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宅与华西学派人类学》是一个历史人类学的考察,要写的是李安宅先生的人类学思想史。
我们要从李安宅最初的对中国经典的象征理解路径出发,看到这是对当时既有的中国史研究的不满足和反思,我们要进一步把祖尼人类学看成是该理解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并由此诞生出互惠人类学。进一步说,从上述脉络中,著者陈波把李安宅的人类学理解为带有结构诉求的象征主义的人类学,带着历史的色彩。它与英国和中国的功能主义人类学、美国博厄斯历史学派人类学、意义学和文化的比较研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李安宅与华西学派人类学/晚清民国四川学术文化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波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李安宅与华西学派人类学》是一个历史人类学的考察,要写的是李安宅先生的人类学思想史。 我们要从李安宅最初的对中国经典的象征理解路径出发,看到这是对当时既有的中国史研究的不满足和反思,我们要进一步把祖尼人类学看成是该理解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并由此诞生出互惠人类学。进一步说,从上述脉络中,著者陈波把李安宅的人类学理解为带有结构诉求的象征主义的人类学,带着历史的色彩。它与英国和中国的功能主义人类学、美国博厄斯历史学派人类学、意义学和文化的比较研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录 总序 李安宅小传 著者赘识 前言 一 中国人类学被遗忘的声音 二 中国人类学的“李安宅性”(Li An-cheness) 三 如何对待李安宅的遗产:廿余年李安宅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一个身体,两种想法 一 早年 二 求学与革命 三 燕大学记 四 礼仪与社会 第二章 祖尼小镇的结构与象征 一 文化接触的故事 二 祖尼的记忆 三 祖尼人类学家李安宅 四 祖尼小镇与白塔寨村 五 超越现代性的思想家 第三章 互惠人类学:人类学的一种可能 一 被遗忘的角落 二 思考的图像(image) 三 三种心性的高晓民族志 四 高峣作为后祖尼 第四章 坝上人类学的核心 一 一种扭转 二 学系课程:对社会学与人类学关系的华西理解 三 华西边疆研究所 四 石羊场社会研习站 五 “奇观”:结构的演练与区域文化历史 六 坝上人类学在四川的遗响 七 结论 第五章 象征人类学与西藏民族志 一 个人学术传统的蜕变与承递 二 为艺术而艺术:象征人类学思想的扩展 三 功能和意义 四 学术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意义”的意义 五 关于西藏的象征民族志 六 结论 第六章 西藏民族志的范型研究 一 20世纪30年代:中国功能主义人类学的起源 二 20世纪40年代中国功能主义人类学的展布 三 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功能主义的创生与实践 四 衔接地方世界 五 复兴中国功能主义西藏民族志及范式的可能性转型 六 小结 第七章 “转锋”:李安宅进藏 一 从军序曲 二 “盲点” 三 有关西藏知识的生产地:十八军政策研究室 四 人类学家与一支军队的藏文化规训 五 中国现代史的转向 第八章 1957:中国现代史与人类学的命运 一 对话前史之一:李安宅与“红色思想”之间 二 一种社会公共空间:“中共四川省委高干哲学自修班”第四期 三 公共空间里没有私人空间 四 公共性对个人的伏击 五 社会造就的公共性封笔与个人絮语的诞生 六 历史造就的中国人类学心史 七 对中国人类学史的另一种理解 引用文献 后记 中国思想史上的李安宅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