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基因工程》涵盖了植物基因工程的基础理论及实验技术,共六篇:植物基因分子生物学篇、植物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篇、目的基因转化及其原理篇、转基因植物检测及其原理篇、转基因植物遗传特性及安全性篇、植物基因工程实验技术篇。在第六篇中详细地阐述了实验操作技术。每个实验不仅列举了多种方案供读者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或自我设计,而且增加了实验结果分析,以利于学生开拓思路,培养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学以致用。
本书是由科学出版社申报,教育部组织专家评议审批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我国第一本《植物基因工程》专业教科书。全书兼顾了植物基因工程的基础理论及技术原理和实验操作技术。理论部分系统详尽地讲解了植物基因工程相关知识,实验部分不仅列举了多种方案供读者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或自我设计,还增加了实验结果分析,以利于学生开拓思路,培养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学以致用。全书以植物基因工程的程序为主线循序展开,逐渐深入。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构成了独特的植物基因工程理论体系。
本书适合用作各大学生物专业,特别是农林院校植物育种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该专业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
0 绪论:植物基因工程概述
0.1 植物基因工程的定义
0.2 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发展历史
0.3 植物基因工程的理论依据及技术路线
0.4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内容
0.5 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复习题
第一篇 植物基因分子生物学
第1章 植物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1.1 植物基因组与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
1.2 植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1.3 植物细胞三套基因组的结构功能
1.4 植物细胞三套基因组的遗传关系
复习题
第2章 植物基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2.1 植物细胞核基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2.2 植物叶绿体基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2.3 植物线粒体基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复习题
第3章 植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3.1 植物基因表达的基本概念
3.2 植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特点
3.3 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3.4 植物基因的转座
复习题
第二篇 植物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
第4章 抗植物虫害基因及其应用
第5章 抗植物病毒基因及其应用
第6章 抗植物真菌病害基因及其应用
第7章 抗植物细菌病害基因及其应用
第8章 抗非生物胁迫基因及应用
第9章 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的基因及其应用
第10章 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基因及其应用
第11章 植物医药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第三篇 目的基因的转化及其原理
第12章 植物基因工程载体及其构建
第13章 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第14章 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基因转化
第15章 发根农村菌Ri质粒载体基因转
第16章 植物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化
第17章 DNA直接导入基因转化及原理
第18章 种质系统介导基因转化
第四篇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及其原理
第19章 报道基因的表达检测及其原理
第20章 外源基因整合的Southern杂交鉴定及原理
第21章 外源基因转录的Northern杂交检测及原理
第22章 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检测及原理
第23章 外源基因整合及表达的原位杂交检测及原理
第24章 转基因植物的PCR检测及原理
第25章 外源基因整合及表达的RFLP、RAPD及生物芯片分析
第五篇 转基因植物的遗传特性及安全性
第26章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DNA的整合特性
第27章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DNA整合的遗传效应
第28章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遗传特性
第29章 转化外源基因的瞬时表达和遗传性表达
第30章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第六篇 植物基因工程实验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