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主编贾珺)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本书为第27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15篇,包括《再读先农坛神厨井亭木结构设计》、《中国现存最早的铜建筑——武当山元代小铜殿研究》、《宋代技术背景下的日本东大寺钟楼技术特色探析》等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建筑史(第27辑)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贾珺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建筑史》(主编贾珺)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本书为第27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15篇,包括《再读先农坛神厨井亭木结构设计》、《中国现存最早的铜建筑——武当山元代小铜殿研究》、《宋代技术背景下的日本东大寺钟楼技术特色探析》等文章。 内容推荐 《建筑史》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本书为第27辑。 《建筑史(第27辑)》(主编贾珺)共收入论文15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文化、建筑美学、古典园林、古代城市史、近代建筑以及中外建筑比较等领域。 吴庆洲先生的《太阳崇拜文化与建筑意匠》对埃及、美洲、欧洲、印度和中国等早期文明中普遍存在的太阳崇拜文化与相关建筑意匠进行分析,从跨文化的视野对这一课题作出全面解读;王贵祥先生的论文对中西方传统建筑审美和伦理思想进行比较,并对彼此的观念差异作出精辟的论述;《再读先农坛神厨井亭木结构设计》一文在作者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先农坛神厨井亭的木结构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永寿寺雨花宫大木结构平面尺度探讨》一文针对已经消失的重要古建筑实例的平面尺度问题展开研究,在一些关键之处提出新的见解;《高句丽建筑墙体特征》、《唐代的地方孔庙》、《巴蜀传统戏曲舞台考》、《中国现存最早的铜建筑——武当山元代小铜殿研究》等论文分别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建筑实例遗存展开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本辑收入两篇古典园林研究的论文。分别对无锡寄畅园的前身凤谷行窝和淮安清晏园展开考证和分析;王南和武廷海两位作者的文章则分别以福州古城和微山古城为题,对相关城市的结构格局和美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碉楼是中国古代和近代重要的建筑形式,《中国碉楼研究概述》对这类建筑的发展脉络、主要类型以及分布情况作出全面论述;《福建协和大学魁岐校区校园规划和建筑考(1922—1939)》则对福建协和大学近代建筑进行考证分析,并对其保护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张十庆先生的论文则在宋代技术背景下对日本东大寺的钟楼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并从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其技术特色以及与中国宋代建筑之间的渊源关系。 本书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筑史(第27辑)》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目录 太阳崇拜文化与建筑意匠 “美观与工巧”和“真实与有德”——中西传统建筑审美与伦理思想浅析 再读先农坛神厨井亭木结构设计 永寿寺雨花宫大木结构平面尺度探讨 嵩句丽建筑墙体特征 唐代的地方孔庙 巴蜀传统戏曲舞台考 中国现存最早的铜建筑——武当山元代小铜殿研究 凤谷行窝考——锡山秦氏寄畅园早期沿革 淮安清晏园考略 东海三山现闽中——文学、绘画及舆图中所体现的福州古城城市设计意匠 微山运;可古镇“一河三城”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中国碉楼研究概述 福建协和大学魁岐校区校园规划和建筑考(1922—1939) 宋代技术背景下的日本东大寺钟楼技术特色探析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