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系统讲述了风水学中形家、法家、择家理论的基本含义,以及风水古法:龙法、穴法、龙运、天星、符咒(改向)的基本意义。
笔者在书中提出了自己对风水的感悟:一个地(阴阳二宅),发不发不在于“立向”及“元运”,而主要在于“龙”与“穴”是否真确——真龙自生有真穴,真穴自能立得真向;真向一定,自会收得真砂、真水。此为风水之“由里及表”、“由内向外”。
而传统风水理论,多为“由表及里”、“由外向内”,即通过各种水法、砂法、峦头、形势等理论,希望能“摸索”出穴之所在,多再以“伪法”之水法或单凭“元运飞星”立向——以此希求自己或子孙富贵,如缘木求鱼也。
书中附录《辅星水法》二十四山详图及九星断诀,为家藏秘传。
风水,在古代称为堪舆之术,其理论主要用于建造居所与墓葬。
风水理论,纷繁复杂,现大体分为峦头派与理气派。本书作者根据师承所学,认为:风水之学,包括形、法、择三家(派)之内容:
形家精髓:寻真龙、点真穴之法,即龙法;
法家精髓:真穴中立真向、收真砂纳真水之法,即穴法;
择家精髓:三元大运及天星择日之法。
形、法二家是地理,是哲学;择家是天文,是数学。
形法择,三家合一,即古代“天文地理”之学。
——此方为风水!
本书结合先贤所论,将作者家父一生之从师经历和风水实践贯穿其中,披露了许多风水传闻和故事,希望能带给广大风水爱好者一些感悟和启示。
听家父讲,先师还做过一件有趣的事:
一次,他对家父说:“我们这里有一个人老是干一些调戏妇女的歹事,现在他不再干了,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家父说:“大概他改正了吧。”
先师说:“才不是呢,他现在都‘没用’了,还能再干坏事吗?”
家父奇怪地问:“那是为什么?”
先师笑着说:“我帮他家迁过坟!而且这家人以后也不会再干坏事了。”
家父又好奇得问:“那又是为什么?”
先师说:“他家都没后人了,还怎么干坏事呢!”
看来先师不仅会帮人、也会“整”人的呢。
先师在当地人心目中最有名的本事,是所谓“吊天星”(即天星择日)。
通俗点说,就是——在做事(造葬)时,如“天星”到宫,说有太阳就会出太阳,说有雨就会下雨,总之必有吉兆。
据说,“天星”还能做到:说发多大就能发多大——此话源于:
一次家父半开玩笑对先师说:“您今天给人家做个县长,明天给人家做个市长,他们将来当了官都来‘欺负’我们这些当徒弟的。”
先师说:“你怕他们干什么,我一个‘期会’(日课)都可以出个县长!”
家父问:“有那么厉害啊?”
先师答道:“我把某个‘天星’吊给他,他怎么不发?”并当场背了一个“天星”的断诀,并言:该“天星“到宫,可出统管一百零八将之人!
一次,先师在路边经过,有几个当地人看见他,就拦着他,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对他说:“刘神仙,都说你会‘吊天星’,今天你要是不‘吊’一个出来给我们看看,我们以后就说你‘没功夫’,是骗人的!”
先师一听,生气般瞪大眼睛,怒道:“你们真的要看?”
众人都说:“一定要看!不然今天就不让你过去。”
先师默了一会,抬起头来望着天空,用他手中的拐杖往天上划了一个圈,只见一会儿天上便起了一片乌云,顷刻问下起大雨来。
众人吓得连忙都跑回家去了,从此再也没人敢“调侃”先师了。
这件事是家父听当地之“当事人”亲口说的。不知先师当时用的是什么方法,实话说,虽然“天星”到位是可预知迹象,如仅用“奇门遁甲”择日也可预知时辰到时会发生何事;但那都是事先算好的,这种“说来就来”的本事,有点好像是传说中的“法术”之类。(笔者暗想:会不会就是“法术奇门”呢?先师未传有此类给家父,笔者亦不会,可惜了。)
笔者常以此想:当年诸葛亮借东风,莫非真有其事?
先师在收家父为徒之前,已先后收有二三十个徒弟,家父是他收的最后一个徒弟,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关门弟子”吧。徒弟们都想学得先师这门“吊天星”的本领,有的徒弟从师年龄都有二十几年,也有的坚持不了就中途离开了。
家父后来得先师“形法择”三家真传后,才知:“天星”不过是先师第三等的功夫——择家中之一门而已。今有多少人将“三元九运”就认为是风水之精髓,实不知天之何其高也!
一次,恰逢先师生日,所有徒弟都来了,师徒大聚会。刚开席,先师就指着坐在他旁边的家父,对其他徒弟们说:“今天你们都能来,我很高兴,陈忠和还没有正式投师(未写‘投师纸’),算是客人,我们今天师徒之间的谈话与他无关。”(难道先师已预知有不快之事发生?)
(笔者按:关于“投师纸”一事,是这样的:本派拜师,要写“投师纸”,并且要求请族、亲、友三位代表到场画押作证。族,即同一家族中人;亲,要好的亲戚;友,最好的朋友。家父接先师来家举办拜师仪式时,所请族亲友代表,没有一位到场,有人还说:“陈忠和钱多,地理我们都学完了,还拜什么师?”当时家父十分难堪,对先师说:“我们家条件不好,老师不要责怪,我心是诚的!”先师言道:“你不用解释,他们这不是看不起你陈忠和,是看不起我刘天禄!”当时没收家父的投师纸。后来先师在传家父“形法择”真诀时,才收。)
于是师徒之间开始边吃边谈起来。席间大概趁着酒兴,有的徒弟终于就说了:“老师,我们跟你学了这么多年,你总是今年推明年,为什么一直不肯把‘天星’教给我们?”
先师说:“我教给你们的那些东西,这么多年来让你们去实践,你们都实践得怎么样了啊?”
徒弟们说:“我们都会了啊!”
先师说:“那你们都做‘发’了多少家啊?”
众人皆不语。
先师于是又说:“教你们‘天星’还不到时候,你们还记得‘投师纸’上是怎么写的吗?”
徒弟们说:“当然记得,生养死葬嘛!你生病都是我们给你去买药啊,还叫家人来伺候你,哪一点对不起你啊!”
先师又问:“那都是谁出的钱啊?”
……
P26-28
有的学者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和民间文化三类,有的学者则将其分为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两类。无论分为三类,还是两类。这种研究的视角,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都颇有裨益。
中国传统文化大都萌芽产生于民间,开始属于草根文化,后经社会精英人物,特别是执政者的倡导,而成为精英文化、士大夫文化、宫廷文化、主流文化。而随着社会变革、历史发展,时移势易,又沦落为民间文化、草根文化。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文化就是其中典型一例。
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文化,是伴随着中国传统哲学——易学文化的产生、发展而一起产生、发展的,是我们先民出于优选生存环境的客观需求而发现、认识、创造的一种学问。据说,开始多半称为“堪舆”,意思是勘天舆地,即勘察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对人的影响,同时选择地上适宜人生存居住的地质地理生态环境。也就是风水经典篇目《青囊经》上所言“天光下临,地德上载”和“天之所临,地之所盛,形止气蓄,万物化生”的论述。后来到晋代郭璞著《葬书》,提出“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为生气”,“气乘风则散,界水而止,故谓之风水”,又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是为存气上地”。也就是说,《葬书》把堪天舆地进一步具体化了,提出堪舆主要就是寻找生气,找出形止气蓄之地,标志性因素主要有两个,即“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故而,从此堪天舆地之学,就以得水藏风两个要素为代表,而简称为风水学、风水术了。
传统风水学,在古代,由于士大夫和精英人物的鼓吹,执政者的倡导,几乎一直都是主流文化中的一种。到近现代,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现代科学、现代哲学、现代建筑学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传统的风水文化逐渐沦落为一种民间文化、草根文化。解放后,由于“批四旧”等极左思潮的泛滥,风水更被打人“封建迷信”、“愚昧文化”之列。
20世纪末期,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随着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破坏所致恶果的认识和觉醒,随着中华民族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和复兴,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同整个易经文化的命运一样,又被重新认知和重视起来,从海外的“风水热”逐渐引发了国内的“风水热”。以致发展到2009年11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应邀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公开讲解易经的奥秘,并且谈到风水是科学的。
我赞同曾仕强教授的观点,传统的风水文化从本质上讲是科学的,绝不是什么封建迷信。但是正如其他数术文化难免都是精华与糟粕共存一样,风水在流传和应用过程中夹杂着神秘的东西,糟粕的东西,繁杂虚妄的东西。这也是客观存在回避不了的事实。
我们今天研究和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应该站在现代哲学、现代科学、现代建筑学的高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传统风水学中合理的有用的精华继承下来,加以改造、提高,发扬光大,使其为中国甚至全人类优造生存环境服务。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要搞清楚传统风水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核心技术是什么,究竟有多少种技术,多少种流派,各种派别有什么优长和不足等等。而要搞清这些,难度还真不小。
一者风水文化从精英文化沦落为草根文化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其传承早就出现了断代。二者风水文化的传承,与其他数术文化一样,传承者都十分保守,一般情况下核心内容和实用真诀都不肯写到书上。所以今天研究风水的人只靠看古籍、读风水书是难以达到传承目的的。三者,民间真正有师传或家传的风水实践者,往往文化不高,即使想写也写不出来、写不好。而具有高等学历的学者、教授往往又只会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掌握风水的核心技术。鉴于上述现实,风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真是谈何容易! 正是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承蒙作者陈良荃同志的信任,通过梁奕明先生,他把自己学习、研究、撰写的书稿《风水学探秘》送到了我的案头,一者请我审读,二者恳请我为之写序。我通览书稿之后,不禁喜出望外。
第一,这部书稿不同于从书本到书本而写成的风水研究著作。作者既有家传,父亲陈忠和是民间风水师,有几十年执业的实践经验。同时,父亲又有师传,师承民间职业风水师刘天禄。而刘天禄又有师承渊源。总之,这部书稿是既有家传又有真正师传的风水传承者写成的。
第二,今逢开明盛世,作者父亲摈弃保守观念,同意将师传、家传的风水主要内容让儿子写成此书,而作者又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具有现代哲学、现代科学的理念和知识结构,这就为风水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希望,带来了良机。
第三,纵观全书,作者不仅将风水的天文学背景,即堪天部分讲得比较清楚,而且尤为突出地讲解了舆地部分,即龙法——寻真龙、点真穴之法,穴法—_真穴中立真向、收真砂真水之法,还有师传的种种择吉之法:不仅重点讲解了阴宅的理论和技法,而且也初步讲解了阳宅的理论和技法,等等。总之,在我对传统风水学孤陋寡闻的认知范围内,我认为,该书的出版一定会对当前风水研究的现状,起到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作用。
当然,该书也只是传统风水学中的一家之言,一派之理。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要求一部书包罗万象。同时,该书所讲是否确是刘伯温嫡传,读者自然也可以质疑。我既无资格,也无能力对这个问题做出评判。我认为,是不是刘伯温嫡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书是否传述了风水学的真谛、风水学的主流理念和内容。
总之,风水既然早已沦落为草根文化,它的传承发展,必须也必然应该从草根做起,从民间做起。所以,我特别期望国内同陈氏父子一样有师承有家传的风水研习者,也能摈弃保守观念,站出来著书立说,使风水文化真正能够得到继承、发展、光大,以造福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
写到这里,我还想再哕嗦几句。我认为,风水文化要真正能够传承、发展、光大,一要有科学的理论支撑,二要彻底摈弃封闭保守理念。
著名学者吴大猷在回答所谓“李约瑟难题”,即中国古代有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对西方近代科学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天才发现,为何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个问题时,他说,古代中国超过西方的大多是技术,不是科学,没有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发展是有限的。传统的风水学之所以在今天仍然不被主流文化所认可,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恐怕也是如此,就是只有技术,没有科学,或者说缺乏系统的科学体系,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我们今天的风水研究者,应该从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挖掘出风水学的科学依据,建立起完整的系统的理论支撑。
其次。今天的风水研究者应该彻底摈弃封闭保守的旧观念。
正是这种自我封闭、陈陈相因的保守观念,阻碍着传统数术特别是风水学的发展和现代化。比如,一个著名的保守遁辞就是怕所谓“泄露天机”,说什么“泄露天机,就会遭受天谴”,等等,这种说法,我不赞同。如果说泄露天机的话,那么自古以来,特别是近现代的科学家们,他们泄露的天机最多。时至今日,还没有听说过哪个科学家遭受过“天谴”,倒是遭受“人谴”的听说过几个。比如意大利哲学家、科学家布鲁诺因为发展哥白尼的宇宙学说,提出了宇宙无限的科学论断,出版了《论无限的宇宙和多世界》等著作,而遭到天主教会的激烈迫害。1592年5月被抓捕,囚禁在宗教裁判所的监狱里长达七年之久,最后被判处火刑。1600年2月17日被火焚而死,为科学和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风水研究者讲出风水的真谛,公开风水的实用技术,不仅不会遭到“天谴”、“人谴”,反而会受到社会和大众的欢迎,是造福人类的善举。是会积德招福的。 张志春
2010年元月8日石家庄
本书从“起心动念”到2010年2月4日(立春)最后定稿,历时近三年。其中有“奋发期”的通宵达旦(如“解读《青囊奥语》”一篇是一个通宵写就),有“迷茫期”的写写停停(不知道怎样才能出版),有“定稿期”的反反复复。这些“酸甜苦辣”——彷徨、欢欣与感谢,如人饮水:冷暖惟自知之。
“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笔者对风水的一个学习的过程,本书所论,亦只代表笔者的个人观点。尽管笔者在书中已竭尽全力,将自己所思所感告诉大家,但风水之学,实乃博大精深,由于本人学识与经验所限,难免管孔之见,纰缪之处,还敬望广大读者和同道匡正,并欢迎与笔者作学术方面的探讨和交流。笔者想:通过本书,若能结识更多的明师和同道,相互交流,则是笔者之幸也!
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得到了王剑平、王锦、徐知洲、苏振渊、游东兴、余经洋、马祥、梁曳、朱亚香、顾飞、杨川、陈建忠、高玉光、郑强等许多良师益友热情的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在此,笔者还要特别感谢张志春老师和梁奕明先生,以及出版社的全体工作人员,正是因为他们的慧眼和辛勤的付出,才使本书得以出版发行。
笔者愿与天下高贤志士一道,为推进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则,平生可慰也!
本人的联系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解放南路713号二楼(南禅寺旁),邮编:214000,电话:15061801268,网址:www.Lbwfs.com。
最后,笔者草诗一首,作为本书的结束语:
随风
元极混沌本无形,
山川河岳孕其中。
沧海桑田来复去,
莽莽大地潜龙踪。
机缘使然天地现,
阴阳互补万物隆。
五行生克无穷尽,
星辰北斗司天宫。
为君试说青囊语,
天涯海角结良朋。
见仁见智见风骨。
亦思亦笑亦随风。
陈良荃
2010年2月4日(立春)于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