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系列教材之一,系统地论述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运行原理。在论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和方法时,力求做到理论论证与实际概括相一致,创新性与求实性相统一,个别与一般相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且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作为一本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本书力求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概念描述准确,结合实际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数学工具,并对重点专业词汇加了英文注释。为加强应用型训练并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习惯和能力,本书每一章后面都设置了人物介绍、案例分析,同时备有一定数量的自测题,可供读者练习。显然,这些内容有利于读者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可为经济学各相关专业学生进一步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因此,本书是一本在内容上少而精、在难度上符合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学习要求的教科书。
本书共分九章:经济学导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分配理论,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专科的教材,也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选修课教材,还可供研究生班学员、MBA和MPA学员及广大经济工作者参考,同时可作为经济、财会、管理等领域的工作者及各类自学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普通读物。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基本内涵与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稀缺性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人”假设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中立原则
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四、实证分析法的分析工具
第三节 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经济思想的发展
二、经济学的孕育——重商主义思想与重农学派
三、经济学的形成——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四、微观经济学的建立——新古典经济学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四节 正确看待与运用经济学
一、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二、关于常见的经济学分类
三、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
四、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分析
一、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二、需求函数和需求定理
三、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第二节 供给分析
一、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二、供给函数和供给定理
三、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
第三节 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三、均衡的变动和供求定理
四、政府价格管制的作用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
二、供给弹性
三、弹性理论的应用
第五节 动态的价格分析模型:蛛网定理
一、蛛网定理的假定条件
二、蛛网模型的3种类型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三章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欲望和效用
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提出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二、消费者均衡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
二、预算线
三、效用最大化原则的重新表述
第四节 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预算线的移动
二、收入消费线和恩格尔曲线
三、价格消费线和需求曲线的推导
第五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二、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三、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四、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一节 生产的主体——厂商
一、厂商的组织形式
二、厂商的经营目标
第二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二、生产函数的概念和公式
三、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简介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一、经济学上的短期和长期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四、短期生产的3个阶段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一、等产量线
二、等成本线
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四、生产扩展线
五、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生产的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
六、规模报酬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第一节 成本与利润概述
一、机会成本
二、显明成本与隐合成本
三、利润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一、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短期总成本
二、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三、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一、长期平均成本
二、长期总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第四节 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一、收益的概念
二、利润最大化假说
三、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五节 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
一、范围经济
二、学习效应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六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第一节 市场的基本内容
一、市场的含义与划分标准
二、市场结构的类型与特征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五、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分析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的特征与成因
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五、完全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
六、完全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分析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五、垄断竞争厂商的非价格竞争
六、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分析
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二、合作的寡头垄断模型
三、不合作的寡头垄断模型
四、寡头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分析
第六节 博弈论与行为决策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二、博弈论经典分析
三、博弈的分类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七章 分配理论
第一节 生产要素分析
一、生产要素释义
二、生产要素的需求
三、生产要素的供给
四、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二节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一、工资理论
二、利息理论
三、地租理论
四、利润理论
第三节 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测量
一、洛伦茨曲线
二、基尼系数
三、我国基尼系数的运用与探讨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八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
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的一般均衡分析
一、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一般均衡的几何分析工具
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五、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三节 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
一、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综合表述
二、交换最优边际条件的实现
三、生产最优边际条件的实现
四、生产和交换最优边际条件的实现
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经济学的性质与特点
二、社会福利函数
三、阿罗不可能定理
四、福利经济学定理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第二节 外部性
一、外部性及其分类-
二、外部性为什么会导致市场失灵
三、外部性与产权界定:科斯定理及其评述
四、消除外部性的具体措施
第三节 公共物品
一、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二、公共物品为什么会导致市场失灵
三、谁来提供公共物品
四、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第四节 垄断
一、垄断的含义及其危害
二、垄断的类型与政府管制
三、反托拉斯法
第五节 信息不对称
一、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二、逆向选择与市场失灵
三、道德风险与市场失灵
四、信息不对称下市场失灵的校正
本章小结
自测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