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概述》,对哲学的起源、中国哲学的产生及现状进行了总体的概括,最后从中归纳出了中国哲学自身的特点;第二部分是《中国哲学的形成》,对中国哲学的初期观念,先秦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名家思想等中国哲学的主要理论形态进行了梳理和阐释;第三部分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两汉经学、今文经学的代表董仲舒,经学大潮中的异类王充,魏晋玄学等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形态进行了梳理和阐释;第四部分是《中国哲学的成熟》,对理学的兴起、发展、成熟、分化和周敦颐、二程、张载、朱子、陆象山、王阳明等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形态进行了梳理和阐释;第五部分是《中国哲学的转换》,对明末清初思想的变化和黄宗羲、王夫之、戴震等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形态进行了梳理和阐释。中国传统的哲学到戴震就基本结束了,清末以来在西方影响下的思想形态应属于近现代哲学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