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贲先生近年出版的多部作品中,这部《文化批评向何处去》是写作跨度最大的,有些篇什甚至写于将近20年前。如同徐贲先生的其他作品,这部作品也能给人们的阅读带来意外的冲击,其中一些深入的文化分析,独具见识,被一些朋友认为是徐贲最好的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八十年代末后的中国文化讨论)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作者 | 徐贲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在徐贲先生近年出版的多部作品中,这部《文化批评向何处去》是写作跨度最大的,有些篇什甚至写于将近20年前。如同徐贲先生的其他作品,这部作品也能给人们的阅读带来意外的冲击,其中一些深入的文化分析,独具见识,被一些朋友认为是徐贲最好的文章。 内容推荐 文化批评基于独立的思想和判断。它是知识分子介入社会事务和公共政治的公民行为;它剖析、评价与“共同的善”相关的政治文化、社会观念和群体价值,难免会触及“不方便”的政治敏感议题。1990年代的“文化讨论”撤离了1980年代业已形成的政治敏感议题,丧失了文化批评的公共政治锋芒,变成一种精致而无目的的游戏,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困境。 叩问“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就需要重申文化批评的公民政治作用和坚持知识分子的思想批判传统。这样的文化批评是未来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和宪政民主建设所必不可少的。 《文化批评往何处去》所辑成的论文都和80年代末以后的中国“文化讨论”有关。 这部《文化批评向何处去》被一些朋友认为是徐贲最好的文章。 目录 再版序:文化批评往何处去 引言:“文化讨论”中国式的文化批评 第一辑 文化批评和公民社会 文化讨论和公民意识 “我们”是谁?——论文化批评中的共同体身份认同问题 第二辑 文化批评和社会伦理建设 学术规范的社会理想——从“新国学”的价值观谈起 从人文精神到人文教育 当今中国文化讨论需要关注的伦理话语 第三辑 文化批评和大众文化 影视观众理论和大众文化批评 能动观众和大众文化公众空间 当今大众文化批评的审美主义倾向 第四辑 文化批评的政治文化关注 重提“政治文化” “文革”政治文化中的恐惧和暴力 什么是中国的“后新时期”,和“后现代”?——“现代性”在当今中国的政治文化意义 第五辑 第三世界的文化批评 后现代、后殖民批判理论和民主政治 从本土主义身份政治到知识公民政治——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及其文化批评 第三世界批评在当今中国的处境 附录1 公共知识分子:记忆有目的,言说有立场 附录2 中国知识分子可以从德国政治文化学习什么?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