魏的强盛 (三)骨肉相残 (四)汉化 (五)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六)分裂的北方 (七)黎明前的黑暗 第十六章 短命的隋朝 (一)隋文帝杨坚 (二)终结南北朝 (三)励精图治 (四)太子问题 (五)大兴与洛阳 (六)巡游四方 (七)天下倒悬 (八)杨玄感之变 (九)暴君的最后 第十七章 大唐帝国的建立 (一)唐国公入关 (二)瓦岗军 (三)秦王扫荡群雄 (四)暗潮汹涌 (五)玄武门 (六)贞观之治 (七)天可汗体系 (八)太子李治 第十八章 盛世气象 (一)武则天 (二)开疆拓土 (三)日月当空 (四)女皇帝 (五)李隆基 (六)太平公主 (七)开元之治 第十九章 帝国中衰 (一)藩镇的危机 (二)杨贵妃 (三)渔阳鼙鼓动地来 (四)马嵬驿 (五)睢阳之围 (六)尾大不掉 (七)宦官与藩镇 (八)元和中兴 (九)病人膏盲 第二十章 大唐残局 (一)困兽之斗 (二)黄巢起义 (三)军阀混战 (四)朱全忠篡唐 (五)藩镇的延续 (六)儿皇帝 (七)后汉与后周 (八)艰困的局面 快读中国历史:下 第二十一章 宋朝的建立 (一)点检做天子 (二)黄袍加身 (三)杯酒释兵权 (四)统一的大业 (五)金匮之约 (六)重文轻武 (七)岐沟关之战 (八)一身二疾 (九)澶渊之盟 (十)虚幻的盛世 第二十二章 北宋的忧患与党争 (一)积重难返 (二)西夏建国 (三)和平危机 (四)庆历新政 (五)包青天 (六)王安石与熙宁变法 (七)恶性竞争 (八)女真族崛起 第二十三章 偏安政权的形成 (一)宋徽宗与花石纲 (二)联金灭辽 (三)靖康之难 (四)宋室南渡 (五)浴血苦战 (六)英雄饮恨 (七)绍兴议和 (八)采石之战 第二十四章 苍狼来袭 (一)和与战 (二)理学与廷议 (三)道学之争 (四)开禧北伐 (五)成吉思汗 (六)南侵与西征 (七)端平人洛 (八)宋蒙交锋 第二十五章 马背上的天下 (一)蟋蟀宰相 (二)忽必烈称帝 (三)南宋灭亡 (四)帝国鼎盛 (五)高压统治 (六)诸王之乱 (七)皇位纷争 第二十六章 大明朝——开国与巩固 (一)金陵新皇朝 (二)天涯沦落人 (三)红巾军大帅 (四)巩固基业 (五)天下群豪 (六)陈友谅 (七)鄱阳湖决战 (八)一统天下 (九)乾纲独断 (十)血腥皇帝 第二十七章 扩张与封闭 (一)少主继位 (二)靖难之役 (三)瓜蔓抄 (四)永乐大典 (五)郑和下西洋 (六)亲征之途 (七)守成令主 第二十八章 怠惰与腐败 (一)土木堡 (二)夺门 (三)治乱交替 (四)威武大将军 (五)大礼议 (六)青词宰相 (七)南倭北虏 (八)张居正改革 第二十九章 阉党、倭寇、辫子兵 (一)十三副铠甲 (二)援朝抗倭 (三)“留中不发” (四)天命汗 (五)疑案重重 (六)魏忠贤乱政 (七)清朝建国 (八)张献忠与李自成 (九)冲冠一怒为红颜 第三十章 最后的盛世 (一)薤发令 (二)康熙亲政 (三)赫赫武功 (四)煌煌文治 (五)北方边事 (六)阿哥争位 (七)治国以严 (八)乾隆皇帝 (九)十全武功 (十)落日余晖 之后 试读章节 中国人的远房老祖先们,和现代的人差异颇大,身上覆盖着厚厚的毛发,前额也比较扁平。他们的个子虽然不高,体力却比现代人好。可是,面对当时随处可见的野兽,在先天的体能条件上,仍处于极端劣势。他们跑得不够快,跳得不够远,爬得不够高,遇见了猛虎、野狼,只有遭到吞噬的命运。因此他们只好找寻河边林木茂密之地,或者是天然形成的山洞,聚集起来相互扶持,靠着采集树上的果子,捕捉一些小动物来维持生命。 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地发现,自己拥有一双远较其他动物灵巧的手,可以折断树枝,也可以捡起石头敲打成尖锐的利器,这些东西可以用来抵挡猛兽的攻击,也可以用来砍伐树木,切开食物。后来,有个人无意之间在一场战斗之中,用石刀杀死了一只巨大凶猛的野兽。人们赫然发现,自己所制造出来的工具,竟然让自己变得比老虎的利爪、山猪的尖牙还要有威力。于是他们便联合起来,走出森林,寻找猎物,捕捉更为巨大的动物。同时,他们也利用他们所制造的石器,劈砍巨大的树干,构筑他们的居住环境;剥下兽皮,披在身上御寒。 更大的猎物带来了更繁重的工作,他们必须分工,必须合作,否则不足以完成这样艰难的工作。于是有人负责制造工具,有人负责设下陷阱,有人负责搬回猎物,更有人负责留守家园,建立更为安稳舒适的环境。分工渐细,他们不得不以简单的声音和手势,作为联系彼此之问的管道,这些从喉咙口腔里进出的咕噜咕噜的声响,被人们赋予了意义。“语言”,就在这种咕噜咕噜的声响当中,逐渐被创造出来。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某一天,森林上空,雷声隆隆作响,却没下雨,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闪电击中树梢,引发了大火。 火势极为猛烈,炽烈高热的火焰燃烧了树木、草原,也烧死了来不及逃窜的动物,更波及老祖先们聚居的地方,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千辛万苦建立的家园,逃窜到河滨之地躲避。 后来,大雨终于倾盆而下,浇熄了森林大火,留下焦黑一片的废墟。老祖先们惊慌失措之余,忍不住对家园的怀念,冒险回到原先居住的地方。只见烟雾弥漫当中,横陈着许多动物的尸体,老祖先们又冷又饿,只好捡拾这些焦黑的动物来吃。没想到一吃之下,竟然发现被火烤过的动物,除掉焦黑的部分,竞比当初的生吞活剥更香更美味。惊喜之下,逐渐忘却了失去家园的痛苦。 家园可以轻易重建,随手可得的石头、木材、动物骨头,只要再捡来敲打一番,他们就有了新的工具。可是森林大火却是可遇不可求的,有一部分人,吃过烤熟的肉以后,再要他回去吃生肉,怎么样也吃不惯,于是便想尽了办法生火。 起初他们从森林大火的余烬当中引来了火种,在上面铺上一枝枝的枯木,火生起来了,不但可以取暖,更可以驱赶凶猛的野兽靠近。只是,这样的火一旦熄灭,他们就没办法再一次让它燃烧,除非遇上下一次森林大火。因此就有人发明了用两根干木头互相摩擦,使其产生高热,最后生出火种的办法,就是所谓的“钻木取火”。 然而每次火灭了,还得要重新钻木取火,十分不便。不过历经多年的努力,他们发现,用木屑或者是炭灰覆盖在火苗上方,火焰就会被它们压弱,只在灰烬下慢慢闷烧,可以燃烧很久也不熄灭;等到需要用火的时候,拨开木屑灰烬,堆上枯枝,火苗很快地又会再度窜起。到了这时,人类终于完全地掌握了操纵火的办法。 学会使用火以后,野兽便已不再是人类的敌手,人们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拿着石刀石斧,出外狩猎;有时虽难免有一两位成员遭到意外,但是大都能带回丰硕的猎物。他们围绕在一起,生起了火,将猎物烤来吃,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吃到后来,在温暖的火堆前,有人向留守的同伴炫耀自己狩猎时的英勇,还一面表演他们追逐野兽时的身段架势,表演到得意之处,口中还发出高亢嘹亮的呼喊声音。那些年纪幼小还没有能力出外狩猎的少年,便跟着他们学习这些姿势与呼喊的声音,久而久之,就演变出音乐与舞蹈。 能够猎取更多的动物,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足。人口滋生,使得他们不得不扩张他们的居住范围。天然的洞穴有限,搭建在树木上的巢又难以遮风避雨,于是又有人开始动脑筋,他们用木头搭建在地上,连结起来,敷上泥土,铺上兽皮,造出了房屋。如此一来,他们的生活,就不必局限在森林山洞之中了。 现在,他们每一次打猎,就能猎来足够他们吃好几天的食物,空闲下来的时候多了,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想其他的事。他们发现,将砸出来的石块加以打磨,可以把石器磨得更为光滑锐利,同时也变得更为轻巧好用;此外,在石斧上面钻了孔,插上木棒之后再绑紧,可以让石斧更为坚固耐用。这是划时代的发明,让人类的文化得以持续跃升。 然而意外总是突然发生,就在他们拿着更为锐利的武器向外扩张,寻找更多猎物之时,他们竞赫然发现,竟然还有别的陌生人类,同样穿着兽皮,举着火把,手里拿着更为精细的石器,在他们视之为势力范围的地方追捕猎物。 占有欲是人类的天性,两群陌生的人们都将此地看作自己的地盘,也就没什么好商量的了,石刀、石斧不再用来追捕猎物,而是砍向陌生同类的身体。一番激烈的厮杀之后,当然是那群拥有更精细石器的人们占了上风,他们将曾经不可一世的猎人们残酷地杀害,只剩下几个带着伤的人,拖着狼狈不堪的身躯,逃回自己的聚落。 聚落里,等着丰收的人们见到这种情况,惊讶无比,那些在他们眼中无比威风的猎人们,竟然遭遇这样的下场,全身是伤,不停留着鲜血哀嚎着。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在同伴的伤口上随手敷上一些烂泥草根。过了几天,那些伤势太过严重的,终究免不了一死;伤势较轻的,伤口竞渐渐愈合,精神也慢慢恢复起来。 痊愈的猎人向同伴们描述当时的情况,并且比手画脚地形容敌人的石器是多么的精细。族中几个年纪比较大,较有见识的人了解了情况,便知道他们必须制造出更精细的器具才行,如果不这样做,那批敌人,迟早会把他们赖以维生的狩猎场所全部霸占。于是,与同类之间的竞争,成了促使人类制作出更精细器具的原动力之一。 也有些人从这件事上看到了别的东西,他们发现,随手敷在同伴伤口上的烂泥草根,对于伤口的愈合,竟然有着神奇的帮助。以前有人不小心受伤,总要流血好久才会停止,可是这些伤得这么重的猎人,敷了烂泥草根之后,竟然好得比平常更快。这使他们对于如何治疗伤口和疾病,产生兴趣。 更有人认为,如果狩猎场地被别人抢走了,我们还可以找其他的地方呀!那潺潺的溪流,滚滚的江水,里面有着数不清的鱼、虾、螃蟹和贝类,以前捕来吃过,味道不比陆地上的动物差。只不过,人类不会游泳,想要捕到水里的鱼虾,比起陆上的野兽更为困难。反复试过几种方法之后,他们从蜘蛛结网捕食昆虫的自然现象之中发现,用绳子编织成网子,可以捞到最多的鱼虾;比起之前他们试过的徒手、鱼叉,甚至堵断溪流,方便了不知道有多少倍。 有个人捕来一条鱼,抓着它想要烤来吃,鱼的身体滑溜,上了岸又跳个不停,想要弄死它让它别再活蹦乱跳都很难。这个人索性用河边的烂泥巴将鱼裹起来扔进火堆里,鱼受了热要挣扎,却被包在泥巴里面动弹不得,不久就被烤熟了。 那个人从火堆里捡出被火烤得硬邦邦的泥巴包鱼,正怀疑到底还能不能吃,用力一敲,没想到香味扑鼻,鱼肉不但没有烧焦,滋味甚至比没有包泥巴时更为鲜美。他把这个方法传授给其他同伴,同伴们还将这个办法应用到其他的肉类上面,效果一样好,从此他们再也不用忍受烤一会肉就得烧焦一半的痛苦了。 不过,所有的解决方案之中,最具突破性的,莫过于自己养动物的想法。P4-8 后记 停在马戛尔尼使华,是因为之后的中国历史,已经是另外的故事。 三年之后,乾隆皇帝为了不敢与祖父媲美,在位六十年的他宣布退位,下诏:“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 他让36岁的儿子嘉亲王爱新觉罗颐琰继位,成为嘉庆皇帝,自己则当了太上皇,又在幕后掌握政治3年才以89岁高龄逝世,福寿双全。 嘉庆当了25年皇帝,在位期间大体上能够维持表面上的强盛,不过许多事件的发生已是天象示警,地方变乱不断发生,清兵的围剿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顺遂,国库日益窘迫,也使他很多政令难以推动。 国家的钱都被父亲花光,嘉庆有苦说不出,只好拿大贪官和坤开刀,抄出两亿多两,足够用5年,人人都说“和坤跌倒,嘉庆吃饱”,但毕竟坐吃山空,每年能够征到的税银越来越少,用度需求却越来越大。 嘉庆皇帝的儿子道光皇帝用最传统的方法省钱:节俭。堂堂皇帝,裤子穿破了都不舍得换,补了又补,餐餐吃饭多吃一口仿佛都是罪恶,期望能借由他的带头作用,养成全国节俭的风气。 道光皇帝从来未曾想象到,世界的另一端早已发展出一种学说,不赞成人们节俭,反而鼓励大家多多花钱,多多消费,如此才能刺激整体社会的经济流动,资本主义在中国一直没能站稳脚步,就是由于大家都把“节俭”、“刻苦”当成美德。 刻苦久了,就变成一种习惯,从皇帝到百姓,每个人看起来都是苦哈哈的,辛苦存的钱不舍得花变成守财奴,突然赚来的钱就像暴发户似的病态挥霍,从来没有用一种比较正常的角度来对待“钱”这种人人都想要,却又不知道为什么在中国人人都将它视为罪恶的东西。 西方人早就超越了中国,中国却不知道,直到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大军被仅仅数千的西洋军队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才有人开始正视这个问题。 然而,两干多年来的帝制、复杂完备的官僚体系,让这个古老帝国早已僵化,受到刺激,反应很慢,甚至毫无回应。十几年后的英法联军,毁掉了皇帝们引以为豪的圆明园,终于刺激了古老帝国的神经开始有所反应,但仍很慢,慢到被隔壁的日本追赶过去,远远抛在后面。 从此,日本再也不把中国当成老大,也不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撷取精髓,他们想到的,只有侵略中国而已。 往后的中国历史,就是在半推半就、遭受胁迫欺凌的情况下,缓缓走向世界的历史。 从一个遗世独立的神秘帝国,一步一步慢慢成为国际家庭的一分子,这当中花费了很长很久的时间,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惨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