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成,中国最红英语老师,用《英语大王思思来了》教你用最潮的方式学英语,带你走向发现自己的旅程!用最时尚的语言说最励志的故事,用最励志的故事讲最实用的英语学习方式。
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杜海涛快乐推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英语大王思思来了 |
分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作者 | 周思成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周思成,中国最红英语老师,用《英语大王思思来了》教你用最潮的方式学英语,带你走向发现自己的旅程!用最时尚的语言说最励志的故事,用最励志的故事讲最实用的英语学习方式。 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杜海涛快乐推荐! 内容推荐 《英语大王思思来了》用最时尚的语言说最励志的故事,用最励志的故事讲最实用的英语学习方式。倾情附赠高考、四六级、考研、托福、雅思听说读写的全能秘笈。 中国最红英语老师——周思成,用《英语大王思思来了》教你用最潮的方式学英语,带你走向发现自己的旅程!思思老师开启潮英语之旅。 目录 序 不完美也要精彩 上篇 思思大王养成记 Chapter 1 大王也曾是小兵 Chapter 2 青春是张狂的诗 Chapter 3 干吗要走寻常路 Chapter 4 新东方让我闪亮 中篇 思思大王英语经 Chapter 5 背单词,So Easy! Chapter 6 练听力,So Lively! Chapter 7 做阅读,So Funny! Chapter 8 学口语,So Vividly! 下篇 思思大王考试诀 Chapter 9 高考真不是人生的坎儿 Chapter 10 四六级真不是神马传说 Chapter 11 考研真不是孤独的坟墓 Chapter 12 托福雅思真不是伤不起 后记 孤独尽头有阳光 试读章节 我的郁郁寡欢终于引起了爸妈的注意。有一天晚上,他们竟意外地都没有出去。更奇怪的是,他们一直小声地讨论着什么,不想被我听见,好像要把我卖掉一般。讨论到中场休息时,两人还轮番地用一种深沉而复杂的眼神望着我,弄得我无比心虚:难道是老师告诉他们我在学校里掀同桌女同学裙子的事儿?她不是罚我蹲了半个小时马步,答应我不会告诉他们么? 我还在那里心猿意马的时候,我爸走了过来,说:“我要和你谈谈。” “晤。”我忍住心里的不安。 “你今天……”这个停顿好漫长,足以让我在心里把班主任的不诚信咒骂一万遍了,他接着说,“……在学校里干嘛了?” “就上课啊,写作业啊……我真不是故意要……”我敌不过这种心理战,准备在用酷刑之前先争取坦白从宽吧。 “好了。”他好像无心听我的述说,打断我,“我和你妈知道你不是故意要先回家不等我们来接你。我们有时候是太忙了,你不怪我们就好。”没想到他竞露出了一些自责的神色。 他继续说:“你看我们家情况比较特别,那,你想‘特别’么?”我有点听不懂这绕口令一样的话,又伴着一些心虚,只好回答:“想啊,而且我们同学都觉得我比较特别。”当然,我把特别后面诸如“特别胖”、“特别怪异”、“特别讨厌”这些我常常得到的形容词给封锁了。 “嗯,那就好。我们想让你变得更特别一点,所以想送你去学一门艺术!” 艺术?好崇高的字眼啊!我眼前马上浮现出小时候在乡里的时候,那些把脸抹得比猴屁股还红的半老徐娘,在我们村里简陋搭建的舞台上兴奋地、喜庆地狂扭秧歌。那舞台、那灯光、那场面、那台下看得如痴如醉的汉子们,交织出了我对艺术的定义。 “好啊。”我有种莫名的悸动。 “那你想学什么艺术呢?”爸爸看我很愿意,立刻跟上。 “扭秧歌!”我眼都没眨一下,清脆地回答。 “那怕不好吧……”爸爸明显受到了惊吓,“扭了秧歌还是农民,不够特别!” “呃……”我开始苦想,又得艺术,又不农民,这…… 突然间,电光火石,我想到了我们班班长付小鑫。虽然明明是正牌,但名字所累,他经常只能屈就为“副”班长,不过他的气场在班上可是“正”到不行。他一出现,树叶掉落的速度都明显变缓,乌儿扇翅膀的速度明显变慢,性别意识还不明的那时候,小女生看了他眼神都会变得莫名的温柔,老师看了他严厉的嘴角都会微微上扬。 我掀女生裙子会被骂“耍流氓”,他掀女生裙子会被夸“对世界充满好奇”。他集中了异性的爱和同性的恨,老师的赞扬和其他家长的嫉妒。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他4岁就开始学钢琴,二年级就过了八级。每次晚会上,当其他小朋友都在傻【消音】般跳着疯癫幼稚的舞蹈时,他总是一个人装【消音】般霸占着整个舞台和所有的灯光,沉着高贵地奏出沁人心脾的乐章。这种高贵,从琴键上一直蔓延到他走路、说话、微笑,甚至抠鼻子。 他就是征服世界的王,他就是艺术和美的化身。 “我要学钢琴!”我突然略带气愤和坚定地说,幻想着下一刻我就已经过了十级,在舞台上打败了付小鑫,成为了新的高贵王。我甚至想到了很多女孩子主动用裙摆帮我扇风的猥琐场景,以及付小鑫跟在我后面帮我背着书包的邪恶画面。P014-015 序言 不完美也要精彩 如同大部分白烂的“自传”,都是从说小时候开始的。 如同大部分煽情的“回忆”,大多都要提及所谓梦想。 我知道我没有资格写“自传”,因为我还非常年轻;这本书的主旨也并非“回忆”,因为更多是在分享;但是“小时候的梦想”这样白烂到不行的话题还是我最想跟你——现在捧着这本书的亲爱的你所要分享的。 因为,这是每个人人生的种子。 我小时候的梦想很特别,我曾经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代舞男。梦想不分贵贱,可一是我爸爸却不懂得,他更希望我成为一个小提琴家,画家,或者纯粹成绩好的人。 于是我偷偷地报名了拉丁舞班,又偷偷地在无数个日光扫过窗棂的时刻和一群跟我有同样梦想的人在一个狭促的教室里狂扭。有一天,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老师来招生,我想,这可是我实现舞男梦的跳板啊。可是,需要家长签名同意的条件让我为难了。我回家默默地把这个事儿告诉了爸爸,他默默地骑着单车带我来到报名现场。其实,说“默默地”也有点儿煽情,因为在骑单车的途中,爸爸幽幽地说了一句:“如果你能跳进北京也不错……” 成绩出来。文化课我是第一,跳舞我是第五,应该稳进了。可是最终名单里却没有我,爸爸去找老师理论,看来他很想让我“跳进北京”。老师说:“我们的要求是身材比例下身比上身长12.5厘米,你儿子下身只比上身长了10.5厘米。” 2厘米啊,决定了我跳进北京的梦,醒了。 可能我天生乐观吧!抑或小孩子都是没心没肺的。我一边继续学着跳舞,想着哪天在我们农村的舞台上扭起来——哦,对了,你们还不知道我是农村的吧,看着我气质高贵,特不像是不?嘿嘿,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详说。另一边,我把重心移到了学美声和小提琴上了——别以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就不可以有阳春白雪的爱好。我是这么想的,已经不能成为舞男了,但我有这么多门技艺,兴许哪天还能成为艺伎呢,赶明儿出名了,还能写本书——《艺伎回忆录》! 于是我对美声爆发了无比的热情,以至于我在变声期的时候也每天狂嚎三小时。加上当时叛逆期,经常不那么“默默地”跟我爸吵吵架;又赶上当时我们学校有省重点迎检晚会,作为文娱部长的我一个人要排七个节目,天天喊来喊去。终于,我的喉咙出了问题。 “慢性声带炎。”白口罩后面的脸不紧不慢地说,“吊针三个月消炎。然后做激光手术。”白大褂包裹的手在纸上宣判。 “手术后还能唱歌么?”我关心地问。 “不能,这个病很难痊愈,对声带很有损伤。” 我第一次心肝脾肺肾都郁闷了。那几个月,我天天看着抗生素混合着激素冰冷地流进我的血液,看着自己的脸在激素的作用下慢慢肿胖成了一个烧饼。为了消炎做手术,我已经全面禁声。每天只能用手比划着跟同学交流,以至于他们逐渐都不再和我交流;好朋友看不懂我比划什么的时候,我就在他手上写拼音,以至于别人看到一个男生在另一个男生手里写字的时候,眼神中充满了“0h my Lady Gaga”。 上手术台前,我用孱弱的气声问医生:“手术后真的不能唱歌?” 医生说:“除非你一直不讲话,到完全好。” “多久能完全好?” “不知道。”冰冷的回答。 然后那根激光的管子就从我鼻孔里穿进去,伸到了喉管。再然后,我感觉一股热气,大概是激光在清除我声带上的异物。一股肉被烧糊的味道混合着烟气从我喉咙里传上来。管子抽出来的时候,我张开口,吐出了一个烟圈。 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三年不说话的时光,从高一下到大一下。我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我要让它完全好,我要唱歌!至于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我都已经慢慢忘却,很多人也很难相信。后来我回高中母校的时候,我的老师们都会说:“周思成高中没有说过一句话,可他却是文艺部长、报社总编、文学社长,更可怕的是,他还当过广播站长!” 所以,我三年多没说话英语都能学成这般境界,各位亲们,你们的自信心是不是要开始膨胀了? 正是我不能说话,所以我只能看、只能想。我想就是这些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记忆力、观察力,还有创造力。“智者寡言”,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盲人的听觉和触觉一定异于常人,所以我“被聋哑”了一把,反而给了我很多好处。 当然坏处和不方便也是不少。在大学的头大半年,我也不能说话。很多同学觉得我是“装【消音】”、“清高”。学生宿舍每天都要查寝,我那会儿经常赖床,查寝的大妈来了,生气地问:“怎么还在睡觉!”我望着她,无辜地指着喉咙,拼命地摇头摆手。阿姨说:“哦,残疾人啊,睡吧。”…… 可是又有一天,英语老师来找我,说:“思思,你去参加CCTV的英语演讲比赛吧。”我心里暗骂:“神经,我都不能说话,怎么演讲?演!讲!” 不过我还是动心了。心想都三年多了,应该好了吧。于是我就去医院,跟白大褂先生相逢。他说,已经不肿也没有异物了,只是,关不上。 关不上?敢情我的声带是扇腐朽的门?“那要多久才能关上?”我在纸上写道。 “不知道。” 这个“不知道”让我彻底郁闷了。我已经为了成为“歌姬”,三年多没有说一句话,得到的就是“不知道”?!我愤怒地望着白大褂,那里面包裹着无情的脸。 “其实你可以讲话啊,对讲话没什么影响的,只是唱歌不好听而已。” 我心死了。唱歌不好听! 可是,我总不能继续不讲话吧。高中三年最美好的时光我都是无声度过的,这样继续“不知道”下去,我怕我会真的成为“残疾人”。 好吧,那就不唱歌了。我又调节到没心没肺的状态,把自己三年多的努h全都抹去。“兴许能参加演讲比赛,得奖当个主持人什么的。”我的星梦啊,一直都延绵不绝,一种方式实现不了,只好以另外一种方式再现。可是当我开口试图想讲话的时候,我惊呆了。不管我怎么用h,我几乎都只能发出“啊啊咦咦”的声音。我忽略的是,我已经三年没有用到这个器官,也许它早就退化!好比一个人腿残了,坐了三年轮椅,突然有天想要飞奔,必定飞不起来。 巨大的恐惧围绕了我。为了能唱歌,我禁声了三年,结果不仅没有养成王菲般的天籁,连张飞式的沙哑都没有了。还好,我有我自己的“没心没肺”。三年没用退化了么,大不了再用三年把它的韧劲儿给练回来! 从此,我每天早上五点就站在国旗底下,气沉丹田,憋足精h,开始努力发出声音,正常,流利,再到大声地说话,念英文,用力乱喊。多年后上一个电视节目时,主持人,也是我当时的校友,回忆起来说:“我当时想哪个疯子那么讨厌,那么早在那乱喊。” 嘿嘿,是我。 这样喊了一个半月,演讲比赛到了。当然,台上出落的是一个流利、自信、声音洪亮的美少年。我在举手间,把这三年的阴霾全部丢掉;扬眉时,勾画出了未来一鸣惊人的宏图。评委赞许的目光、微笑的脸庞,让我看到了CCTV的大门在向我敞开。 最后,我得了第三名。前两名可以去参加全国的比赛。 我开始怀疑我的名字。什么周思成,我看应该叫“周思不成”才对吧!那一刻,我最后的“没心没肺”也被重击得粉碎。摇摇欲坠里,我看到了一路的梦想:舞男、歌手、主持人……它们分崩离析,幻化成无数张嘲笑我的嘴脸。 我想,这样的经历每个人都不会太陌生和惊奇吧。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挫折和梦想的破灭。我们的梦想也许夭折干父母的压迫、现实的无奈;我们没有考上理想的学府,考上了也被调剂到冷门的专业;我们一直碰不到心中所爱,以为碰到了,结果她红杏出墙而我们带着闪着绿光的帽子独自垂泪。其实,这就是挫折,这些挫折造就了我们的不完美——每个人的不完美。 可是不完美又怎样?试想,如果我真正按照曾经完美的幻想,成为了一代舞男,会比现在的我舞台大灯光亮么?如果我真的成为了歌手,我说的话会这么久地停留在无数年轻的心中么?如果我真的站在明晃晃的演播厅成为英语主播,会像现在这样帮助那么多迷茫的学子度过英语的苦海修得正果、立地成佛么? 所以,我现在很感谢这些挫折和不完美,它们让我找到了现在这个更精彩的我。我甚至认为,这些不完美,是一个个指示牌,是有神的指示:也许它不认为我应该成为舞男,所以故意让我的腿生短了两厘米;又看到我想成为歌手,就心生鄙夷,把我的喉咙摧毁;而最后看到我不甘地想成为主持人、自己发光发亮时,又“买通”评委,让我只得了个第三……而它所想指引我的,就是想让我成为一名老师,跟更多年轻、清澈的灵魂去分享这个“不完美也要精彩”的道理。好在每一条路堵死的时候,我没有走回头路或者待在原地;我用我貌似“没心没肺”的力量找到下一个神的指示,努力走好另一条路。 于是我在最后没有进入CCTV的决赛后,我想,我已经开嗓说话,不能再做“残疾人”。我英语那么好,口才一级棒,我可以干什么呢?这个时候,“教师”这个指示牌赫然出现了。我忘掉了“周思不成”的伤悲,欣喜地循着这个路牌走上了新的路,慢慢地,成为了在教师行业有一定地位的我。在这个讲台上,我讲着,跳着,唱着,演着,还到了更大的舞台,于是,我把那些曾经残破的梦想又精彩地缝合成了更炫目的勋章。 所以,你如果曾经因为不完美而气馁、后退、放弃、悲凄的话,抬起头来,看看身边吧!说不定马上就能看到那耀眼的指示牌。对,那些挫折就是一些神迹,引领你到更好的地方,遇到更好的人,创造更精彩的自己。 正如泰戈尔所说:痛苦即曲折,曲折即复杂,复杂即丰富,丰富即美好,所以痛苦即美好。 所以,我要通过这本书,跟每个痛苦过、曲折过、复杂过却向往美好的人儿来分享——不完美也要精彩的画面。 周思成 后记 孤独尽头有阳光 当托福雅思的内容写完时,我想起一首“神曲”:“一个人的时候,不是不想你;一个人的时候,我只是在考G(GRE)。”有同学可以把《狮子座》改成GRE版,我真的感觉到,这帮人已经疯了。 我记得我教的某一个GRE班,时间要跨年,中间休息三天,大年初三继续上课,导致很多同学没办法回家过年。大年三十晚上,我手机登陆00,看到一票不能回家的同学在他们班群里面对话: “大家都在看春晚,我在寝室里背单词!” “我妈妈打电话问我吃了么,我说去同学家吃了,其实刚泡的方便面!” “你们已经很不错了,还有热水泡面!我们寝室刚才不知道为什么停电了,我现在在用手机的光照着书!” “我觉得太惨了,已经哭了半个小时了,为什么要出国啊!” 看到这些可说凄凉的对话,恐怕杨白劳都觉得自己幸福得像花儿一样吧。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考试的准备只是他们孤独的开始,从他们真正踏出国门的那一刻起,他们将接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每天只有无尽的papers和deadlines,苦闷的时候上QQ都会发现那些可以倾诉的对象都在不同时区,而生活中,再也不会有“传统节日”和“合家团圆”这一说。这种无时无刻的寂寞和压抑,才是人生最残酷的历练。 寂寞又怎么样?其实人生的主流都是孤独!你儿时那些憎恨或喜爱的小伙伴,现在还能常常见到?高中的那个天天传纸条的女孩儿,恐怕已散落天涯了吧?读大学以后每次放假回到家,和父母都会有些生疏了吧?那些路人,都在和你飞快地擦肩而过,转眼就相隔光年。就算留在你身边的爱人,熟睡以后都有可能和你同床异梦。 这么说,并不是渲染人生的孤苦,也不是教你要及时行乐,而是说,我们要适应寂寞,再支配它,驾驭它。拜伦说过:“Those who stand alone are the strorigest.(独自站立者最强大)”。 这让我想到我曾经的一个寂寞的时刻。我在刚来新东方的时候做过一个手术,植头发的手术。还记得我爸么,对,就是北乡传奇先生,他毕竟是我奶奶,楷模女士的第九儿子,所以营养不良,发量稀少,而我自然遗传了他的特征,打小看到别人庐山瀑布般的秀发,再看看我“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稀疏丛林,心中无比自卑。于是,当我在新东方赚得了一些收入的时候,我决定求助于现代科技——植发。 植发可不像接头发那么轻松舒服。它是通过某种方法把后脑勺上的头发移到前额上来,那么这种方法必然具有比愚公移山更大的摧毁力——它是通过把后脑勺上一整块头皮切下来,把头皮撕碎,把上面的毛囊分离开,再在前额上用钻头钻满孔,然后把那些毛囊一个一个塞进去,让它们重新安居乐业、开花结果。 手术的第一步就已经让我痛到要骂脏话——打麻药。做过手术的童鞋都知道,打麻药可以说是手术里最痛的一步了。可怕的是,我这个手术不能打全麻然后一次搞定,因为整个手术会持续十个多小时,全麻的药效持续不了那么久。更可怕的是,打局麻也就罢了,关键是头部是神经最密集的地方,所以这个局麻不可以太局部,因为量太大的话可能会影响到神经,然后得神经病,所以,需要在哪里做手术,就在那一块儿打一小点儿。而我是要把后面的头皮撕下来种到前额上,所以后脑要打一圈麻药,前额要打满。于是,那些锋利冰冷的针头就在我整个头上进进出出,前后差不多半个小时,近四五十针。 接下来的一步让我立刻意识到,打麻药的疼痛最多只能算泰式按摩——医生要开始把后脑勺上的一块头皮分离下来了。有人会问,你不是打过麻药了么?拔过牙的同学就知道,虽然打了麻药,拔牙过程中那些疼痛却毫发毕现地分明,因为,虽然你没有了感觉,但是你有想象,而想象力带来的恐惧和未知是任何痛都无法比拟的。这就好比你去游泳的时候,如果池塘透明清澈,一眼即可看穿,那么纵然深达百米也不可怕;而如果整个水池墨绿幽暗,就算告诉你只有两米,你也会全身发毛,因为你不知道那“未知”里,是温柔的水草还是恐怖的水怪。所以,麻药在想象力面前就变得无比渺小。你麻,或者不麻,恐惧就在那里,只增无减。 于是我感觉到一把冰凉的巨刃从我后脑头皮里切了进去。那一刻,我全身的细胞都仿佛在聚集收紧,等待一场壮烈的爆炸。然后只听到几声“嘶嘶嘶”的刀锋声音,我感觉一块土地就从祖国身上被分离开来,接着是“哗哗哗”的声音,我只感觉到一阵土崩瓦解,那块头皮就从我头上被卸了下来。“血肉横飞”的残忍还不至于,我只感觉到滚烫的液体从头皮离开后留下的罅隙里喷涌而出、落荒而逃。 在我恐惧的余光里,我看到主刀医生把一片暗红的皮囊冷冰冰地递给在旁等候已久的助理,然后那助理再在口罩里挤出一个阴险的微笑,端着那红色转身走到另一边的仪器那里。我知道,此后,我的那片土地即将分崩离析,身首异处。想到这,我内心的煎熬和后悔把我完全吞噬,慢慢咀嚼蚕食。 但我马上意识到,前面的所有过程,都只能被称为浪漫的“前戏”。医生在我耳边用一种近乎迷幻的声音道:“现在,我要帮你把后面的头皮合上了。”“我不要当和尚!”我哆哆嗦嗦地说。“别怕。”他完全不管我的恐惧,“放松哦,一会儿就好。”他一边说着一边拿着一根玄铁似的大针,后面还拖着黑褐色的手术线,随后我的后脑勺被切开的裂口下方,就被瞬间穿入了。接着那个坚硬的痛点,在切口里面往上游走,直到钻到切口的上方,再破土而出——他在把我的头皮切口用线收紧!他哪是悬壶济世的医生!他简直就是神功初成、辣手摧花的东方不败!! 他开始无限循环刚才那穿引的动作,从我的左耳根走过我后脑的赤道再来到右耳根。我感觉我的头皮被瞬间植入了一张巨大的网,然后不停地开合收紧——我分明听到了每收紧一次的时候从医生,哦不,是东方不败的口腔里传来牙根紧咬的声音。我整个头部的皮肤,都向那个赤道汇集——我的颈部皮肤往上提起,前额的头皮往后拉下,眼睛都要被撑开了一般。直到后来,很多人问我眼睛为什么突然变大了那么多的时候,我才恍然,原来,“东方不败”顺便帮我开了天眼呢。而那时的疼痛,我想连关公再世,也会疼得直往妈妈怀里钻了。 接下来,高潮上演。莫害怕,别捂眼睛,我都亲自经历了,你就只是看看电影一般,那就好好享受一下那电锯惊魂般的惊悚吧!(当然,别忘了,每次嬉笑故事的最后,等着你的永远都是营养丰富的哲理。) 后脑勺被处理完以后,我整个头颈以上的皮肤都像气球被吹到极限一般,以后脑勺那条被缝合的沟壑为吹气口而紧绷到极限。我敢保证,如果有人拿针戳我的头一下,我就会立刻像爆裂的气球那样飞天遁地,四处飞窜。正是这时,“东方不败”开始在我的前额快速地钻起孔来,我这个气球还没来得及飞窜,就已经干瘪泄气,原地投降。我只感觉无数的针雨向我头上猛烈袭来。我的前额就像一个正在被缝纫机车边的布料,又或是一片正在被打孔机蹂躏的贫瘠土壤。那个“东方不败”看来已经不是神功初成,而是炉火纯青地操弄着他手中的暗器,恣意地戳着我的头皮——我知道,那是为了给刚分离的头皮上的毛囊找到一个新的安身之所。这毕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开垦过程,所以必然轰轰烈烈风风火火。 “出血了么?”我啜泣着问东方不败。“别怕,没出血!”他欢愉地回答。我没料到这“东方不败”竟沾染了杨莲亭的虚伪——我头上就有无影灯,里面反射出我的头就像正在涨洪水,哦不,涨洪水的洞庭湖平原,而且每次涨势太猛的时候,他手边一块毛巾就化身成了法海身上的沙迦,把涨势正猛的洪水洗得一千二净。 就在这心中无比纠结、自导自演长达十余小时的恐怖电影之后,我顶着满头鲜血回到了家。而那时,真正的疼痛才真正来临——不是麻药苏醒的感觉,而是没法睡觉的折磨。我是万万不能躺着睡,不然那赤道会爆痛得跟我同归于尽。于是我也尝试趴着睡,没想到刚趴一小会儿,我就闻到血腥的味道,紧接着几缕温热的粘稠从天而降。我吓得立刻打开灯,发现枕头上都是血,便发了疯似的打电话给“东方不败”。他在那边云淡风轻地说:“当然不能趴着了,头皮本来往后拉了,你一趴着,会把头皮扯回来的。坐着吧。” 坐着吧。冰冷。残酷。毫无选择。于是我就开始坐着了。知道什么叫“枯坐”么?就是我那时那样,边坐边哭。听过《解脱》么?“枯坐到清晨,阳光替房间开了灯”,就是我那时每天看到的场景。那几天,我躺不得,靠不得,走不得,只能小心翼翼地坐着,哪怕打盹往后一靠,剧烈的牵扯痛就会让我本来混沌的思维立刻清醒:不要轻举妄动!我就坐着。孤独。绝望。那是孽。没有解。 每次听到这一段经历,很多学生都会不解地问:“思思老师,你干嘛那么自恋?”或者更直白地说:“思思老师,你是不是喜欢自虐?”我一般会微笑,淡然地解读我多重的动机和感受。 从最浅层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两种追求:内在追求和外在追求。背单词、考研、出国深造、进世界五百强之类,自然属于前者;追求时髦、恋爱游戏、旅游放松,可以说是后者。其实,这两种追求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不能同时进行——只有经过了极致的内在追求之后,才能随意地去外在追求。植头发,为了好看,自然是外在追求;但是,外在追求在物质上自然代价不菲,比如,植一次头发就要两万以上的费用。我在大学时就想追求它,无奈门槛太高。幸运的是,我自知高攀不上,便从低做起,开始内在追求:全心全意学英语。那时的我,是不管任何外在条件的。所以,那纯粹的内在追求所换来的资本,可以让我现在很轻松地去追求当时认为高不可攀的外在追求——当然,是要付出肉体的巨大疼痛的。所以,还身为学生的时候,真的没有必要太花心思,天天想方设法儿把自己捌饬成一个交际花。而且,学生时代,你也没有资格谈到外在。你以为穿着里维斯、CK就是时尚了,而在真正时尚的人群看来那只是烂大街的低端品牌。好在,大家根本不会对学生有这样的希冀或苛刻,所以,我们何不先尽情追求内在,再尽性地去追求外在呢? 从中等程度来说,每一种追求都是孤独、痛苦且漫长的。我在做植发手术之前,曾经相信过一种生发剂,于是我花了不菲的价格,并且天天去药房接受折磨。我每天要去那药房两次,然后会有一个药剂师在我头上涂抹一种刺鼻的药物,再放到一个不知是什么射线的仪器下去“烤”,每次都感觉像一群蜜蜂在头顶筑巢一般刺痛无比。我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半,结果没有多长出一根头发……于是,我就做了植发的手术。做完之后,医生说,新人工钻出来的毛囊,要32个月才能逐渐长好。于是我又开始四处打听,托人从世界各地带来当地最有名的生发药。然后,我就像神农尝百草一般,天天吃着不同的药。久而久之,本来光滑的皮肤被一层浓密的植被侵占,经常被人认为是“未进化完全”。但我一点儿不后悔。我相信,那些药能让身上长出毛发,就一定也能让头发恢复浓密。我只是不能接受,号称年轻时尚的自己,穿着Dior拎着LV,然后秃着头站在讲台上或舞台上。也许很多人甘于接受命运的分配,但是我不。我会竭尽所能地让头发长出来。你会觉得我的这种执着幼稚可笑吗?如果你有一个更远大的理想或者崇高的追求,比如考研、出国,那你又有什么理由不为其付出更多的痛苦和努力而勇敢无悔呢? 我最想说的是,既然在追求中,痛苦和寂寞都在所难免,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他们呢?这让我想到小时候刚学跳舞时,舞蹈老师教我们的一句话。学跳舞最入门的基本功自然是劈叉。很多人以为劈又是压出来的,一些踢足球的同学,经常在操场旁边的铁围栏前压腿,压了半年抬的高度还赶不上三角板最小的那个角度。而我们刚开始劈叉的时候,就把两只腿一前一后往下撕开,看自己离地的距离还有多远。这个时候,舞蹈老师迅速地走到身后,往我们的后腿一踩,就听到“咔”的一声,我们和地球母亲就亲密无间了。那一刻,我们所有人都哇哇大哭起来。舞蹈老师说了一句影响我很久的话:“别哭了!今天你知道什么叫‘更痛’以后,明天就不知道什么叫‘痛’了!” 这句残酷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在我的理解就是,如果你每天都压腿,会感觉到“痛”,但是那种痛是自己可以控制和忍耐的,当然,如果你不压,就是“不痛”。但是,一脚踩下去和前两种感觉比较起来,自然叫做“更痛”。用阿杜的歌词来形容,叫做“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一种撕裂的感觉”。 可是,如果每天压,就会每天“痛”;而那“更痛”的“一踩”之后,我发现第二天开始想劈就劈,完全“不痛”了——因为后来的“痛”,跟那一下的“更痛”比起来,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这句话几乎影响了我后来生活的点点滴滴。小时候在吃菜的时候,我都习惯先吃辣椒,再吃青菜,再吃肉,这样,我把难吃的先吃。完再吃肉,那么那些肉就算是剩菜里的肉,或者是不那么新鲜的肉,我都会觉得美味无比。开始跳舞,每天练习很久,那么练小提琴的时候,我就不会觉得很累,因为跟跳舞比起来,拉小提琴只需要坐着,简直形同休息享受。当时我一个人背单词,没有目标,没有希望,没有喝彩,我都能坚持十个小时,那么讲课的时候,虽然有一些体力的负荷,但是却可以给很多人带来收获,提升自己又能有收入,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所以,亲爱的各位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的勇士们,孤独其实是人生的主色调,痛苦也是旅途中不绝于耳的配乐。正是因为有孤独,才有对美好的希冀和相聚的欣喜,有痛苦,才有愈发坚强的意志和永不言败的坚持。有了这些希冀和坚持,你的那些因为奋斗而熬红的双眼、因为前进而麻木的四肢、因为攀爬而被划伤的肌肤,和因为隐忍而消瘦的轮廓,都会在不远的前方看到那阴霾的后面,原来是绚烂的绮丽和无尽的阳光。 只要你不停往前。加油! 书评(媒体评论) 快乐是一种强大的原动力!跟着思思老师快乐地学起来!带劲! ——何炅(中国知名主持人、歌手、演员、大学教师、“快乐家族”成员) 思思,你不是一个老师,你是一个妖孽!你教的不是英语,教的是种态度!大家学的不是一种知识。是一种自信!听说这本书要流传民间。请大家小心! ——谢娜(中国知名主持人、歌手、演员、“快乐家族”成员) 开始了么?已经结束了!跟思思老师学英语原来这么简单! ——李维嘉(中国知名主持人、“快乐家族”成员) 他是朵奇葩!惊人的舞姿,过人的语速,超人的思维……这些都是我们爱他的理由!当然,最最爱他的。还是那无可比拟的英文教学!思思老师。快开始上课吧! ——吴昕(中国知名主持人、“快乐家族”成员) 我的私人英语教师给你当老师,你还在等啥? ——杜海涛(中国知名主持人、“快乐家族”成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