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分类
作者 张振鹏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的确值得每一位父母关注。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是一本从独生子女父母角度来写的书,有助于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以及如何因材施教。在本书中,有真诚的、鲜明的、明智的忠告,值得独生子女父母去思考,去运用。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从独生子女父母角度来写的书,有助于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以及如何因材施教。在这本《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中,有真诚的、鲜明的、明智的忠告,值得独生子女父母去思考,去运用。衷心希望父母们能陪伴独生子女,与他们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目录

第一章 独生子女的父母要先自省

 反省1:首先要做学习型父母

 反省2: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与形象

 反省3: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反省4:明白为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反省5: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观念

 反省6:要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反省7:一定要有反省精神

 反省8:教孩子理智讲理,而非“听话”

 反省9:孩子需要管教,更需要启发

 反省10:引导孩子,而不是强加意志

 反省11:向成功父母学经验,但不可照搬

 反省12: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反省13: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反省14:父母要多一点幽默感

 反省15:永远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反省16:竭力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第二章 不要走入家庭教育的误区

 误区1: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

 误区2:给孩子自主权,不过多干涉

 误区3:对孩子多包容,不无端指责

 误区4:要理智地爱孩子,不要溺爱

 误区5:重智育,但更要重品德教育

 误区6: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路”

 误区7:不能对孩子进行“专制统治”

 误区8:不要对孩子异常冷漠

 误区9:威胁、吓唬孩子是不妥的

 误区10:不要太过看重孩子的分数

 误区11:不要用经济物质刺激孩子

 误区12:不要盲目地为孩子择校

 误区13:跟风上课外班令孩子不堪重负

 误区14:对孩子非打即骂,不能解决问题

 误区15:不要给孩子贴上“笨”标签

第三章 培养独生子女的良好品格

 品格1:给孩子种下孝心的种子

 品格2:教孩子从小要诚实

 品格3:让孩子守信,说到做到

 品格4:教孩子有一颗仁爱之心

 品格5:培养孩子宽广的心胸

 品格6:教孩子远离骄傲的习气

 品格7: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

 品格8:让感恩孕育孩子的生命之花

 品格9:教孩子喜欢与他人分享

 品格10:让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

 品格1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品格12:教孩子学会时刻相信自己

 品格13:教孩子学会自我反省

 品格14:让孩子爱上劳动

 品格15:教孩子自己拿主意,有主见

 品格16:让孩子远离自私

 品格17:不要让孩子走极端

 品格18:教孩子学会忍耐

第四章 教独生子女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1:教孩子学会有计划地做事

 习惯2:不让孩子忽视任何细节

 习惯3:让孩子不挑食,多吃健康蔬食

 习惯4:让孩子早睡早起,作息有规律

 习惯5: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

 习惯6:培养孩子的平常心

 习惯7:教孩子遵守交通规则

 习惯8:时刻让孩子提起安全意识

 习惯9:教孩子学会保护环境

 习惯10:不让孩子乱动他人的东西

 习惯11:教孩子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习惯12:教孩子想好了就去做

 习惯13:教孩子学会节俭不浪费

第五章 与独生子女做心灵的沟通

 方法1:了解孩子的心思,知道他想什么

 方法2:父母要找回自己的童心

 方法3:要满足孩子的“平等”需求

 方法4: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方法5:与孩子聊天,引导他说出心里话

 方法6:尊重孩子的各种权利

 方法7:信任孩子,理解孩子

 方法8:积极主动地倾听孩子的心声

 方法9:听孩子倾诉有耐心,不打断,不提前下结论

 方法10:倾听是经常性的,而非一次性的

 方法11:陪伴要用心,不可敷衍

 方法12:要适时向孩子敞开心扉

 方法13: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方法14:创造一个宽松的沟通环境

 方法15:用商量的语气跟孩子谈事

 方法16:用非语言方式与孩子沟通

 方法17:表扬孩子的努力与勤奋而非聪明

 方法18:对孩子多肯定,少否定

 方法19:同情孩子的委屈,感同身受

 方法20:谈论孩子喜欢的话题

 方法21:要知道如何跨越亲子间的代沟

 方法22: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想法

 方法23:不拿孩子与别的孩子比

 方法24: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不合理的坚决说“不”

 方法25:不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

 方法26:别对孩子唠叨个没完

 方法27:人无完人,别对孩子太挑剔

 方法28:通过写信、电子邮件、留言条等方式与孩子沟通

 方法29:父亲也要经常陪陪孩子

第六章 父母树立权威一定要谨慎 

 错误1:对孩子的承诺不兑现

 错误2:不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

 错误3:倚老卖老,不懂得向孩子学习

 错误4:不允许孩子指正父母的错误

 错误5:父母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拆台”

 错误6:别问“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错误7:不允许孩子争辩与解释

 错误8:做错了也不给孩子道歉

 错误9:用“权威”的口吻对孩子讲话

 错误10:板着脸装模作样

 错误11:带着情绪回家,让家人做“情绪回收站”

第七章 教独生子女爱学习会学习

 关键1: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

 关键2:培养孩子好的兴趣爱好

 关键3: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关键4: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关键5:教孩子敢于大胆质疑

 关键6: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力

 关键7: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

 关键8:教孩子学会阅读

 关键9:帮孩子提高记忆力

 关键10:教孩子学会创新

 关键11:欣赏孩子的新奇发现

 关键12:用短期的目标鼓舞孩子

 关键13:鼓励孩子寻根问底

 关键14:鼓励孩子树立远大志向.

 关键15:教孩子课前预习

 关键16:教孩子课后复习

 关键17:让孩子按时认真完成作业

 关键18: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

 关键19:教孩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关键20:帮孩子寻找学习的榜样

 关键21:教孩子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

 关键22:经常带孩子逛逛书店

第八章 培养独生子女的交往能力

 建议1:教孩子学会赞美他人

 建议2:教孩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建议3: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建议4:教孩子学会表达自我

 建议5:给孩子一双倾听的耳朵

 建议6:培养孩子的幽默细胞

 建议7:教孩子真诚地对待他人

 建议8:让孩子说话一定要谨慎

 建议9:教孩子克服羞怯的心理

 建议10:不让孩子谈论他人的隐私

 建议11:教孩子不乱猜疑他人

 建议12:教孩子远离嫉妒心

 建议13:教孩子把握交友的原则

 建议14:教孩子不要太任性自我

 建议15:让孩子远离我行我素的个性

 建议16:不能让孩子再敏感、脆弱了

 建议17:鼓励孩子融入集体

 建议18:带孩子走亲访友、外出旅行

 建议19:鼓励孩子主动邀请、接受邀请

第九章 独生子女更需要好好理财

 方法1:不要避讳与孩子谈金钱

 方法2:告诉孩子钱是从哪里来的

 方法3:不要让孩子患上“富裕病”

 方法4:别让孩子加入“月光族”

 方法5: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 

 方法6:培养孩子的储蓄习惯

 方法7: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

 方法8:教孩子学会驾驭金钱

 方法9:教孩子懂得合法地挣钱

 方法10:尽量少给孩子零花钱

 方法11:培养孩子的创富思维

 方法12:教孩子慎重对待压岁钱

 方法13:要孩子热衷于慈善事业

 方法14:教孩子供给与需求的知识

 方法15:让孩子尽早了解经济学常识

第十章 培养独生子女的生存能力

 要点1:教孩子克服依赖心理

 要点2:教孩子学会适应环境

 要点3:教孩子学会把握人生的机遇

 要点4:教孩子学会缓解压力

 要点5:教孩子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要点6:舍得让孩子去吃苦

 要点7:教孩子从容面对逆境

 要点8:要孩子不怕失败,战胜失败

 要点9:让孩子学会超越自我

 要点10:培养孩子的坚强毅力

 要点11:鼓励孩子要勇敢面对困难

 要点12:教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要点13:跌倒了,激励孩子自己爬起来

 要点14: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要点15: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第十一章 帮助独生子女顺利度过青春期

 关键1:男女生交往一定要有度

 关键2:从小教育女儿要自重

 关键3:从小教育儿子要做大丈夫

 关键4:交友要慎重,不可贸然去见网友

 关键5:不要让孩子陷入手淫的魔掌

 关键6:禁果坚决不能尝,不让孩子“随波逐流”

第十二章 要能解决独生子女的问题

 问题1:孩子老是贪玩不学习怎么办?

 问题2:孩子爱顶嘴怎么办?

 问题3:孩子常常无理取闹怎么办?

 问题4:孩子逆反、叛逆怎么办?

 问题5:孩子不服从管教怎么办?

 问题6:孩子爱慕虚荣怎么办?

 问题7:孩子赖床怎么办?

 问题8:孩子爱哭怎么办?

 问题9:孩子装病怎么办?

 问题10:孩子人来疯怎么办?

 问题11:孩子满嘴说脏话怎么办?

 问题12:孩子逃学怎么办?

 问题13:孩子爱看电视、爱上网怎么办?

 问题14:孩子疯狂追星怎么办?

 问题15:孩子被人欺负怎么办?

 问题16:孩子爱打人怎么办?

试读章节

孩子的学习是所有父母都最为关心的事情,而也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怎样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斯宾塞要求,父母必须要“身体力行”。这就是说,如果想要孩子学习好,父母自己首先就要做学习型的父母。

妈妈喜欢打麻将,经常邀朋唤友来家里打上几桌,而专心于打麻将的妈妈自然也就没空理9岁的嘉嘉。

有一天,妈妈连输了两把之后心情很不好。她一回头,正好看见嘉嘉在客厅里看动画片,她立刻吼道:“看什么看?写作业去!”嘉嘉很不情愿,但妈妈冲她一瞪眼,她有些害怕,只得回了自己的屋子。可坐在书桌前,听着外面的吆喝声,嘉嘉根本安不下心来……

妈妈自己都在麻将桌上“拼杀”,又有什么资格硬要求孩子去学习呢?孩子能安心去看书吗?在很多地方,父母的榜样作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想要让孩子热爱学习、专心探索,父母自己首先就要抱有对知识的渴望,并不断努力学习;如果父母自己都厌恶学习,而且还有很多不良嗜好,那么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也不可能会好好学习的。

因此,父母对待学习的态度将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要想孩子学业有成,父母必须要努力成为学习型的父母。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首先,放下架子。“活到老,学到老”是值得称赞的事情,不要认为被孩子看见自己居然还在看书学知识就是什么有失权威的事情,父母这样的好学精神恰恰能打动孩子,使他也具备好学的精神。

其次,做孩子无声的榜样。父母没必要说明,也没必要专门说“你看我都好好学,你为什么不学”之类的话。在孩子面前,父母只要顺其自然就好,该看书的时候看书,少从事娱乐活动,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

再次,要有钻研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会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知识。父母不见得什么都学得很精,但只要刻苦去学、认真钻研,这种精神就能给孩子以很好的启迪。

最后,不做“想学型”父母。买教育书、听报告、进行咨询、寻找专家,有些父母看似学习热情高涨,但他不过是为了让孩子能好好学习而自己不得不“想要学习”。这样的做法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与其“为了让孩子好自己才去学”,倒不如“自己主动学让孩子感受榜样力量”。父母的主动学习是会给孩子带来动力的。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为要自慎,要处处给孩子作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

小为从进小学开始就很不招人喜欢,他穿衣邋遢、满口脏字,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后来,老师针对这个情况去进行家访,这才发现小为的“病因”。

原来,他的父母平时生活就很是懒散,家中也十分脏乱。父母两人说话也总是不良用语一大堆,难怪小为养不成好习惯了。

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爱喝酒,一天他刚走到酒馆门口,无意间回头却发现自己6岁的儿子就跟在身后,儿子说:“爸爸,我在沿着您的脚印走呢!”这位父亲猛然醒悟,决心再也不喝酒了。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父母所营造的家庭环境就如染缸。所有父母都该好好想一想,到底要让孩子熏染成什么样的颜色呢?是乌烟瘴气的灰色?还是中正刚直的红色?

父母应该是要有自觉意识的,自己的仪表形象、言行举止,是时刻都被一双纯净透明的眼睛盯着的。想要孩子成为举止大方、.形象健康的人,父母就要做好表率。  这个表率,其实做起来也不难。

首先,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个人礼仪,包括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许多方面。虽然都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小处见大,父母也不要忽略这些细节,要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模仿榜样。

其次,别让孩子受到某些不良仪容或言行的影响。表面看来,孩子看什么学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却是在给孩子的内心建立一个指挥棒。所以,对于社会上一些所谓“非主流”的行为,父母自己就要先拒绝。然后再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另外,某些电视综艺类节目中的“另类”形象,父母自己不要看不要学,不去做过多关注,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对那些东西感兴趣。

所谓综合索质,有人说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还有人说是“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其他各方面的特长”。无论哪种说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都将影响其一生生活和事业的发展。而父母的个人综合素质,也同样影响着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个男孩7岁了,喜欢玩滑板。有一天,他对妈妈抱怨说:“您为什么不让我在家玩呢?外面下雨我又出不去。”妈妈摸了摸男孩的头说:“因为楼下的爷爷年纪大了,你在家里玩会有噪声的。你是好孩子对不对?”P2-4

序言

非独生子女也罢,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还是感觉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的确值得每一位父母关注。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不能盲从,不能今天在孩子身上试美国的教育方式,明天在孩子身上试意大利的教育方式,后天在孩子身上试德国人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当成试验品,教育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当把很多国家或名家的教育方法都试验完了,发现不对,自己的孩子根本就不适用于那些教育方式。但遗憾的是,孩子已经长大了,最黄金的教育时期已经过去了。这时,父母将后悔莫及。因此再好的教育方法也只能做参考,而不可照搬。

今天独生子女出现的各种状况:不爱学习、不听话、自私、任性、自我、脆弱、傲慢、不知感恩、冷漠、孤独……这些都是结果,而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这才是值得独生子女父母认真去思考的问题。

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心灵深处的需要,了解孩子波动情绪下涌动的那股暗流,看到孩子问题背后的实质,理解孩子内心的困扰……所以,独生子女的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现状,并要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出在了哪里。那么,父母又该如何去做呢?

很简单,那就是陪伴独生子女。因为独生子女非常缺乏父母的陪伴。不用说父母工作忙,没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就是那些身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心就和孩子在一起了吗?所以,陪伴孩子,是需要用心的。这里说的用心,还特别指父母懂得孩子的心思,会指导孩子,会教育孩子。当然,做好这些,就需要父母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不必做教育专家,但需要了解些教育孩子的常识。一句话,父母要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

那么,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到底应该在哪些方面对孩子施以最好的教育呢?在本书中,给父母提供了12个方面的内容:独生子女不好教,父母要先反省自己;面对独生子女,不要走人家庭教育的误区;人品重于一切,培养独生子女的良好品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独生子女的良好习惯:为人父母者,要与独生子女做心灵的沟通;父母树立威信很必要,但树立权威要谨慎,别犯错误;重视独生子女的学习,关键是让他爱上学习,教他学会学习:建立人脉非常重要,培养独生子女的交往能力;独生子女更需要好好理财,教他学会理财;不让独生子女做温室的花朵,培养他的生存能力:如何让独生子女顺利、安全地度过青春期;独生子女不听话,父母怎么办《这些内容涵盖了独生子女以及父母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也给父母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参考建议,从而让父母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使之健康成长。

这是一本从独生子女父母角度来写的书,有助于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以及如何因材施教。在本书中,有真诚的、鲜明的、明智的忠告,值得独生子女父母去思考,去运用。衷心希望父母们能陪伴独生子女,与他们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与支持,感谢多年来给予我帮助的教育界的各位同仁,感谢为本书的写作提供资料与指导、提出建议与意见、付出辛勤劳动的周扬、张淑涵、翟晓敏、齐梦珠、周雅君、梅梅、许婷婷、雒真真、董萌等诸位老师;感谢一直以来都关注我、给予我支持的家长朋友。同时,书中不足之处,冀望高明不吝赐予指正。谢谢你们!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从独生子女父母角度来写的书,有助于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以及如何因材施教。

教育独生子女绝对不是一件辛苦、枯燥的事情,它应该让你从内心深处感到快乐。

——日本著名教育家多 湖辉

我始终不渝地爱着我的独生儿子,我惊异于他的每一个成长。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苏珊·纽曼博士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那么请你欣赏你的独生子女,如果你现在是一位成年独生子女,那么,请你欣赏作为独生子女的你自己。

——美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 皮克哈特博士

独生子女的生活并不像成人想象得那样幸福,他们在成长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著名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云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