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一 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化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三)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
二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走势与趋向
(一)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中国区域经济战略调整的深层思考
三 案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的区域协调政策
(二)德国的区域政策体系
(三)法国的区域发展政策
(四)日本的四次经济综合开发
第二章 辽宁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与展望
一 辽宁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
(一)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
(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评价
二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难点与问题
(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体制机制的创新
(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
(一)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重点
(三)促进辽宁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四 案例分析:国外老工业基地振兴路径
(一)美国:“锈带”的复兴
(二)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改造
(三)日本:九州工业区的转型
第三章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
一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评估
(一)内部环境
(二)外部环境
二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辽宁的区域优势
(二)辽宁的区域劣势
(三)辽宁发展面临的机会
(四)辽宁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三)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
四 案例分析:三十年辽宁迈向开放型经济的过程及路径
(一)辽宁对外开放的客观基础
(二)辽宁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历程
(三)辽宁对外开放三十年的成就
第四章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
一 辽宁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
(一)区域的空间划分
(二)区域的功能定位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
二 沈阳经济区的整合
(一)沈阳经济区的现状分析
(二)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框架
(三)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三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崛起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基本情况
(二)辽宁“五点一线”的战略布局
(三)辽宁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
四 辽西经济区的扶持与开发
(一)辽西经济区概况
(二)辽西经济区的发展潜力
五 案例分析: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建设
(一)大连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的条件
(二)大连港建设现状分析
(三)大连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几点建议
第五章 辽宁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
一 辽宁产业结构的变动轨迹
(一)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历程及反思
(二)辽宁产业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三)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方向
二 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及发展前景
(一)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会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与发展前景
(三)辽宁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 辽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环境与空间
(一)辽宁原材料工业现状分析
(二)辽宁原材料工业高加工度的提升
四 辽宁产业集群的培育
(一)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促进辽宁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措施
五 案例分析: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区振兴道路探索
(一)铁西区调整改造的历程及成效
(二)铁西区调整改造的主要条件和做法
(三)铁西工业区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六章 辽宁城市化发展进程与模式选择
一 辽宁城市化的历史演进
(一)辽宁城市化进程及特征
(二)辽宁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二 辽宁城市化的路径选择
(一)辽宁城市化发展的约束条件
(二)辽宁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构想
(三)辽宁城市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三 加快辽中南城市群的发展
(一)辽中南城市群发展的背景分析
(二)辽中南城市群发展的基本思路
(三)加快辽中南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四 案例分析:沈阳大都市圈联动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沈阳大都市圈的建设构想
(二)沈阳大都市圈联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沈阳大都市圈联动发展的政策框架
(四)强化沈阳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
第七章 辽宁区域经济合作的取向与政策设计
一 辽宁区域经济合作的层次
(一)省域内的经济融合
(二)东北三省之间的协作
(三)融入环渤海经济圈
(四)与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
二 辽宁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政策设计
(一)辽宁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特征
(二)辽宁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三)辽宁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与协调机制
三 案例分析:“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一)欧盟的宗旨及整合目标
(二)欧盟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
(三)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第八章 辽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
二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剖析
(一)辽宁区域差距的现状
(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三 辽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辽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二)辽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三)辽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四 案例分析:阜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与启示
(一)阜新经济转型的背景
(二)阜新经济转型的重点和方向
(三)阜新经济转型的成果及面临的困难
(四)阜新经济转型的启示意义
第九章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辽宁县域经济
一 城乡统筹发展的认识基点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三)发达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
二 辽宁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辽宁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二)辽宁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
(三)辽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
三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一)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辽宁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四 案例分析:“国家百强县”瓦房店市以产业整合统筹城乡发展
(一)瓦房店市经济发展的状况
(二)通过实施产业整合战略,统筹城乡发展
(三)瓦房店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启示
第十章 构建辽宁区域创新体系
一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综述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
(二)国际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三)典型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特点及经验
(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若干模式
二 构建辽宁区域创新体系的现实基础
(一)构建辽宁区域创新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构建辽宁区域创新体系的条件分析
三 辽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及保障措施
(一)辽宁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辽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四 案例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支撑政策研究
(一)沈阳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二)沈阳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三)沈阳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