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学生妈妈的50堂成功教子必修课
分类
作者 董玉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特别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开始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走进学校开始学习。妈妈是这一阶段教育孩子最好的老师。由妈妈抓好孩子小学阶段的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等于开启了孩子幸福和成功的大门。

本书如同一位充满智慧的导师。它包含着以简洁和朴实的语言来阐述的宝贵课程。它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直指要害。同时,它读起来非常有趣,因为它会让你暂停和再次思考,并且让你反思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

这50堂成功教子必修课,专门为小学生的妈妈们而准备,愿它成为妈妈手中教子的宝典,消除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教子误解的良方,为妈妈帮孩子度过小学这个人生新航标而鼓劲呐喊!

内容推荐

小学阶段是奠定孩子人生基础的关键时期,却可能毁在不知道如何把握这段时期的妈妈手上!

进入小学之后,孩子的生活产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上课不再像幼儿园时那么轻松愉快,不但规矩多,而且严格,还要写一堆令人厌烦的作业;生活不再像以前在家里面那样总是围着家庭成员转来转去,他要面对更为宽广的人际关系,其中会有摩擦,会有打闹……

做小学生的妈妈,一定要懂得想当然并不能使你成为一个成功的妈妈,教育是有章可循的。实践中的经验是最为宝贵的课程;作为小学生妈妈。一定要知道,有一些课是这个时期你必须要学习的。

本书精选的50堂课。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细节,力争为妈妈教育孩子做到全方位的辅助,这50堂课程的内容包括苦难,也包括幸福;包括妥协。也包括勇敢,它们包含了很多很多。最重要的是它包含的是人间最伟大的东西——母爱。

目录

第1课 与孩子沟通,做个知心妈妈/1

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孩子/2

保持微笑,过分严厉会令孩子疏远你/3

主动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5

第2课 留心,别把坏习惯传染给孩子/7

别在孩子面前抱怨/8

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粗话/9

不做磨蹭妈妈,避免孩子拖拉/11

第3课 摇篮里的孩子长不大/13

别把小学生当婴儿/14

让孩子在独立中成长/15

放手让孩子“闯一闯”/17

第4课 给孩子肯定,唤起他的自信/19

多一句赞扬,少一语批评/20

别总拿他和别人比/21

表扬孩子的每一点进步/23

第5课 教导诚信,矫正说谎毛病/25

兑现妈妈的承诺,以身作则/26

寓言故事,耳濡目染的效果/27

善待孩子的谎言/29

第6课 望子成龙,要有乎常心/32

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33

孩子不都是神童/34

尊重孩子,别为他设计梦想/36

第7课 与孩子保持平等,不摆妈妈架子/39

不要以大欺小/40

给孩子平等对话的机会/41

妈妈错了也要承认/43

给孩子选择权/45

第8课 不要纵容孩子厌食/47

不要只做孩子爱吃的食物/48

“搭配法”让孩子远离挑食/49

发挥“善意谎言”的作用/51

第9课 顺应孩子爱玩的天性 /53

别把孩子关在房里/54

让孩子在玩中增长技能/55

和你的孩子一起玩/57

第10课 让孩子安心在学校学习/59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60

鼓励孩子与老师沟通/62

让孩子克服“开学恐惧症”/63

第11课 应对小学生的校园事件/66

认清打架原因,才能对症下药/67

孩子在校“受气”要积极疏导/69

冲向学校理论,最终害了孩子/70

第12课 让孩子的手动起来/73

别把孩子惯成“小皇帝”/74

让孩子自我管理,妈妈不要越俎代庖/75

奖励孩子的劳动/77

第13课 培养孩子坚毅的性格/79

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期/80

别让孩子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惯/81

给孩子创造“逆境”/83

第14课 让孩子学会善待金钱/85

让孩子看到赚钱的辛苦/86

别让零用钱埋葬孩子/87

让孩子养成存钱的习惯/88

第15课 勤俭节约,从娃娃抓起/91

为孩子树立节约的意识/92

对孩子的浪费习惯负责/93

再富不能富孩子/95

第16课 循循善诱,小批评显大智慧/98

别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99

间接说教比直接批评更有效/100

体罚要慎用/102

第17课 用“理想”教子,有梦才有未来/105

让孩子怀抱梦想/106

不要轻视小学生的梦想/107

为孩子的理想“出谋划策”/108

第18课 使孩子爱上学习/111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112

使孩子劳逸结合,不要剥夺孩子玩的权利/113

不要用分数衡量孩子的一切/115

第19课 增强孩子的时间意识/117

改变孩子懒散的习惯/118

让孩子制定时间表/119

不让孩子睡懒觉/121

第20课 提升孩子的创造力/124

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125

为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127

投资孩子的创意/129

第21课 提高孩子的记忆力/131

不要让孩子丢三落四/132

让孩子养成记录的习惯/133

注意力集中才能记得牢/134

第22课 规范孩子的言行/137

以身作则好榜样/138

放任孩子,终结苦果/139

堵住说脏话孩子的嘴/140

第23课 让孩子在感恩中成长/142

教会孩子说“谢谢”/143

懂得爱,才懂得感恩/144

给孩子感恩的机会/145

第24课 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能力/147

让孩子学会在困难中微笑/148

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149

为孩子的成功喝彩/151

第25课 增强孩子体魄,锻炼身体不可少/153

让孩子动起来/154

选择适合孩子的运动方式/155

帮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157

第26课 小学生也要社交/159

交往,从“家”开始/160

让孩子树立合作意识/161

教会孩子小技巧/163

第27课 让孩子勤于思考/166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167

锻炼孩子的思维力/168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170

第28课 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173

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174

让孩子远离意外伤害/175

关注孩子的交通安全/177

第29课 让孩子获得勇气/179

鼓励孩子勇于尝试/180

告诉孩子,“你能行”/181

别忽视孩子的小失败/182

第30课 树立孩子的责任意识/184

教会孩子说“对不起”/185

不要让孩子怨天尤人/186

让孩子知道,“谁的过失谁买单”/187

第31课 教孩子认识自己/189

让孩子清楚别人对自己的看法/190

让孩子以朋友的眼光看待自己/191

教会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193

第32课 让孩子学会倾听/195

以身作则,被倾听才会倾听/196

倾听他人学问多/197

倾听,治疗“母子对抗”/199

第33课 教孩子学会团队合作/201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合作/202

注意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203

引导孩子到集体中去/204

第34课 培养孩子的领导才能/207

领导力不可遗传,却能培养/208

鼓励孩子竞选班干部/209

在活动中锻炼领导力/210

第35课 让孩子主动去助人/213

对孩子的自私说“不”/214

让孩子在助人中寻找乐趣/215

每天都为他人做些事/217

第36课 教孩子保持冷静/219

孩子不再暴躁/220

用你的冷静给孩子降温/221

提高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223

第37课 小学生也要会投资/225

零花钱怎么才能不零花/226

小学生也能成经商高手/227

试着让孩子做投资/229

第38课 让孩子养成好习惯/231

为孩子制造好习惯的氛围/232

让孩子重复自己的习惯/233

别忘了提醒孩子/234

第39课 用耐心去辅导孩子/236

循循善诱,耐心引导/237

耐心倾听孩子/238

耐心地陪着孩子成长/239

第40课 转变孩子在学习中的地位/241

从第一任教师转向辅导员/242

从兴趣学习转向学习兴趣/243

从游戏学习转向课堂学习/244

第41课 发挥孩子的优势,因材施教/247

因材施教容易取得成功/248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249

根据孩子性格,因材施教/250

第42课 教育孩子要严而有度/252

严与爱结合最能树立母亲的威信/253

严得具体孩子才知道该怎么做/254

不要一个白脸,一个红脸教育孩子/255

第43课 发展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258

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259

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260

兴趣爱好让孩子的生活更精彩/261

第44课 让孩子树立目标/263

不让孩子缺失方向/264

引导孩子自己设定目标/265

教孩子学会目标管理/267

第45课 让孩子学会积极进取/269

进取精神从小培养/270

引导孩子积极的行为/271

用你的积极态度影响孩子/273

第46课 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275

不要把电视封起来/276

通过一起看电视来引导/277

别让孩子泡在电视里/279

第47课 别让孩子成为网虫/281

禁止只会越禁越难止/282

警惕孩子迷恋网络游戏/283

让电脑成为孩子获得信息的工具/284

第48课 用氛围感染孩子/287

要营造民主的氛围/288

要营造鼓励的氛围/289

要营造快乐轻松的氛围/291

第49课 把握关心的尺度/293

不要侵入孩子的私人空间/294

尊重孩子的隐私/295

关心有方,忌啰嗦/296

第50课 正确对待孩子的“追星欲”/299

正确看待孩子的偶像/300

追星要有方/301

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明星观/303

试读章节

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孩子

美国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孩子尽心铺过的床,无论怎样不整齐,妈妈千万不要重铺一次。事实上父母很多时候做了不少伤害孩子的事。孩子许多想法,是一些父母一辈子都没有想到过的,只有那些尝试着去了解孩子的妈妈才能教育好孩子。

心理学家凯文乐曼博士写了一篇著名的“孩子给父母的十诫”,清楚的描述孩子的想法及感觉,值得我们每一个妈妈去细心倾听。

“爸妈,我的手小,所以不要对我铺的床、画的画或丢的球要求完美;我的腿短,所以请放慢脚步,我才跟得上。

我才到这个世上不久,请不要过分地限制我,让我摸索、探求。

家务永远是做不完的,妈妈,请你停下来,给我一点时间,回答我的问题。

我的感情很脆弱,我跟大人一样,不喜欢被人唠叨。

我是上帝赐给你的一份特别礼物,请珍惜我、尊重我、引导我,并用爱的方式来管教我。

我需要鼓励才能长大。不要随便骂我,永远记着,你可以批评我做的事,但不要伤害我的感情。

请让我自己做决定,容许我失误。这样我才能从错误中学习,将来我长大了才有能力做重大的决定。

请不要为我做过多的事,就好像我没有能力做似的。也请不要拿我和别的孩子相比。

爸妈,请不要怕放下我,让我与他人一起度周末吧!孩子需要偶尔离开一下父母,就像父母偶然需要不被子女打扰一样。

请带我外出玩耍,我需要从大自然中扩充知识。”

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与别的孩子比较了解和认识你的孩子。通过比较,你能清楚地知道孩子掌握的知识、能力、个性以及与伙伴相处情况。即使孩子身上有不少缺点也不要发愁,在比较中,你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这正是孩子内在本质和潜在优势的显现,是你教育孩子的突破口和促使孩子不断进步的“无言启示”。通过比较,妈妈们可以增加教育孩子的信心,有助于制定合乎实际的教育计划。

此外还可以学一点儿童心理学。有一位妈妈特别关心宝贝女儿,大事小事样样包办,可是母女俩之间的“战争”不断。有一次女儿竟对着妈妈大声叫道:“我也要当妈妈,我也要孩子,我也要整天对她说‘学习呀!好好学习呀!”’这位妈妈苦恼极了,后来向一位儿童心理专家请教,专家告诉她:“刚入小学的孩子,主要活动方式仍然是游戏,他们对学习的过程感兴趣,不重视学习的结果……你不懂孩子的心理,整天让她呆在家里写呀画呀!这就是你‘吃力不讨好’的原因。”你是否也犯类似的错误呢?读一些儿童心理学之类的书籍,掌握孩子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这样的妈妈才能做到教育孩子科学化、规范化。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教育子女,最重要的是要知子、识子。”对孩子认识越全面越能使妈妈的教育起到预期的效果,对孩子认识得越细致越深刻,教育方法就越得体,孩子就越信任妈妈,愿意向做妈妈的袒露心扉,乐于接受妈妈的教育和引导。保持微笑,过分严厉会令孩子疏远你

对孩子来说,妈妈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我们在孩子中间,常常听到一个奇怪的问题:“老师怎么不会笑?”

一次,在中国少年报社组织的“我眼中的老师”绘画比赛中,绝大多数孩子笔下的老师都是绷着脸的。好容易找到一张“笑脸老师”,画画的孩子还在旁边注上:“老师终于笑了!”这不由得让大家沉思,也为当妈妈的提了一个醒。

笑,是爱的语言,孩子们都喜欢爱笑的人。你冲他微笑,这表达了你内心的感情:“我爱你!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从小在微笑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如果妈妈时刻保持微笑,将会使得和孩子的沟通更加简单。

问题是:当孩子的某些行为确实让妈妈感到很生气或很难堪时,做妈妈的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呢?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拿出当妈妈的威严,强调孩子的错误行为,一种是保持微笑,客观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如果是第一种沟通态度,妈妈所表达的信息很可能隐含了“贬损”孩子的意思,代表了责备或辱骂,它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进而引起他们故意反抗妈妈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疏远“不笑的妈妈”。因此,妈妈对孩子的这种沟通不仅是无效的沟通,而且是能够引起亲子之间冲突的沟通,让孩子越来越远离父母的沟通。

如果是第二种沟通态度,效果则会好很多:

我们可以微笑着告诉孩子事情的真相。比如孩子要买东西,家长说“我买不起……”时,必须是真的买不起。不能让孩子觉得“明明可以买的嘛,看来我还没有闹够,所以你不给我买”。建立规则的第一条原则就是遵守诚实的原则,虽然这是老调重弹。然而,诚实是再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的。

给孩子感觉到确定性。生活中充满了模糊和不确定性,这些模糊和不确定性让成长中的孩子不知所措。家长应尽量增加自己行为与言语的确定性,让孩子感到安全。这也是我们在前面讲过的,要在乎自己说过的话,给孩子的规定、限制都应是合理的,给孩子的“命令”都是可行的,并且是准备付诸实施的。P2-4

序言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特别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开始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走进学校开始学习。妈妈是这一阶段教育孩子最好的老师。由妈妈抓好孩子小学阶段的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等于开启了孩子幸福和成功的大门。

妈妈们,你们知道吗?

当孩子进入到小学以后,崭新的生活也就意味着开始了。孩子将在小学度过6年最重要的时光,作为孩子的妈妈,你们可曾考虑过,怎样配合好学校教育你们的孩子吗?你们是否知道,面对已经是学生了的孩子,你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呢?你们想过除了做好物质上的准备,也要做好精神上的准备,去读一些合适的书来为自己教育孩子充电吗?

来自现代教育家的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分水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个关键的教育期,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妈妈和孩子在这个时期的互动如何,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终生发展和终生幸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孩子都是沿着妈妈充满希冀的视线走进学校的,孩子的书包里装着沉甸甸的母爱。当妈妈的,都会倾尽心血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他或者她能够有出人头地的一天。然而小学阶段很快就将过去。几年以后,孩子们之间渐渐有了差距。有的孩子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个子长高了,身体结实了,更加充满自信;而有的孩子学到了知识,却戴上了眼镜,面色苍白,身体变得赢弱;还有的孩子没有了笑声,失去了自信,对读书感到厌倦,甚至沾染上了不良习气……孩子与孩子的差距,从妈妈的教育那里就拉开了。

用“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个比喻,怎么形容小学时光的重要都不过分。小学生活,每天都要面对新的知识,孩子的心理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孩子的身体每天都在飞跃。当孩子打开新课本开始新课程学习的时候,作为妈妈的你,却很可能仍在原地踏步,教育孩子的知识、方法却几乎没有长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教育孩子的办法能被自己的孩子——那个每天背着书包、每天都在学习新知识的小学生所接受吗?是为自己充电的时候了!

孩子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最幸福的那个人一定是妈妈,妈妈与孩子血脉相连、息息相关,妈妈对孩子的教育也会伴其一生,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妈妈不仅对孩子的生理有着极其巨大、深刻和长久的影响,而且对孩子的智力、意志、性格、品德等精神方面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妈妈,那这样的家庭就是心灵成长的圣殿,这样的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一定坐得正,走得直。

如果妈妈牢牢把握好孩子的小学阶段,给孩子的大脑中输入乐观、勇敢、有礼貌、知识无价、人生美好等关键词,那么这些优良的品质与思想,必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令其受益终身,享用不尽!

对于那些渴望做个好妈妈的人来说,本书如同一位充满智慧的导师。它包含着以简洁和朴实的语言来阐述的宝贵课程。它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直指要害。同时,它读起来非常有趣,因为它会让你暂停和再次思考,并且让你反思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

这50堂成功教子必修课,专门为小学生的妈妈们而准备,愿它成为妈妈手中教子的宝典,消除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教子误解的良方,为妈妈帮孩子度过小学这个人生新航标而鼓劲呐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