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才能乐业,街居制管理是社会基层管理的重要方面。《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作者张虎祥、梁波)从多个角度详细探究了我国街居制的演变历程,资料翔实,实践色彩浓厚,对当下正在进行的住房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都市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张虎祥//梁波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安居才能乐业,街居制管理是社会基层管理的重要方面。《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作者张虎祥、梁波)从多个角度详细探究了我国街居制的演变历程,资料翔实,实践色彩浓厚,对当下正在进行的住房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作者张虎祥、梁波)采用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聚焦于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逐步确立的基层社会的制度形态——街居制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发展,以街居制的管理、服务功能,以及资源汲取等为分析对象,通过探讨现实社会环境变迁、行动者的意图及其认知变动推动下的制度实践过程,《街居制的制度演化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上海经验的研究)》揭示街居制的制度逻辑,以及在运行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希望借此对这一制度的发展和变革提供相应的借鉴。 目录 引论 街居制的制度逻辑:生成和延续 一、街居制研究: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二、与时代变迁同步:街居制的生成与演变 三、分析框架:制度主义与制度作用领域 第一章 街居制的生成与国家向基层社会的延伸 一、历史偶然与必然:街居制的生成逻辑 二、中断与延续:城市基层社会结构的重构(1927-1949) 三、政权的巩固和建设:街居制创建与居委会整顿(1950-1957) 四、动员能力的实践:街居制的制度化过程(1958-1978) 五、延续与转向:国家意志与街居制运作逻辑的矛盾(1978年以来) 六、余论:国家意志实践的社会逻辑 第二章 制度空间的社会拓展与街居制的动态演化 一、管理职能演化:环境变动中的适应性变革 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重整街居组织与改革的起步(1985-1995) 三、“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街居管理职能的强化(1996-2003) 四、“网格化”管理:向社会管理体制转型(2004年以来) 五、制度演化的实践逻辑:环境挑战与路径选择 第三章 社会生活诉求复杂化与社区服务多元化 一、前社区服务:“辅助体制”下的集体福利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前) 二、社区服务:市场化时代街居服务功能的扩展与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三、社区公共服务: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新探索(21世纪以来) 四、基层治理需求与服务功能变迁 第四章 组织功能权变情境下的街道财政模式转型 一、作为制度变迁现象的街道财政模式转型 二、街道实体经济与自筹财政(20世纪90年代以前) 三、招商引资与税收财政(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四、加强社区建设与公共财政模式建构(21世纪以来) 五、街道财政体制的适应性建构:环境挑战与认知转向 第五章 街居制变迁的历史制度意涵及反思 一、“挑战-回应”:街居制变革实践的历史制度逻辑 二、街居制的走向及可行的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