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中国法评论》尝试在中国法中引入一种新的视角,增加一些新的元素:一方面通过邀请外国学者从制度输出国的角度对中国法律进行评价,以此来了解一些可能被我们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组织中国与外国学者共同对中国法律进行合作研究,以便在对其中外来制度本身进行评析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这些制度的背景与运行状况,从而避免误解与误读,并填补中国读者的知识缺口。
本书为2009年第一辑。
中国法的继受性决定了对外来概念以及制度来源国法律的考察仍然是当前中国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域外中国法评论》尝试在这一领域中引入一种新的视角,增加一些新的元素:一方面通过邀请外国学者从制度输出国的角度对中国法律进行评价,以此来了解一些可能被我们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组织中国与外国学者共同对中国法律进行合作研究,以便在对其中外来制度本身进行评析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这些制度的背景与运行状况,从而避免误解与误读,并填补中国读者的知识缺口。
序
基础研究
[一般民商法]
中德第三民事主体的比较研究
要约法律效力之基础及其展开——以自治原理与信赖原理之竞争为主线
最新立法评价
[物权法]
德国视角下的中国新物权法
德国法上的抽象原则与信贷担保
[破产法]
对中国破产法的比较法分析
德国破产法之沿革
[反垄断法]
中国反垄断法之竞争政策取向与待决问题
瑞士反垄断法的发展
经营者集中控制:法律制度和实践
[劳动法]
劳动成本竞争中的劳动关系终止保护机制
论行业性集体合同之效力——中德劳动法比较
德国劳资合同法
[公司法]
企业法五十年
股东至上原则及其局限——从美国公司法的视角
大陆法与英美法
法律思维的差异演变——美国的法律经济分析与德国的法教义学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