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每天学点弟子规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孙云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它是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言行演变而成的一部书。《每天学点弟子规》带你感悟古圣先贤为人处世的规范。你将会获得婚姻的幸福、同事的尊重、下属的拥戴、上司的重视以及事业的成功。本书由家庭教育专家,著名爱国教育演讲家孙云编著。

内容推荐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蒙学经典,它根据孔夫子的教诲编写而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弟子规》告诉现代人的不仅是从小就应该懂得的礼仪孝道,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在传统文化的瑰宝《弟子规》中找到解决的答案。

《每天学点弟子规》,感悟古圣先贤为人处世的规范,你将会获得婚姻的幸福、同事的尊重、下属的拥戴、上司的重视以及事业的成功。本书由家庭教育专家,著名爱国教育演讲家孙云编著。

目录

绪论

1 谨言慎行,和睦处世大智慧

2 完善自我,不断深造是王道

入则孝

1 及时回应,是对父母的尊重

2 恭顺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训斥

3 晨昏定省,关心父母冷暖

4 生活安定有规律,莫让父母挂记

5 不要任性妄为,让父母忧心

6 不要背着父母私藏任何物品

7 要尽力满足父母的喜好

8 规劝父母要语调柔和,不烦不躁

9 父母生病时,子女应亲自关怀、照料

10 子女当恭敬,诚心地为父母守孝

出则悌

1 兄弟之间要谦恭礼让,互相爱护

2 兄弟姐妹和睦相处是对父母的孝顺

3 不看重钱财就不会惹来怨恨

4 多包容、多忍让,怨气自然会消除

5 与人交往要谦虚礼让

6 长辈有吩咐,自己应帮忙或主动代劳

7 要尊重长辈,勿在人前多炫耀

8 遇到长辈要主动问候并等候长辈先行

9 年轻人与长辈相处要知礼守礼

10 对待与父兄同辈的人要像对待父兄一样

1 少壮需努力,老大不伤悲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3 衣着要整洁大方,避免邋遢形象

4 衣帽鞋袜要放好,不能乱扔

5 穿衣打扮要考虑自己的身份和家庭状况

6 不挑食、不暴饮暴食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7 不要因为喝醉而丑态毕露

8 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

9 举手投足要从容稳重

10 远离不良环境,保持善良心性

11 登门拜访要注意礼貌修养

12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1 开口不说妄语,诚信是最重要的品质

2 谨慎言行,切忌花言巧语、污言秽语

3 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一

4 遇事三思,勿轻易承诺

5 不要介入他人的是非纷争中

6 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

7 见不贤而自省,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8 追求德艺双馨,不攀比衣食

9 喜听赞扬而不闻过错的人,容易结交损友

10 明知故犯是罪恶,知错就改是勇者

11 掩饰错误,是错上加错

泛爱众

l 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大家需互扶互助

2 好名望是靠出众的德行换来的

3 对强于自己的人,用欣赏代替嫉妒

4 不要做嫌贫爱富的人

5 勿喜新厌旧,珍惜老朋友

6 不要随意打扰别人

7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8 宽以待人,赞美就是一种善行

9 劝人行善也是在完善自己的道德

10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1 受人之惠,要学会感恩

12 要平易近人,以理服人

亲仁

1 要会在世俗的人群中分辨出真正的仁者

2 要做不谄不媚、人人敬畏的仁者

3 多与品德高尚的人接触,你的德行也会提升

4 远离仁者,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

5 周围有小人环绕,诸事难成

余力学文

1 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做事不可光凭主观臆断

3 学习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4 读书切忌三心二意,专精方能深入

5 学习要有机会勤用功

6 勤学好问,成就一生

7 整洁的环境让你学习亦有好心情

8 做事要克制浮躁,专心致志

9 爱读书更要爱护书

10 好读书更要读好书

11 学习要循序渐进,切勿自暴自弃

参者文献

试读章节

《弟子规》中写道: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就是要大家都有爱惜之心,而对于有仁德之心的君子,除了需要具备爱惜之心以外,还要去主动亲近他们。在学会这些的基础上,如果你还有充足的精力,那么你就用来看书吧。这是圣人讲的一种修身养德的办法,它首先强调了人精神内涵的重要性,一个人成功与否都与他自身的精神内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孟子学说中提到过“四心说”。所谓“四心”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一个人之所以称之为人,首先就要有“心”,这里所说的“心”不是我们今天医学意义上的脏器,而是古人所讲的一种能够引导人进行思考、行动的纲领,一种划分是非深浅的准则。“四心”中最先提到的就是“恻隐之心”,这就意味着君子需要对世人怀有一种慈善悲悯的情怀,而这就恰恰与我们所说的“泛爱众”相契合。可见儒家文化虽有万变,但终究不离其根本宗旨,其宗旨是什么,我们在这里不难看出,即“爱人”。但凡仁人志士都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他们入则饱读诗书,出则观民生疾苦,他们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如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以天下之兴为己任,在朝为官,则恩泽黎庶;治理一方,则勤政爱民。这就是仁人君子所做到的“泛爱众”,也体现了他们的一颗“恻隐之心”。

而有关所谓“亲仁”的事例,在我国历史上就更是屡见不鲜了。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就是这个意思,从而也可以延展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问题上。的确,亲近君子的效果可能一时不是太明显,因为君子之风是谦和而温润的,它不会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一样突然改变一个人,但它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静默地使一个人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多与君子交往就像身边长满了空谷幽兰,四溢的芳香会慢慢浸透每一个毛孔,使人发生由内而外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如果以上的事情做得差不多之后依然有旺盛的精力,那么这个时候的人就应该去读书了。毕竟,一个完整而清晰且坚定的精神内涵是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知识体系来支撑的,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永远不会长久。这句话也从侧面提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读书是雕琢一个人性情的最好方法,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三国时期,有个学识十分丰富的人叫做董遇。他家里穷困潦倒,以至于需要整日为生计奔波,人们惊异于他生长在逆境中的过人的才华,因此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他家里求他指点一二。董遇只对大家说了学习需要有“三余”。看大家都面面相觑而不知所以的样子,董遇又做出了解释:“三余”就是生活中所遗留下来的三种剩余时间,也就是冬季、晚上和雨天。冬天是四季之余;夜晚是白昼之余;雨天自然就是晴空万里之日的余时。人们要善于利用空闲时间去读书、去自我完善,这样才能使自身日臻完善。

“三余”带给我们的震撼还是相当大的。家境贫穷的董遇在为生计奔波、寻找果腹之物的日子里,犹不忘读书上进。这与我们曾经听过的“囊虫映雪”是相类似的。由于家境贫寒而买不起灯油的车胤、孙康,为了读书不得不借助萤火虫和雪的力量。古人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是我辈的榜样,也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灯塔。《易经·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天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已经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它由古至今绵延了几千年,依然在教化、滋润着国民,正是因为这些闪光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使我们的人民无时无刻不在用这些浅显却又暗含着无尽真理的文字对抗着自身的惰性,从而一步步艰辛地由平庸向不朽跨越!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是有的。于是他为了自己说过的话而身体力行,不知疲倦地在案头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黑夜后的白天和白昼后的黑夜。在无数个白天和黑夜中,他手指间忽明忽暗的烟头成了一盏最微弱的领航灯。在这里,他写下了一篇篇如刀似剑的文字,他以文字作刀枪、作匕首去刺穿茫茫无尽的黑夜,他屹立于天地之间,令日月星辰为之失色!

当今的人们似乎忘记了古老的训诫,空闲的时光无一例外地奉献给了网吧、电视、麻将以及毫无意义的饶舌上面。他们似乎听不见时光流逝的声音,也听不见死亡临近的脚步。人生在世一百年也只是三万六千五百天而已,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再精致的时间也抵挡不住庸碌之人的腐蚀,当人们忘记了用前进的脚步来逼退时光流逝带来的恐惧时,衰老和死亡必将兵临城下!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已经成为遥远的声响,但我们不应该让声响成为绝响,当务之急是踏着前辈的足迹继续走下去,宣扬我国灿烂的文化,同时也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洗涤,从而不朽。P6-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