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普及性的经济学读物,但是与其他经济学普及读物相比又有所创新。由于本书的作者不但了解财政工作和政府工作的实际程序,而且具有很好的分析能力,因此第一部分“公共财政与政府行为”中的内容适合政府公务人员和与政府有合作关系的机构、个人参阅;第二部分“经济学思考”中的内容适合对于经济学基本问题感兴趣的人士阅读,并且可以相互讨论,互相启发;第三部分“日常生活的经济学与公共财政”适合所有对于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士参阅,读者会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够看到经济学和公共财政的影子,学会用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是如此有意思。
公共财政就是要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因此,公共财政工作涉及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公共财政决策乃至政府的决策中,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将能够有效提高决策的效率。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分配和社会生产最有效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较,既有一些共同的经济规律,又有其特殊性。一般的经济规律实际上就是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思维本身又离不开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内容。如果单纯讲述经济学知识必然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把经济学知识自觉运用到日常财政工作和对于周围世界的观察中去,让人读起来感到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不同于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两个方面。中国特色的区别主要在于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到中国现阶段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遵循一般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实现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许多波折。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对于市场主体行为的合理约束,在调动个人合法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用社会主义的理念提高政府调控效率,为市场经济制定更加有效的游戏规则。书中的许多分析内容都是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并考虑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读来令人感到颇有新意。
这本书的作者是在财政工作一线任职的国家干部。通读全书可以发现,作者能够在财政工作中运用经济学知识,观察社会现象,采用经济学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并能通过反思,对于日常工作有所思考和提高。
序言
第一部分 公共财政与政府行为
怎样才能做到“不折腾”
政府官员在经济决策中如何引入经济学方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财政资金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试点
财政资金发挥杠杆作用的理论分析和北京市的实践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经济学博弈分析——个人的理性决策与集体决策的非理性
农水资金用于水土保持的效益分析
未雨绸缪:财政支持防汛物资的最优配备分析
借鉴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经验,支持发展北京品牌农业
人的经济理性、社会性与工会职能的转变
涅槊后永生的农业合作化: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乞丐办学与教育产业化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钥匙——政府支持农业合作化和农业互助保险
红绿灯人行道时间设置与政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性决策
抗旱也要讲成本
面对2030年全球完美风暴,我们应该如何防止社会的崩溃
第二部分 经济学思考
科学发展观、创新与企业利润
再论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经济体制的选择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萨科齐上任后的政绩工程:法国申请重返北约
从震后救援谈公有制形成的必然性
防止犯罪的成本收益分析
回收冬虫夏草与腐败经济分析
禁毒法实施对于我国毒品地下市场供给需求的影响
央行在毁灭中国经济吗?——对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分析
自由的代价: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借鉴意义
鄂尔多斯印象:以资源经济为基础的塞外宝地——兼论我国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途径
防止走入经济分析政治化的误区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经济分析与我国的对策
从生物群落变换谈自由市场经济的规律
这样可以救更多人的命
经济活动与缓解贫困
环境污染的经济分析
商业关系与人际关系
利用地租解决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资金需求问题
第三部分 日常生活的经济学与公共财政
旧书市场的高额垄断利润
“五一”促销的故事
地铁降低票价以后……——怎样给拥挤性的公共产品定价
使用灯泡的悖论
对于汶川地震倒塌房屋的再讨论
限塑令对我国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影响
超市深处的面包圈
流动人口犯罪、新疆独立势力与政府管理
建造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最终会降低现行房价——对于茅先生观点的商榷
我健身,谁掏钱
饭店为什么也办公共厕所
关于北京市汽车尾号限行方案分析与政策建议
对于北京市汽车尾号限行方案的再讨论
手机市场的促销策略:向消费者剩余进军
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理发业的影响
致谢
政府官员在经济决策中如何引入经济学方法
政府官员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可以从四个方面引入经济学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得相关经济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可以减少决策失误。
我国历史上曾是一个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议政的、以民主集中制方式运行的政治体制。现行政治体制的优点是能够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大问题,但相应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对个别官员的决策缺乏有效监督,导致政府行为的成本巨大,缺乏效率。
虽然从理论上政府应该代表公共利益,但是为政府工作的人员做出的决策,是由他对公共利益的个人解读所决定的,这种解读的底线往往是不能与决策者的私人利益相违背。这里的私人利益可能不是物质利益,而是包括个人口碑、声誉、媒体反应等因素。
分析政府的作用可以引入经济学的方法。假定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市场失灵表现为难以解决有些市场参与者存在的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问题。有些市场参与者在满足个体福利时,有意或者无意中增加了社会成本;还有一些市场参与者在实现个体福利的同时,给全社会带来了其他福利。这些负外部性或者正外部性行为由于难以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得到补偿或者收益,表现为市场失灵。解决这些市场失灵问题往往是政府存在的理由。
即便如此由政府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原因,许多公共服务都存在着“搭便车”问题。由于难以形成有效的价值尺度,由政府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或者服务、解决负外部性问题,往往也会有成本太高、浪费社会资源的缺陷。
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官员往往也是为了自身利益从事而不是为了抽象的公共利益,不管其行为从表面上看多么冠冕堂皇。这应该也是分析我国政府行为的一个出发点。对于官员来说,能够实现连任并且进而升职,是官员比较普遍关心的个人利益。在这种个体利益驱动下,官员们可能对于短期能够见效的政策或者做法更感兴趣。
但是经济的运行过程往往具有周期性,需要经过一定的滞后期才能看出某项政策的效果。结果重视短期行为的政策可能不是减轻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是加剧了这种波动。这可能也是大多数国家都难以有效应对经济衰退或者通货膨胀的原因。对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和对策的分析有许多观点,但是如果从根源上看,可能就是由于美国政府在克林顿时期,为了维持所谓持久的繁荣,采取的自由化的金融政策给此次危机埋下了祸根。本来应该借着此次金融危机的契机,调整金融市场结构,但是美国现在的金融救援计划却很可能会掩盖或者保护不合理的金融产业结构,为以后的通货膨胀做了伏笔。
我国政府完全可以借鉴此次金融危机中,防止政府行为短期化对于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在我国各项规章制度正在完善的背景下,政府官员尤其是具有经济决策职责的官员,除了要遵守他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外,更要具有采用经济学方法思考问题的自律意识,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政府的行政效率和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在经济决策中采用经济学方法,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需要明确所涉及问题或者决策的产权关系。目前我国的产权类型包括国家、集体、个人(含在中国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人)。产权是指通过法律来指定稀缺物品的所有权。我国目前的一般商品具有私有产权,即以法律所有权的形式把权力指派给特定的个体。还有一些产权法律指定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这些产权属于社会产权。但目前我国的社会产权主要包括各类自然资源(土地、河流、矿山等)、国有工厂和机器等。最新版的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行的物权法第四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明确了保护私人物权,使我国的产权体系进一步得到了完善。这些明确的法律产权规定,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
第二,要明确与产权关系相对应的游戏规则。经济决策会涉及到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的相对变化就是由于不同产权决定的游戏规则。例如拍卖破产的国有企业就是把国家产权转变为私人产权。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革,就是把部分集体产权转变为私人产权。
第三,要推断政府可能出台的政策措施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以及政策出台后对于社会供给和需求的潜在影响。政策的效果要通过对于社会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反映出来。注意这里的概念是社会供给和需求,而不是单纯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因为决策者是政府,其目标是实现社会净福利最大化。确定社会供给和需求时,需要根据市场供给和需求,再考虑外部负效应或者外部正效应进行调整,得到合理的社会价格,作为决策的出发点。
第四,依据是否能够实现准帕累托改进,确定决策内容。帕累托改进是指一项政策措施出台以后,能够改进全社会的福利状况,而且没有一个个体会变坏。我国政府决策中经常被引用的帕累托改进实例,就是1978年以后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项政策实行以后,在很短的几年内,解决了困扰我国数千年的温饱问题,全社会的福利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并且没有人在这项政策实行以后福利状况变坏。
后来的各项改革很难再是帕累托改进的过程。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随着改革的逐步深人,必然会有一些群体的既得利益,会在新的改革措施实行过程中受到影响。因此不能指望现在出台一项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的政策。但是这里可以引入准帕累托改进的概念,即只要某项政策给社会带来的福利改进,比给部分既得利益者带来的福利损失大,这项政策就可以增加全社会的净福利,从而是合理的。根据准帕累托改进确定的经济决策将有利于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提高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福利,得到社会的普遍支持。
我国政府的有些干部可能在做出某项决策之前,其本意是好的,但是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受到少数利益集团群体言论的影响,做出的决策执行成本很高,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果能够在决策过程中掌握类似的经济学方法,就会使得相关的经济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通过防止决策失误,保护官员的个人利益。P7-10
公共财政就是要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因此,公共财政工作涉及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公共财政决策乃至政府的决策中,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将能够有效提高决策的效率。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分配和社会生产最有效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较,既有一些共同的经济规律,又有其特殊性。一般的经济规律实际上就是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思维本身又离不开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内容。如果单纯讲述经济学知识必然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把经济学知识自觉运用到日常财政工作和对于周围世界的观察中去,让人读起来感到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不同于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两个方面。中国特色的区别主要在于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到中国现阶段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遵循一般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实现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许多波折。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对于市场主体行为的合理约束,在调动个人合法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用社会主义的理念提高政府调控效率,为市场经济制定更加有效的游戏规则。书中的许多分析内容都是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并考虑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读来令人感到颇有新意。
这本书的作者是在财政工作一线任职的国家干部。通读全书可以发现,作者能够在财政工作中运用经济学知识,观察社会现象,采用经济学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并能通过反思,对于日常工作有所思考和提高。
本书是一本普及性的经济学读物,但是与其他经济学普及读物相比又有所创新。由于本书的作者不但了解财政工作和政府工作的实际程序,而且具有很好的分析能力,因此第一部分“公共财政与政府行为”中的内容适合政府公务人员和与政府有合作关系的机构、个人参阅;第二部分“经济学思考”中的内容适合对于经济学基本问题感兴趣的人士阅读,并且可以相互讨论,互相启发;第三部分“日常生活的经济学与公共财政”适合所有对于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士参阅,读者会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够看到经济学和公共财政的影子,学会用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是如此有意思。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邓新立
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教授Nassim Nicholas Tableb的畅销书《黑天鹅》中对于专家有这样一段精彩描述:“……虽然某些专业人士相信自己是专家,但其实不然。尽管他们有经验和数据,但他们并不比普通大众更了解相关问题,只是更善于阐述而已,甚至只是更善于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把你弄晕而已”。感谢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同志对于我的指导和启发,使我能够走出对于经济学唯数理化的狭隘认识,开始学会采用经济学理论、方法解决工作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中得到有价值的解决思路和分析问题的快乐。感谢北京市财政局同仁对本人研完工作的帮助。
感谢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研究员为本书作序,并对书里的内容提出了中肯的评价。
感谢北京市财政局研究课题“新农村建设经验与挑战”和“财政支持农村水务的经济评价”对于书中有关内容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