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拟从理论分析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角度,努力破解发展与保护的难题。其基本思路是:在全球化语境中探讨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对西南边地少数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历史进行考察;通过对生态博物馆的实地考察,来讨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模式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从湘、黔、桂、鄂边地民族文化空间及其在当代的转型的实际考察来评估传统的再造与重塑功能;通过对具体的保护个案的考察和分析来检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尊重和利用地方性知识的问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本土经验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潘年英 |
出版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拟从理论分析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角度,努力破解发展与保护的难题。其基本思路是:在全球化语境中探讨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对西南边地少数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历史进行考察;通过对生态博物馆的实地考察,来讨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模式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从湘、黔、桂、鄂边地民族文化空间及其在当代的转型的实际考察来评估传统的再造与重塑功能;通过对具体的保护个案的考察和分析来检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尊重和利用地方性知识的问题。 内容推荐 自新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频繁出现于人们的生活视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更是于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而制定了一些原则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公约》同时呼吁世界各国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落实更加具体而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本书作者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来考察和总结洲黔桂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和现实经验的。作者通过多年艰苦的田野作业,对西南边地少数民族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各种传统经验进行了清理和总结,其中,“传统歌谣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旅游开发与本土文化保护相结合”、“建立生态博物馆”等文化保护模式均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在发展中保护: 全球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球化与本土意识 从民间文化到非物质文化 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双赢”结果的期待与寻求 第二章 生态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模式 生态博物馆的相关背景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概况 文化大变迁 传统的延续 梭戛生态博物馆的意义 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保护的过程 效果评估 难以回避的矛盾 基于“国情不同”下的“文本”变异 从矛盾走向畸变 “文本”变异的原因分析 梭戛个案的反思和启示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评估 第三章 传统的再造与重塑: 湘、黔、桂边地民族文化空间及其当代转型 黔东南:迷人的远方 从郎德到西江 适度开发 并置的文明 历史的延伸 古今凤凰 变味的“遗产” 第四章 遗产中的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性知识 相遇 觉悟 从“原始”到“现代”到“后现代” 让传统歌谣走进现代课堂 巨洞的故事 从保护一棵古树开始的文化自觉 “地方特色”的重新发现和认识 通过“办节”来复兴传统 依然传承着的文化密码 传统与现代的交响 重新唱响的侗族大歌 捷报 夏天的风景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