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水学探秘(刘伯温嫡传)/中国传统堪舆文化解读丛书
分类
作者 陈良荃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该书系统讲述了风水学中形家、法家、择家理论的基本含义,以及风水古法:龙法、穴法、龙运、天星、符咒(改向)的基本意义。

笔者在书中提出了自己对风水的感悟:一个地(阴阳二宅),发不发不在于“立向”及“元运”,而主要在于“龙”与“穴”是否真确——真龙自生有真穴,真穴自能立得真向;真向一定,自会收得真砂、真水。此为风水之“由里及表”、“由内向外”。

而传统风水理论,多为“由表及里”、“由外向内”,即通过各种水法、砂法、峦头、形势等理论,希望能“摸索”出穴之所在,多再以“伪法”之水法或单凭“元运飞星”立向——以此希求自己或子孙富贵,如缘木求鱼也。

书中附录《辅星水法》二十四山详图及九星断诀,为家藏秘传。

内容推荐

风水,在古代称为堪舆之术,其理论主要用于建造居所与墓葬。

风水理论,纷繁复杂,现大体分为峦头派与理气派。本书作者根据师承所学,认为:风水之学,包括形、法、择三家(派)之内容:

形家精髓:寻真龙、点真穴之法,即龙法;

法家精髓:真穴中立真向、收真砂纳真水之法,即穴法;

择家精髓:三元大运及天星择日之法。

形、法二家是地理,是哲学;择家是天文,是数学。

形法择,三家合一,即古代“天文地理”之学。

——此方为风水!

本书结合先贤所论,将作者家父一生之从师经历和风水实践贯穿其中,披露了许多风水传闻和故事,希望能带给广大风水爱好者一些感悟和启示。

目录

我学风水的经历(代序)

本书内容简介及缘起

第一章 先师刘天禄的一些生平轶事

第二章 风水基础篇

 第一节 河图洛书的传说和意义

 第二节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第三节 天星卦序

 第四节 历代葬法

 第五节 风水基本元素

 第六节 论罗经三盘的用法

 第七节 论人盘收砂理论是否还有用

 第八节 浅释《青囊经》

 第九节 浅释“原版”《葬书》

第三章 风水之天文初探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与风水学

 第二节 九星总论

 第三节 形状九星

 第四节 方位九星

 第五节 元运九星

 第六节 时气九星

 第七节 三垣星座详释

 第八节 二十八宿推四方

 第九节 十二星次

 第十节 星宿五行

 第十一节 论宫度五行与宿皆不能移易

第四章 刘氏风水之精髓理论

 第一节 刘氏家传三元运

一、师传三元大运秘诀

二、试解《青囊奥语》

 第二节 刘氏风水之形法择总论

 第三节 刘氏风水之改向秘法

一、改向秘法

二、论立向定富贵大小

第五章 风水之形家理论

 第一节 形家理论初探

 第二节 龙法十要

 第三节 形家理论体会

第六章 风水之法家理论

 第一节 法家理论初探

 第二节 论砂

 第三节 收砂之法

 第四节 关于砂的断法

一、拨砂分房法

二、看砂断:发富贵为何种职业及大小之法

三、看砂断:富贵灾祸应在何年之法

 第五节 论水及纳水之法

一、论水

二、纳水之法

三、看水断房分及兴衰之法

 第六节 论穴及葬法

一、正穴

二、怪穴

三、葬法

四、作法

 第七节 论穴土之色

 第八节 论立向之法

第七章 风水之择家理论

 第一节 择家理论初探

 第二节 师传之紫白期择日法

 第三节 师传之禄马贵择日法

 第四节 易理择日法

 第五节 正五行择日法

第八章 阳宅风水理论

 第一节 浅论现代城市阳宅风水

 第二节 增补《阳宅三要》原序等篇

 第三节 阳宅经典理论篇导读

 第四节 师传之阳宅理论初探

第九章 风水杂篇

 第一节 浅谈符咒术与风水

 第二节 浅谈医理与风水

 第三节 赖布衣《催官篇》解读(节选)

 第四节 刘伯温的风水传说

 第五节 风水故事三则

第十章 风水实例篇

 第一例 家父为亲姑母下葬

 第二例 为杨某改阳宅山向

 第三例 汪某 阳宅 癸山丁向

 第四例 查刘某家阳宅

 第五例 为钟某小孩调整床位

 第六例 为汪某葬母 卯山酉向

 第七例 为美丽田园美容院开业择日

 第八例 为山东某房地产布局

 第九例 为锡城某娱乐公司布局

 第十例 为某局长调整办公桌

第十一章 家藏秘传《辅星水法》

 第一节 辅星水法总论

 第二节 辅星水法之二十四总图论

一、壬山丙向

二、子山午向

三、癸山丁向

四、丑山未向

五、艮山坤向

六、寅山申向

七、甲山庚向

八、卯山酉向

九、乙山辛向

十、辰山戌向

十一、巽山乾向

十二、巳山亥向

十三、丙山壬向

十四、午山子向

十五、丁山癸向

十六、未山丑向

十七、坤山艮向

十八、申山寅向

十九、庚山甲向

二十、酉山卯向

二十一、辛山乙向

二十二、戌山辰向

二十三、乾山巽向

二十四、亥山巳向

附录一 风水与命运漫谈

附录二 神奇的堪舆术(摘录)

附录三 论蒋大鸿与张九仪

附录四 风水交流心得

附录五 刘伯温故乡风水行

后 记

试读章节

听家父讲,先师还做过一件有趣的事:

一次,他对家父说:“我们这里有一个人老是干一些调戏妇女的歹事,现在他不再干了,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家父说:“大概他改正了吧。”

先师说:“才不是呢,他现在都‘没用’了,还能再干坏事吗?”

家父奇怪地问:“那是为什么?”

先师笑着说:“我帮他家迁过坟!而且这家人以后也不会再干坏事了。”

家父又好奇得问:“那又是为什么?”

先师说:“他家都没后人了,还怎么干坏事呢!”

看来先师不仅会帮人、也会“整”人的呢。

先师在当地人心目中最有名的本事,是所谓“吊天星”(即天星择日)。

通俗点说,就是——在做事(造葬)时,如“天星”到宫,说有太阳就会出太阳,说有雨就会下雨,总之必有吉兆。

据说,“天星”还能做到:说发多大就能发多大——此话源于:

一次家父半开玩笑对先师说:“您今天给人家做个县长,明天给人家做个市长,他们将来当了官都来‘欺负’我们这些当徒弟的。”

先师说:“你怕他们干什么,我一个‘期会’(日课)都可以出个县长!”

家父问:“有那么厉害啊?”

先师答道:“我把某个‘天星’吊给他,他怎么不发?”并当场背了一个“天星”的断诀,并言:该“天星“到宫,可出统管一百零八将之人!

一次,先师在路边经过,有几个当地人看见他,就拦着他,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对他说:“刘神仙,都说你会‘吊天星’,今天你要是不‘吊’一个出来给我们看看,我们以后就说你‘没功夫’,是骗人的!”

先师一听,生气般瞪大眼睛,怒道:“你们真的要看?”

众人都说:“一定要看!不然今天就不让你过去。”

先师默了一会,抬起头来望着天空,用他手中的拐杖往天上划了一个圈,只见一会儿天上便起了一片乌云,顷刻问下起大雨来。

众人吓得连忙都跑回家去了,从此再也没人敢“调侃”先师了。

这件事是家父听当地之“当事人”亲口说的。不知先师当时用的是什么方法,实话说,虽然“天星”到位是可预知迹象,如仅用“奇门遁甲”择日也可预知时辰到时会发生何事;但那都是事先算好的,这种“说来就来”的本事,有点好像是传说中的“法术”之类。(笔者暗想:会不会就是“法术奇门”呢?先师未传有此类给家父,笔者亦不会,可惜了。)

笔者常以此想:当年诸葛亮借东风,莫非真有其事?

先师在收家父为徒之前,已先后收有二三十个徒弟,家父是他收的最后一个徒弟,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关门弟子”吧。徒弟们都想学得先师这门“吊天星”的本领,有的徒弟从师年龄都有二十几年,也有的坚持不了就中途离开了。

家父后来得先师“形法择”三家真传后,才知:“天星”不过是先师第三等的功夫——择家中之一门而已。今有多少人将“三元九运”就认为是风水之精髓,实不知天之何其高也!

一次,恰逢先师生日,所有徒弟都来了,师徒大聚会。刚开席,先师就指着坐在他旁边的家父,对其他徒弟们说:“今天你们都能来,我很高兴,陈忠和还没有正式投师(未写‘投师纸’),算是客人,我们今天师徒之间的谈话与他无关。”(难道先师已预知有不快之事发生?)

(笔者按:关于“投师纸”一事,是这样的:本派拜师,要写“投师纸”,并且要求请族、亲、友三位代表到场画押作证。族,即同一家族中人;亲,要好的亲戚;友,最好的朋友。家父接先师来家举办拜师仪式时,所请族亲友代表,没有一位到场,有人还说:“陈忠和钱多,地理我们都学完了,还拜什么师?”当时家父十分难堪,对先师说:“我们家条件不好,老师不要责怪,我心是诚的!”先师言道:“你不用解释,他们这不是看不起你陈忠和,是看不起我刘天禄!”当时没收家父的投师纸。后来先师在传家父“形法择”真诀时,才收。)

于是师徒之间开始边吃边谈起来。席间大概趁着酒兴,有的徒弟终于就说了:“老师,我们跟你学了这么多年,你总是今年推明年,为什么一直不肯把‘天星’教给我们?”

先师说:“我教给你们的那些东西,这么多年来让你们去实践,你们都实践得怎么样了啊?”

徒弟们说:“我们都会了啊!”

先师说:“那你们都做‘发’了多少家啊?”

众人皆不语。

先师于是又说:“教你们‘天星’还不到时候,你们还记得‘投师纸’上是怎么写的吗?”

徒弟们说:“当然记得,生养死葬嘛!你生病都是我们给你去买药啊,还叫家人来伺候你,哪一点对不起你啊!”

先师又问:“那都是谁出的钱啊?”

……

P26-28

序言

有的学者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和民间文化三类,有的学者则将其分为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两类。无论分为三类,还是两类。这种研究的视角,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都颇有裨益。

中国传统文化大都萌芽产生于民间,开始属于草根文化,后经社会精英人物,特别是执政者的倡导,而成为精英文化、士大夫文化、宫廷文化、主流文化。而随着社会变革、历史发展,时移势易,又沦落为民间文化、草根文化。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文化就是其中典型一例。

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文化,是伴随着中国传统哲学——易学文化的产生、发展而一起产生、发展的,是我们先民出于优选生存环境的客观需求而发现、认识、创造的一种学问。据说,开始多半称为“堪舆”,意思是勘天舆地,即勘察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对人的影响,同时选择地上适宜人生存居住的地质地理生态环境。也就是风水经典篇目《青囊经》上所言“天光下临,地德上载”和“天之所临,地之所盛,形止气蓄,万物化生”的论述。后来到晋代郭璞著《葬书》,提出“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为生气”,“气乘风则散,界水而止,故谓之风水”,又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是为存气上地”。也就是说,《葬书》把堪天舆地进一步具体化了,提出堪舆主要就是寻找生气,找出形止气蓄之地,标志性因素主要有两个,即“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故而,从此堪天舆地之学,就以得水藏风两个要素为代表,而简称为风水学、风水术了。

传统风水学,在古代,由于士大夫和精英人物的鼓吹,执政者的倡导,几乎一直都是主流文化中的一种。到近现代,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现代科学、现代哲学、现代建筑学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传统的风水文化逐渐沦落为一种民间文化、草根文化。解放后,由于“批四旧”等极左思潮的泛滥,风水更被打人“封建迷信”、“愚昧文化”之列。

20世纪末期,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随着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破坏所致恶果的认识和觉醒,随着中华民族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和复兴,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同整个易经文化的命运一样,又被重新认知和重视起来,从海外的“风水热”逐渐引发了国内的“风水热”。以致发展到2009年11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应邀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公开讲解易经的奥秘,并且谈到风水是科学的。

我赞同曾仕强教授的观点,传统的风水文化从本质上讲是科学的,绝不是什么封建迷信。但是正如其他数术文化难免都是精华与糟粕共存一样,风水在流传和应用过程中夹杂着神秘的东西,糟粕的东西,繁杂虚妄的东西。这也是客观存在回避不了的事实。

我们今天研究和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应该站在现代哲学、现代科学、现代建筑学的高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传统风水学中合理的有用的精华继承下来,加以改造、提高,发扬光大,使其为中国甚至全人类优造生存环境服务。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要搞清楚传统风水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核心技术是什么,究竟有多少种技术,多少种流派,各种派别有什么优长和不足等等。而要搞清这些,难度还真不小。

一者风水文化从精英文化沦落为草根文化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其传承早就出现了断代。二者风水文化的传承,与其他数术文化一样,传承者都十分保守,一般情况下核心内容和实用真诀都不肯写到书上。所以今天研究风水的人只靠看古籍、读风水书是难以达到传承目的的。三者,民间真正有师传或家传的风水实践者,往往文化不高,即使想写也写不出来、写不好。而具有高等学历的学者、教授往往又只会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掌握风水的核心技术。鉴于上述现实,风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真是谈何容易!  正是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承蒙作者陈良荃同志的信任,通过梁奕明先生,他把自己学习、研究、撰写的书稿《风水学探秘》送到了我的案头,一者请我审读,二者恳请我为之写序。我通览书稿之后,不禁喜出望外。

第一,这部书稿不同于从书本到书本而写成的风水研究著作。作者既有家传,父亲陈忠和是民间风水师,有几十年执业的实践经验。同时,父亲又有师传,师承民间职业风水师刘天禄。而刘天禄又有师承渊源。总之,这部书稿是既有家传又有真正师传的风水传承者写成的。

第二,今逢开明盛世,作者父亲摈弃保守观念,同意将师传、家传的风水主要内容让儿子写成此书,而作者又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具有现代哲学、现代科学的理念和知识结构,这就为风水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希望,带来了良机。

第三,纵观全书,作者不仅将风水的天文学背景,即堪天部分讲得比较清楚,而且尤为突出地讲解了舆地部分,即龙法——寻真龙、点真穴之法,穴法—_真穴中立真向、收真砂真水之法,还有师传的种种择吉之法:不仅重点讲解了阴宅的理论和技法,而且也初步讲解了阳宅的理论和技法,等等。总之,在我对传统风水学孤陋寡闻的认知范围内,我认为,该书的出版一定会对当前风水研究的现状,起到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作用。

当然,该书也只是传统风水学中的一家之言,一派之理。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要求一部书包罗万象。同时,该书所讲是否确是刘伯温嫡传,读者自然也可以质疑。我既无资格,也无能力对这个问题做出评判。我认为,是不是刘伯温嫡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书是否传述了风水学的真谛、风水学的主流理念和内容。

总之,风水既然早已沦落为草根文化,它的传承发展,必须也必然应该从草根做起,从民间做起。所以,我特别期望国内同陈氏父子一样有师承有家传的风水研习者,也能摈弃保守观念,站出来著书立说,使风水文化真正能够得到继承、发展、光大,以造福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

写到这里,我还想再哕嗦几句。我认为,风水文化要真正能够传承、发展、光大,一要有科学的理论支撑,二要彻底摈弃封闭保守理念。

著名学者吴大猷在回答所谓“李约瑟难题”,即中国古代有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对西方近代科学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天才发现,为何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个问题时,他说,古代中国超过西方的大多是技术,不是科学,没有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发展是有限的。传统的风水学之所以在今天仍然不被主流文化所认可,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恐怕也是如此,就是只有技术,没有科学,或者说缺乏系统的科学体系,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我们今天的风水研究者,应该从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挖掘出风水学的科学依据,建立起完整的系统的理论支撑。

其次。今天的风水研究者应该彻底摈弃封闭保守的旧观念。

正是这种自我封闭、陈陈相因的保守观念,阻碍着传统数术特别是风水学的发展和现代化。比如,一个著名的保守遁辞就是怕所谓“泄露天机”,说什么“泄露天机,就会遭受天谴”,等等,这种说法,我不赞同。如果说泄露天机的话,那么自古以来,特别是近现代的科学家们,他们泄露的天机最多。时至今日,还没有听说过哪个科学家遭受过“天谴”,倒是遭受“人谴”的听说过几个。比如意大利哲学家、科学家布鲁诺因为发展哥白尼的宇宙学说,提出了宇宙无限的科学论断,出版了《论无限的宇宙和多世界》等著作,而遭到天主教会的激烈迫害。1592年5月被抓捕,囚禁在宗教裁判所的监狱里长达七年之久,最后被判处火刑。1600年2月17日被火焚而死,为科学和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风水研究者讲出风水的真谛,公开风水的实用技术,不仅不会遭到“天谴”、“人谴”,反而会受到社会和大众的欢迎,是造福人类的善举。是会积德招福的。  张志春

2010年元月8日石家庄

后记

本书从“起心动念”到2010年2月4日(立春)最后定稿,历时近三年。其中有“奋发期”的通宵达旦(如“解读《青囊奥语》”一篇是一个通宵写就),有“迷茫期”的写写停停(不知道怎样才能出版),有“定稿期”的反反复复。这些“酸甜苦辣”——彷徨、欢欣与感谢,如人饮水:冷暖惟自知之。

“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笔者对风水的一个学习的过程,本书所论,亦只代表笔者的个人观点。尽管笔者在书中已竭尽全力,将自己所思所感告诉大家,但风水之学,实乃博大精深,由于本人学识与经验所限,难免管孔之见,纰缪之处,还敬望广大读者和同道匡正,并欢迎与笔者作学术方面的探讨和交流。笔者想:通过本书,若能结识更多的明师和同道,相互交流,则是笔者之幸也!

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得到了王剑平、王锦、徐知洲、苏振渊、游东兴、余经洋、马祥、梁曳、朱亚香、顾飞、杨川、陈建忠、高玉光、郑强等许多良师益友热情的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在此,笔者还要特别感谢张志春老师和梁奕明先生,以及出版社的全体工作人员,正是因为他们的慧眼和辛勤的付出,才使本书得以出版发行。

笔者愿与天下高贤志士一道,为推进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则,平生可慰也!

本人的联系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解放南路713号二楼(南禅寺旁),邮编:214000,电话:15061801268,网址:www.Lbwfs.com。

最后,笔者草诗一首,作为本书的结束语:

随风

元极混沌本无形,

山川河岳孕其中。

沧海桑田来复去,

莽莽大地潜龙踪。

机缘使然天地现,

阴阳互补万物隆。

五行生克无穷尽,

星辰北斗司天宫。

为君试说青囊语,

天涯海角结良朋。

见仁见智见风骨。

亦思亦笑亦随风。

陈良荃

2010年2月4日(立春)于无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