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说中国(近现代卷)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胡海香//王秀娟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诗说中国》丛书旨在以诗说史,而非以诗证史。丛书每篇的结构是,以一首古人或今人的诗歌(或完整或节选)引出一段历史。丛书分《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五代宋元卷》《明清卷》《近现代卷》6种,以通史的形式叙述了自远古以来中国国土开辟、社会进化、经济文化发展、政治演变的简明过程。

《诗说中国(近现代卷)》以史为经,以诗为纬,将诗、史结合起来,以求能够以诗证史,辨伪存真,补史书之缺撼,还历史以真实,赏诗歌之优美,品历史之厚重。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

内容推荐

中国诗歌渊源流长,从诗三百到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元曲,到近代白话自由诗,无不饱含着诗人浓烈的情感,承载着民族发展的轨迹。

《诗说中国(近现代卷)》用一首首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诗歌,引出一段段扑朔迷离、盘根错节的近现代历史。以这种独特的视角,缩短人们与悠远尘封历史的距离,简化人们对纷繁杂糅历史的释读。

《诗说中国(近现代卷)》讲述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鸦片的输入及其严重危害,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爆发与关天培牺牲,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鸦片战争的进展,第一批卖国条约的签订,社学与广州反人城斗争,金田起义前的准备等近现代历史。

目录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鸦片的输入及其严重危害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

鸦片战争爆发与关天培牺牲

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

鸦片战争的进展

第一批卖国条约的签订

社学与广州反人城斗争

金田起义前的准备

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与发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与失败

圆明园的兴衰

洋务运动

沙俄侵占我国领土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中法战争与镇南关大捷

不败而败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甲午战争的失败与《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占领的斗争

旅顺大屠杀

租界的盛衰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公车上书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戊戌变法始末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日俄战争

清末新政

孙中山与兴中会的早期活动

中国同盟会始末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徐锡麟与安庆起义

鉴湖女侠秋瑾

革命宣传家邹容

沈荩事件与“苏报案”

近代的中国留学生

冯如与近代中国的飞机制造业

收回路权、矿权运动

武昌起义与清朝灭亡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刺宋案

革命党讨袁与二次革命

袁世凯称帝始末

护国运动

府院之争与张勋复辟

护法战争

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大罢工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史话

五卅运动与省港大罢工

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冲突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事变

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中共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文化“围剿”与新生活运动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九一八事变始末

伪满洲国始末

一·二八事变与十九路军抗战

地方爱国武装的抗日活动

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活动

抗日救亡运动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八一三事变与淞沪会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国民政府的正面抗战

国民党政府制造反共摩擦

反“扫荡”、反“清乡”、反“治安强化运动

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中共七大

爱国华侨与抗战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与日本投降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

反内战运动与抗暴运动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三大战役

国民党的假和平阴谋与渡江战役

开国大典

试读章节

朱琦的诗中反映的是清朝后期中国人吸食鸦片的史实,并怀着沉痛的心情指出了其严重危害。鸦片,俗称大烟、烟土、阿片烟、阿芙蓉等,是草本类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用刀割后流出的汁液经风干后浓缩加工处理而成的褐色膏状物。这种膏状物经加热煎制便成为一种棕色的黏稠液体,俗称烟膏。鸦片是一种初级毒品,对人的身心健康害处极大。而鸦片贸易正是外国侵略者掠夺中国财富的一种卑劣手段。

鸦片入中国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但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因为英国不仅需要中国的茶,还需要瓷器、丝绸、漆器,可是相对封闭的中国对英国的产品却几乎没有什么需求。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

东印度公司是英国的垄断公司,在17世纪独享着在东方进行贸易的权利。在18世纪,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建立了生产鸦片的垄断公司,这成为了支付茶叶费用的解决方法。鸦片在加尔各答被拍卖、装船,由商人们运到广东销售换成白银,鸦片由中国的走私者带往沿海和内地;而白银随后被用来购买茶叶。

自19世纪初,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外国鸦片贩子不顾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止鸦片入口的法令,贿赂清朝官吏,勾结中国私贩,肆无忌惮地进行走私活动。据不完全统计,19世纪最初20年中,英国每年平均自印度输入中国鸦片四千余箱,以后迅速增加,至鸦片战争前夕已达3.55万余箱。另有少部分鸦片是美国烟贩从土耳其贩运来的。此外,沙俄自30年代也从中亚向中国输入鸦片。由于鸦片输入激增,中英贸易发生了显著变化,英国由入超变为出超。从30年代起,在英国输入中国货物总值中,鸦片占1/2以上,英国每年从中国掠走白银达数百万两,鸦片税收还成为英属印度政府的一项重要财源。

流毒被远迩

鸦片的大量输入,流毒极为严重。首先,烟毒泛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上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开始只是个别顽劣奸商偶然偷偷购买吸食,后逐渐波及到一些富贵者的子弟及其城市中的富豪,再后便是一般平民百姓有的也吸食鸦片了。其次,烟毒泛滥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财政枯竭,国库空虚。据估计,1840年前的20年间,从中国外流的白银折合银元累计当在一亿元以上。大量白银外流的结果,直接造成了“银贵钱贱”的加剧。所谓银贵钱贱,是指货币的白银与铜钱的比价失衡,银价越来越高,铜钱越来越贬值。既直接破坏社会生产,又严重影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过去白银一两折换铜钱一千文左右,19世纪30年代末增至一千六百多文。按规定农民必须用白银纳税,从前粜谷一石多可完税银一两,如今非粜谷两石不可,实际负担大为加重。

鸦片的大量输入还加深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危机。上自大清皇帝、督抚大员,下到负禁烟缉私之责的官吏兵丁,直接或间接从鸦片走私中贪污受贿、谋取私利者,数不胜数。负有把守国门重任的广东海关,一项人所共知的职责,便是无偿地为皇帝搜罗进口宝物珍奇,之外还要每年向皇帝贡奉白银15万两。这笔巨额款项的来源之一,便是出自粤海关监督从鸦片走私中大量受贿。非但如此,装运皇帝每年向粤海关及各地督抚索取贡品的“贡船”,也往往成了运送鸦片走私的得力工具。沿海的清朝官兵,染指鸦片走私者屡见中外文献记载。广东水师巡船竟然与英国鸦片船约定,每箱鸦片收五至十元即可放私入口。据说广东水师缉私巡船每月收受这类规银达3.6万两白银。而福建水师官兵的收入,竞十之八九来自这种“规银”。清政府腐败的官兵为收取贿赂而放纵鸦片走私,而收受贿赂放纵鸦片走私,又必然进一步加重了清政府的腐败与衰落。

禁烟之议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清政府内部就是否禁烟曾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道光十六年(1836),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奏请取消鸦片输人的禁令,准许鸦片纳税后公开买卖。这种弛禁主张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中腐朽集团的利益。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祸害,主张严惩鸦片吸食者,以抵制鸦片输入。这个主张得到一些开明官僚的支持,湖广总督林则徐认为,鸦片为害巨大,如果不认真查禁,那么“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的奏折切中要害,也深深打动了道光皇帝的心。为了防止“无兵…‘无饷”危及社稷的严重局面发生,当年底,道光皇帝决心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厉行禁烟。

P4-5

序言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延绵不断近四千年之久。约公元前21世纪,出现了第一个国家组织——夏朝。公元前221年,中国第一次出现大一统局面,从此以后,又经历了两干余年的王朝统治。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立民国,中国获得了前进的新起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振兴中华的前景。

中国诗歌同样源远流长,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出现最早。诗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种类。形式上有格律诗、自由体诗、散文诗、民歌之分,内容上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之别。当然,诗歌分类亦非绝对,抒情诗并不排除叙事,叙事诗也会兼有抒情。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中,无论是叙事诗,抑或抒情诗,都有大量作品与中国历史有着直接的关联,甚至有的本身就是“咏史诗”。在史学界,“以诗证史”是一种治史方法,即用“诗”为史料来证史、说史。“以诗证史”虽非陈寅恪先生首创,但一部《元白诗笺证稿》却达到了“以诗证史”的高妙境界。陈先生说:“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中国诗既有此三特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把所有分散的诗集合在一起,对于时代人物之关系,地域之所在,按照一个观点去研究,连贯起来可以有以下的作用:说明一个时代之关系;纠正一件事之发生及经过;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最重要是在于纠正。元白诗证史即是利用中国诗之特点来研究历史的方法。”

《诗说中国》丛书旨在以诗说史,而非以诗证史。丛书每篇的结构是,以一首古人或今人的诗歌(或完整或节选)引出一段历史。丛书分《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五代宋元卷》《明清卷》《近现代卷》6种,以通史的形式叙述了自远古以来中国国土开辟、社会进化、经济文化发展、政治演变的简明过程。

《诗说中国》丛书用一首首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诗歌,引出一段段扑朔迷离、盘根错节的历史。希望本丛书能以这种独特的视角,缩短人们与悠远尘封历史的距离,简化人们对纷繁杂糅历史的释读。

《诗说中国》编委会

2010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