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新贫困问题研究》由胡永和所著,以中国城镇新贫困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城镇贫困及反贫困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镇新贫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深入探讨了转型、城市化以及全球化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指出中国城镇新贫困主要源自制度建设滞后导致对民众的社会保护不力,市场化及全球化冲击下民众脆弱性大大增强,以及不公平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一部分民众未能充分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城镇新贫困问题研究/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中国经济文库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胡永和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城镇新贫困问题研究》由胡永和所著,以中国城镇新贫困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城镇贫困及反贫困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镇新贫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深入探讨了转型、城市化以及全球化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指出中国城镇新贫困主要源自制度建设滞后导致对民众的社会保护不力,市场化及全球化冲击下民众脆弱性大大增强,以及不公平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一部分民众未能充分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 内容推荐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贫困问题得到了根本缓解;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城镇新贫困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城镇新贫困问题研究》由胡永和所著,以中国城镇新贫困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城镇贫困及反贫困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镇新贫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深入探讨了转型、城市化以及全球化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指出中国城镇新贫困主要源自制度建设滞后导致对民众的社会保护不力,市场化及全球化冲击下民众脆弱性大大增强,以及不公平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一部分民众未能充分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与此同时,作者指出对农村人口的长期歧视政策所导致的进城农民工的贫困将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长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最后。本书从城乡联系的角度归结出,中国反城镇新贫困的出路在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有利于穷人的增长”。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003 1.2 城镇贫困与农村贫困/008 1.3 中国城镇新贫困问题解析/016 1.4 研究的意义/019 1.5 研究方法/022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框架/023 第二章 与贫困有关的概念及测量贫困的指标综述 2.1 贫困概念的历史演进/029 2.2 一些主要的贫困概念/034 2.3 与贫困相关的概念/038 2.4 贫困的测量/042 第三章 贫困理论文献回顾 3.1 马克思主要贫困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053 3.2 西方经济学关于贫困的理论/059 3.3 社会学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072 3.4 简单的述评/078 第四章 中国城镇新贫困现状及趋势 4.1 国内对于城镇贫困的认识/081 4.2 中国城镇新贫困人口的规模/084 4.3 中国城镇新贫困人口的构成/088 4.4 中国城镇新贫困演变的趋势/091 4.5 城镇新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095 4.6 城镇新贫困人口地区分布/100 第五章 中国城镇新贫困原因(一) ——转型与城镇新贫困 5.1 转型的涵义/105 5.2 转型与贫困/108 5.3 中国的转型及特点/114 5.4 中国的转型与城镇新贫困/121 第六章 中国城镇新贫困原因(二) ——城市化与城镇新贫困 6.1 城市化与贫困向城市的集中/137 6.2 中国城市化过程、趋势及问题/140 6.3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城镇新贫困/150 第七章 中国城镇新贫困原因(三) ——经济全球化与城镇新贫困 7.1 经济全球化/163 7.2 中国全面融人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171 7.3 全球化与中国的城镇新贫困/175 7.4 全球化与中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及城镇新贫困/181 第八章 中国反城镇新贫困模式构建 8.1 发达国家的贫困特征及反贫困模式/187 8.2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贫困特征及反贫困模式/195 8.3 中国反城镇新贫困模式构建/201 第九章 中国反城镇新贫困政策建议 9.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有利于穷人的增长”的根本保证/215 9.2 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有利于穷人的增长”的基础/217 9.3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失业冲击/221 9.4 大力投资教育,提高人民的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226 9.5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轻意外风险的冲击/229 9.6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防止贫困向城镇集中/232 9.7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减缓全球化冲击/237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