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灵之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十周年纪念)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王左丹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纪念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特编辑出版《心灵之约》,由王左丹主编。该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十年工作的情况,既收录了中心的主要规章制度,又汇集了历年来的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既收录了中心常规工作——“咨询工作”手记,又有细腻温馨的“知信箱”;既有翔实生动的咨询个案,又有科研理论文章。

本书的出版对于总结华南师范大学十年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提高该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书中的内容对于帮助各级领导和老师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学习心理咨询经验以及指导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心灵之约》共分五个部分:“十年回顾”汇集了中心十年宝贵的经验和资料;“调查报告”汇编以交友、恋爱、学习压力等为主题的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咨询手记”是从面谈心理咨询员撰写的工作笔记中精选出来的一些典型个案;“知心信箱”是从《怡心园》编辑部多年的信函咨询中精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信件;“科研论文”精选了中心专职心理老师近年的科研成果。

《心灵之约》由王左丹主编。

目录

第一编 十年回顾

 沟建具有师范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十年工作总结与回顾

 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历年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情况汇总与分析

 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历年心理咨询与治疗记录汇总与分析

 心理健康与个人发展活动月经典活动回放

 汶川大地震灾后心理救援工作总结与回顾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规定(修订)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办法(试行)

第二编 调查报告

 大学生学习心理情况调查

 大学生考试心理状况调查

 大学生拖延行为调查

 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调查

 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调查

 大学生性观念调查

 大学新生适应情况调查

 大学学生自信心调查

 大学生受挫能力调查

 大学生创造力调查

 大学生安全感状况调查

 大学生感恩意识调查

 大学生审美心理调查

 大学生理财观念调查

 大学生购物消费状况调查

 大学生旅游消费观调查

 大学生压力状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

 大学生闲暇心理情况调查

 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

 大学生饮食与心理的关系调查

 大学生运动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

 大学生文化心理状况调查

 大学生偶像崇拜状况调查

 大学生星座迷恋问题调查

第三编 咨询手记

 单词之殇

 长长假期,忧忧我心

 点滴光亮带来生命璀璨

 路在何方?

 点燃你生命里的明灯

 每天走在阳光里

 遇见深藏的忧伤

 童年的那些事儿

 助人助己

 跳出旧天地

 走出失恋的阴霾

 爱在左,责任在右

 毕业:分手?

 丑小鸭的蜕变

 流星逝后

 我被依赖撞了一下腰

 为生活开一扇窗

 爱自己,勇敢不放弃

 焦虑在心口难开

 贫穷,也是动力

 找到那片晴朗天

 走出失眠的阴霾

 掀起你的盖头来

 我的完美谁做主

 不能适应的新世界

 拿什么来适应我的大学生活?

 四季蝉歌

 过好当下,把握未来

 向左走,向右走?

 走出暴食与过度节食的误区

 风雨彩虹

 黑暗里的秘密

 聆听来自潜意识的声音

 拿什么拯救你,网瘾?

 期待穿裙子的季节

 淑女为何控制不住打人?

 我有我决定

 在无意识中,我们获得了灵魂

 催眠治疗强迫症一例

 社交恐怖症治疗一例

 神经质性格治疗一例

 抑郁症治疗一例

第四编 知心信箱

 迷茫的学业

 考试压力,睡眠告急

 大学,我该怎样学习?

 怎样进人复习状态呢?

 记不住,好心急

 不舍假期,难静心

 学习,兼职,如何权衡?

 不会拒绝,真苦恼

 孤单的大学

 舍友能成好友吗?

 对朋友不满,说还是不说?

 不敢和异性相处,怎么办?

 恋爱和学习,能兼顾吗?

 两个男友,何去何从?

 渴望恋爱

 没有男友,我好失落

 我是同性恋吗?

 初人大学的失落

 我被淹没了,好自卑

 费力不讨好,我错了吗?

 如何应对莫名的暴躁?

 奇怪的偏头痛

 心情低落,如何调节?

 何处觅安全?

 工作难找,心苦恼

 备战面试

 考研or工作?

 职业规划

 “购物狂”该怎么办?

 入不敷出,如何理财?

第五编 科研论文

 一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长程沙盘心理分析治疗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初始沙盘的典型特征

 大学新生心理困扰的性别特点

 大学生考试焦虑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新趋向及心理成因探析

 当代大学生婚恋心理的新特点及教育对策

 团体辅导: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新模式的探讨

 试论高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

后记

试读章节

社交恐怖症治疗一例

赵 玲

这是我遇到的一个比较特殊的个案,也是我运用系统脱敏疗法比较成功地治疗社交恐怖症的个案。来访者为一男性,二十岁左右,非本校学生。第一次由父母陪同前来咨询。

来访者:高一以来,我不敢迎视别人的目光。开始不敢与同班同学对视,发展到最后,对所有人的目光都不敢对视,害怕见任何人,害怕出门,天天躲在家里,有时候连家人都不敢见。所以我高中没毕业就退学了。其实我很想上学的,但是我害怕见人,说话很吃力,还没开口就紧张、脸红,而且满身大汗,有时还会发抖。最初以为是羊癫风,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不是,建议我来看心理医生。为这些事我很痛苦,甚至想到要一死了之,你说我这是什么病?能不能治疗啊?

作为咨询者,我能体会来访者内心的痛苦,也能体会来访者求治的急切心情,这是咨询者最希望看到的。但是我在没有了解清楚来访者的具体情况时,不能轻易做出判断,更忌讳给来访者随意地贴标签。

咨询者:你能记得你这种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来访者:我从小就很害羞,害怕见人。我有一个姐姐,她性格很活泼,也很优秀,现在已经在读研究生了。小时候姐姐就表现很好,经常得到父母和亲戚的表扬,而我总是被骂“笨”、“没用”,我也觉得我很没用,什么都不会,连说话都不会。我爸妈经常说我们不像是姐弟俩,性格差异太大。

咨询者:那么现在呢?

来访者:高一的时候一次上课,我无意当中看了一个女孩子一眼一,我觉得她发现了我看她,当时很害怕,怕被老师和其他同学发现,说我不正经,想到这里就脸红、出汗,我恨不得立刻逃离教室。之后我便害怕与人对视,我觉得别人能看出我心里在想什么。现在我一直在家呆着。

第二次和第三次,我继续给来访者以积极的关注和支持,引导来访者坦露自己的内心想法,回忆生活经历,并逐渐明确来访者的咨询目标,同时,也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随着咨询的深入,来访者的状况逐渐地明朗化。根据他的表现可以诊断为社交恐怖症。我向他介绍了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形成。首先,因为姐姐的优秀,导致他从小就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认为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第二,性需要和道德观念的冲突,一方面有与异性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认为这种愿望是罪恶的、不道德的。因此产生内心冲突,冲突导致逃避反应;第三,内向害羞的性格特点。明白了原因之后,来访者表示理解,作为咨询员,我特别在意为来访者树立能治好的信心。我告诉他,社交恐怖症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恢复正常的。来访者表示非常愿意改变,并愿意配合。

第四次,我决定采取认知领悟疗法改变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首先,正确认识自己。能看到自身的缺点当然好,同时也要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点。其次,帮助来访者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与性态度,消除羞耻感和罪恶感。再次,和来访者共同分析恐怖症的不合理的地方,使来访者了解到别人能看到自己的内心想法是不合逻辑的,只有儿童才会采取一味退缩、不愿见人的做法。在这次咨询结束的时候,咨询员给来访者布置了作业,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写下其生活经历和此次咨询的体会,并写下自己追求的理想状态。

第五次,来访者自述情况好了很多,但是还是不能控制恐惧心理。我决定运用交互抑制原理,对来访者进行系统脱敏训练。首先我对来访者讲解了系统脱敏的整个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和来访者共同讨论和确定了恐惧梯度,建立了五个等级层次。接下=来对来访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引导来访者体会肌肉的深层放松状态和感受。

系统脱敏疗法对放松的要求很高。在进行放松训练的同时,让来访者想象与人交往的情形,逐渐地,恐惧梯度由低到高。在交互抑制情境下,逐步地使松弛反应去抑制那些较弱的焦虑反应;然后抑制那些较强的焦虑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有反复,在来访者进入放松状态后由上一个梯度开始。

最后一次咨询,来访者很高兴地表示自己有了明显的改变,现在他在与他人交谈时不再那么紧张害怕了,虽然有时还是会脸红,但已经能够接受了。在这两个月的咨询中,我也能体会到来访者的进步。作为咨询者,我由衷地为来访者感到欣慰。同时,我也没有忘记对来访者提出希望,希望他能树立信心,更大胆地面对生活!

神经质性格治疗一例

梁志恒

高中生小张拘谨地走入咨询室向我诉说内心的苦恼:有一天上课偶然看见身旁一女生,感到十分紧张,认为自己看着女性,对方就会洞悉自己内心的“邪念”,自此之后很害怕和女生交往。同时他还经常被一些小事所困扰,例如写文章很害怕写不好,打乒乓球时担心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和同学们打扑克紧张得像如临大敌……

不断地倾听小张的陈述,我感觉这些似乎没有关联的问题背后都有一个共同原因——神经质。这是一个用来描述某种性格倾向的术语,神经质性格的人通常内向敏感,一方面他们的上进心很强烈,总希望可以成为强者或高尚的人,受人景仰;另一方面又十分严格要求自己,不满现状,也不允许自身有何差错。当理想的追求和实际的状况差距太大时,他们要么感到自卑得无地自容,要么整天紧张不安,饱受痛苦。

带着这种设想,我开始深入了解小张的问题,他说自己和异性相处时头脑总会出珊陛的念头,认为自己太“卑劣”,故此在交谈中不停地责骂自己。我询问了一下他的童年和父母对他的教育,原来小时候武侠片中不近女色的英雄形象和父母守旧的性道德深深地影响着他,成为他理想的自我形象中的一部分,不过在咨询过程中他仍不自禁流露出对异性的渴求,显然小张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性观念和本能需要之间的冲突,因此解决他的问题就应该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思维很深刻地影响着自己的情绪,对事物非理性和不成熟的想法往往造成情感的困扰,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一同反驳和挑战小张自身一些不合理的性观念,以适宜的想法取而代之,同时鼓励他大胆坦言对性的看法,从中引导。在此过程中,小张逐渐觉得“食色性也”乃人之常情,不应为此感到苦恼。

经过几次咨询,小张确有很大变化,他说现在想起以前不合理的性观念都觉得很可笑,在学校和女生的交往也多了。我认为这个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于是就趁热打铁转向其他问题。对他一系列令人感到不解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可以再次看到小张对理想自我的过分执著而引起的烦恼,询问他写好文章有何意义,他认为可以因此有名,受人赏识并可能引起女生的注意;连打乒乓球、下棋、打扑克这些本来轻松的娱乐也被视之为表现自己的机会,求赢心切。这种过分强烈的自尊需要和超越他人的心态给他本人带来沉重的精神包袱,他担心自己无法成为被人尊重的强者,。因此总为这些日常小事紧张兮兮。于是我们一同探讨小张所认为的强者和尊重的含义,鼓励他挑战和改变其中的不合理想法,引导他分析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自己。当我把他众多问题的相似之处逐渐揭示出来以后,他开始明白长期困扰自己的原因并答应要作出改变。

到了最后一次咨询,小张显得神情轻松,和当初判若两人。他表示仍然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但他不再为此苛求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平凡并不妨碍他对理想的追求。我为他的改变感到由衷欣慰。在后来的咨询反馈中得知,小张的学习和生活一切正常了。

P269-272

序言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核心问题。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说过:“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在王国维看来,只有身体机能与心理素质协调发展,才能成为“完全之人”,这与当代教育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一目标是一致的。大学教育不仅要开启学生的智慧,而且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健康的心理。

健康的心理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的人才进行了长达50年的跟踪调查,并对其中成就最大的800人加以分析,发现他们的优秀不在于智力水平高于常人,而在于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进取心、热情、顽强、坚持、信心等。这个调查印证了西方的一句谚语:“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学业挫折、社交困惑、情感迷失、就业焦虑……诸多压力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巨大的挑战,以致有人戏称高校“天之骄子”为“天之焦子”。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我校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10月。十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师范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和实践体系。十年来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接待面谈咨询13700多人次、电话咨询4600多人次,开展团队培训46场、名师讲座300多场,培训朋辈心理辅导员和宿舍心理保健员5000多人,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广东省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先进单位”,中心的门户网站“南方心理在线”还在今年获评“广东省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网站”和“第四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以及全国高校“最佳心理健康教育奖”。……这一串串数字,一个个荣誉,无不凝聚着心理咨询中心全体师生的心血和汗水,见证着他们团结一致、忘我拼搏的工作精神,也记录着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成长历程……

十年来,我校心理咨询研究中心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在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编印出版《心灵之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该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十年工作的情况,既收录了中心的主要规章制度,又汇集了历年来的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既收录了中心常规工作——“咨询工作”手记,又有细腻温馨的“知心信箱”;既有翔实生动的咨询个案,又有科研理论文章。我深信,《心灵之约》的出版对于总结我校十年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书中的内容对于帮助各级领导和老师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学习心理咨询经验以及指导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我对该书编者付出的艰辛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希望中心在保持与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为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实践创新型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是为序。

刘鸣

2010年11月

后记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十载的风风雨雨,我校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从一株稚嫩的小苗逐渐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十年的成长是一份成熟,更是一种沉淀。经过认真策划、总结和梳理,《心灵之约》终于付梓出版,以纪念中心十年来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十年回顾”汇集了中心十年宝贵的经验和资料;“调查报告”汇编以交友、恋爱、学习压力等为主题的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咨询手记”是从面谈心理咨询员撰写的工作笔记中精选出来的一些典型个案;“知心信箱”是从《怡心园》编辑部多年的信函咨询中精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信件;“科研论文”精选了中心专职心理老师近年的科研成果。书中的每一个数据、每一段文字和每一张图片,不仅见证着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不懈追求和勇于创新的成长足迹,更凝结着很多人的心血和智慧: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教科院领导和心理系师生的人力与专业支援、中心全体同仁踏踏实实忘我的工作、中心历届兼职学生和心协会员们的激情与奉献,还有各院系广大政工干部们多年的理解与配合、省内外同行们的鼓励与认可……在此,谨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本书由王左丹担任主编,提出编写的思路并审阅全稿,李江雪、苏斌原担任副主编,负责全书统稿和审编。本书在编辑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刘鸣校长亲自为本书作序,胡庭胜、周宪、曾保春、徐艳平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书中文章的作者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还要感谢广东书法家协会主席、我校文学院张桂光教授为本书题名!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同行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各界人士多提宝贵意见。

编者

2010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