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冷箭(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郝岩//王传珍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别样人物关系的反特悬疑剧,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仰关于救赎的另类故事。

这是继《暗算》《潜伏》之后又一谍战大片,与央视首播同期推出的长篇巨作——射向中国谍战悬疑作品最高点。

小说以中国组建的第一支监狱部队先遣队押解上千名重犯进行大迁徙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暴狱和反暴狱,我中有敌、敌中有我的谍战悬疑故事。贯穿始终、充满悬念的情节和无间道人物,充分体现了“明枪易躲,暗(冷)箭难防”之含义。

内容推荐

郝岩、王传珍所著长篇小说《冷箭》,是同名三十五集反特悬疑电视剧的文学作品。由CCTV·中视影视投资拍摄的《冷箭》,从筹拍伊始便受到瞩目。出任该剧制片人的是央视金牌制作人俞胜利先生,他一手打造的《大宅门》《大宋提刑官》《天下粮仓》《李小龙传奇》,书写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实力派演员黄志忠曾在《人间正道是沧桑》《大明王朝》《天字一号》等剧中出演男主角,女主角王力可在《血色浪漫》《狼毒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红灯记》等剧作中都有上佳表现。目前,该剧已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剧,受到央视和全国各级卫视争论,业界更有“上半年看《潜伏》,下半年看《冷箭》”、“直指中国反特悬疑剧最高点”的说法。

《冷箭》以中国组建的一支监狱部队先遣队押解上手磐重犯进行大迁徙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暴狱和反暴狱,我中有敌、敌中有我的反特悬疑故事。贯穿始终、充满悬念的情节和无间道人物,充分体现了“明枪易。躲,暗(冷)箭难防”之含义。

小说《冷箭》较之同名电视剧,在保留原有电视剧剧情的同时,注重通过文学手段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对电视剧中难以表达的剧情和人物塑造都有多侧面、深层次描述,将电视剧中主人公的人物命运延展到当下,可谓小说的一大卖点。毫不夸张地说,《冷箭》小说要比电视剧更好看,‘情节设置更精彩,人物形象更丰满。

试读章节

长江边上的这座城市,在沉重的夜幕和肆虐的骤雨中过早地睡着了。长街深巷几无路人,闪电划破夜空的瞬间,雨水在夜色里透出一种诡谲之气,在城里城外四处浸淫……

这个风雨飘摇之夜,似乎注定会有大事发生。

架着铁丝网的狱墙和低矮破败的监狱轮廓,在闪电光中时暗时明。一间间监舍,人满为患。一个个狠目冷面的犯人拥挤在铁窗前幸灾乐祸地看着半空,每个人的目光里都透着躁动。

北校场监狱,是江滨市的一座老监狱。川、滇、黔、桂各地的老监狱大都同它一样,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这些老监狱已经变成了新政权关押囚犯的所在。

“下吧下吧下吧,下它个墙倒屋塌,就算是老天爷大赦天下了!”一个犯人趴在铁窗上大喊大叫。

强劲的雨水冲击着狱墙,早已被雨水灌饱的墙泥不堪重负,大块大块地剥落下去。

几个穿着雨衣的身影,打着昏暗的手电,从雨中奔来。

手电光照在一处眼看着就要倒塌的狱墙上。王友明上前往墙泥上抓了一把,浸透雨水的墙泥“哗”地塌下一大块。

“队长,这墙要是塌了,犯人一哄而出集体越狱,靠我们这百十个管教可控制不住啊!”马大虎焦虑地喊道。

“大虎,你赶快去给支队长打电话,告诉他家里情况紧急,让他赶紧回来!”

“支队长在分区开紧急会议,我怕……”马大虎心有余悸。

“怕个屁!这都什么时候了!出了事他能饶了我们?快去!”

马大虎无奈地说:“……是!”转身在泥泞中一跌一滑地跑去。

监舍内,宁嘉禾等犯人像一道人墙似的横在铁窗前,看着监外小操场上来来回回忙着察看险情的管教。他们身后,一字排开的床板掀开一头,一个黑影趴在角落里呼哧呼哧地鼓捣着什么。

一道闪电划过,把监舍照得亮如白昼,紧接着“咣”的一个炸雷,把正趴在角落忙乎的裘双喜吓得一哆嗦—墙角上露出一个快要挖通的墙洞。

裘双喜轻声诅咒:“妈的,这天雷是照着老子头顶劈的呀!喂,老苟,我手指都刨出血了,该你了!”

苟敬堂卷着衣袖过去,裘双喜马上站在宁嘉禾身边,补了苟敬堂的缺。

裘双喜兴奋地说:“宁总指挥,我都听到墙倒房塌的声音了,这是老天爷在照应我们,不可错过今晚这个大好时机啊!”

宁嘉禾声音低沉:“今晚惦记这事的肯定不光是我们这些人。”

裘双喜无比兴奋:“人越多越好,人一多,像潮水一样铺天盖地往外涌,让他们顾此失彼、忙不过来,我们正好趁乱……”

“不!我们今晚只看热闹,按兵不动!”宁嘉禾语气低沉,不容置疑。

裘双喜和犯人们惊异地看着这位前国民党西南游击军总指挥。

正在挖墙洞的苟敬堂也听到了宁嘉禾的话,回过头恼火地朝他质问:“你说什么?”

裘双喜推了宁嘉禾一把:“你什么意思?”

宁嘉禾不作理会。

裘双喜瞪着布满血丝的大眼:“大伙精心策划了这么长时间,不就等着这一天吗?”

“正因为如此,更不能急于求成、功亏一篑!”宁嘉禾紧咬着腮帮子,望着窗外的暴雨。

“宁总指挥,我怎么就听不懂你说的话。什么叫急于求成、功亏一篑?我是个粗人,我就知道,今天晚上我们一定要趁着老天爷的掩护,离开这该死的鬼地方!”裘双喜见苟敬堂还在那儿愣着,恼火地喊,“别听他的,挖!”

苟敬堂有些茫然。

旷野上,泥石流涌动,电线杆根基的泥土和碎石在疾速流失,电线杆摇摇欲倒……

马大虎一身泥浆地跑进办公室,扑向电话,抓住摇柄猛摇三圈,拿起话筒大声呼叫:“喂,喂,军分区吗?我是北校场监狱……喂,喂……”

电话里没有声音,马大虎“啪”地摔了电话跑出办公室。

严爱华跟着几个管教赶来,老远便朝王友明喊:“女监的狱墙已经倒了一段,怎么办哪?”

“除了加强警戒,我能怎么办?”王友明看到马大虎匆匆跑来,迎上去,“联系上了吗?”

“电话线断了,打不通!”马大虎气喘吁吁。

突然,不知道从哪号监舍里传来一声高亢的呼喊:“老天爷大赦天下喽!”

王友明和管教们惊惶止步。

犯人们跟着有节奏地喊:“赦!赦!赦……”

王友明提枪在手:“不许喊!”

犯人们根本没把管教放在眼里,又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大喊着:“赦!赦!赦……”

马上,更多的犯人齐声加入进来,有节奏地喊着:“赦!赦!赦……”

管教们持枪对准了闹事的犯人,异口同声高喊:“不许喊!”“安静!”

囚犯们的喊声,交织着雷电暴雨声,形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向管教们压来。

战士们一个个神经紧张。

王友明盯着闹事的犯人,提高嗓门大喊:“马大虎,抄近路到军分区找支队长……就说犯人们要暴狱,请求速派部队镇压!”

“是!”马大虎跑步离去。

“赦!赦!赦……”犯人们的吼声此起彼伏,一阵高过一阵。

严爱华被排山倒海般的吼声震住了,她有些语无伦次:“友明,怎么办呀?”

“墙倒了,也不许犯人走出监舍一步,有人敢抗命,立即鸣枪示警,必要时……大家看着办吧。”王友明给出的办法含含糊糊。

会议室里正在召开紧急会议,隔着宽大的会议桌,刘前进、彭浩和文捷虽然坐在程部长对面,但刘前进的心思显然不在这里,他不时地望着窗外的雨夜。

程部长的讲话回声很大:“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以来,我们集中打击了一大批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反动会道门头子,有效地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现在,各地羁押的反革命犯和普通犯,已超过百万,监狱拥挤不堪,安全隐患很大,给我们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毛主席和党中央指示:为了改造这些犯人,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犯人坐吃闲饭,必须实行惩办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全国公安会议精神,中共中央西南局决定开办劳改农场,将西南各地关押的大部分罪犯押解到川、滇两省的边地建农场进行劳动改造。前进、彭浩、文捷,你们一支队是这次大迁徙行动的开路先锋,要先行一步。”

“什么时候动身?”刘前进问。

程部长看着刘前进:“根据西南局首长指示,一支队只有三天的准备时间,三天后必须上路!”

刘前进惊呼:“三天?!这也太……”

突然,一个炸雷打断了刘前进的话。  刘前进起身朝窗外看着:“这鬼天!再下一宿,我们那个破监狱非泡塌了不可。”

文捷站起来:“是啊,只能容纳三五百个犯人的监狱里塞着上千人,那可没几个是安分的。要是监狱一倒,狱墙一塌,会出大乱子啊!”

“程部长,咱这会能不能明天再开,我担心……”刘前进指指窗外。

一直稳坐在桌旁的彭浩示意刘前进和文捷坐回来,说:“正因为我们的监狱现在有这么多的隐患,才更显出党中央、毛主席作出监狱大迁徙决策的英明。前进,我们还是安下心来,把这个会开完吧。”

高参谋点头:“彭浩同志说得对。这个会议要是延期,你们的准备时间就更紧了。咱们长会短开,抓紧时间。”

刘前进和文捷回到座位上。

“我先说说中央和西南局决定这次监狱大迁徙行动的路线图吧。”程部长起身,“刷”地拉开一道布幔,墙上现出一张硕大的地图。

程部长拿起讲解棒:“你们要去的新锦屏,是一片地域辽阔的山区湿地。从雍正时候起,就在这里设监造狱,素有天然监狱之称。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曾经关押过无数革命仁人志士……”

刘前进边听边摇头。

程部长说:“前进,有什么想法直接提出来,别在那儿给我摇头晃脑。”

刘前进不假思索地说:“对党中央西南局这个决策我没有二话,坚决拥护!但我有个请求。”

程部长一怔:“什么请求?”

“北校场监狱现在关押着1009个男女犯人,我可以带走1008个,唯独那个国民党西南游击总指挥宁嘉禾必须留下来,转到别的监狱去。”

高参谋不解:“为什么?”

刘前进盯了眼高参谋:“因为他是唐静茵的丈夫!”

彭浩低声问文捷:“唐静茵是什么人?”

文捷低语:“是盘踞在这一带活动非常猖獗的土匪司令。”

刘前进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这新锦屏的确是个建劳改农场的好地方,可从我们这里到新锦屏那么远的路,沿途地形十分复杂和险峻,没有现成的道路,更没有高墙电网,那一千多犯人不会老老实实跟着我们游山逛水。如此长的路途,如此长的时间,又如此松散的看管条件,随时都可能发生犯人逃跑滋事的情况!”

高参谋接过话:“你不想带着宁嘉禾这个累赘,是怕一路上受到他老婆的武装骚扰?”

刘前进正言:“我想排除一切可以排除的不利因素,把困难降到最低程度!”

彭浩笑笑:“不就一个土匪婆吗?前进,你当年在东北战场上出生入死,可从来没听说你怕过谁。”

“可这不是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干,我们的行军包里装的也不光是子弹、手榴弹,还有一千多名长胳膊长腿又满肚子坏水而且时时刻刻都想着逃跑的大活人!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一定会给你闹上一出!要是其中再有个会吸引土匪武装来骚扰的累赘,麻烦就更大了!”刘前进拍拍彭浩的肩膀,“你刚来,以后会领教到宁嘉禾跟他那个匪婆子的厉害。”

……

P1-6

序言

多元思维助《冷箭》突围

——长篇小说《冷箭》序

这几年荧屏悬疑谍战剧异军突起。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悬疑谍战剧是央视和地方卫视台播出比重最大的类型剧,大有铺天盖地之势,但精品仍是凤毛麟角!两年前的《暗算》,今年初的《潜伏》,应属两朵奇葩!眼下,又有一部《冷箭》带着它独有的气息追上来了,与前两部摆在一起毫不逊色,称它们“荧屏三枝梅”毫不为过!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一部读者、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出现,一定是这部作品有许多突破之处,否则,一定是平庸之作。

《冷箭》除了在题材的挑选和故事的铺陈等艺术层面超过许多同类作品外,我认为该剧观念的突破和几个人物的突破更有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

先说人物一:男主人公刘前进。这是个不老成、不稳重、喜怒形于色、缺点满身、桀骜不驯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在国外的电影中有《巴顿将军》,我国近年来有《大宅门》中的白景琦、《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和《亮剑》中的李云龙,这几个人物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更是人们对“高大全”僵化模式的厌恶和有力扬弃!伟大领袖尚且需要从神坛上走下来,他才可信、可爱,何况我们一个基层指挥员?作者在努力把男主人公向一个普通人拉近,于是我们看到了刘前进喜欢上漂亮活泼的报务员周圆。当他有一次不由自主地闻了身边周圆的头发时,我们一开始有些不习惯,心想:是不是把我们的干部写得过于轻浮了?我们以往的影视作品里毕竟没这么描写过,但是换个角度一想我就理解了。刘前进作为一个战斗英雄已把他最好的年华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枪林弹雨中生死难卜,他们无暇顾及个人情感,可他毕竟也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感需求的年轻指挥员哪!战争的硝烟终于过去了,我们为他适当地释放一下情感的律动,是那般地入情,为人物增添了一种触得到、摸得着的亲近感,我认为无损我党形象,共产党不要人情、不要人性、不食人间烟火,那只是一些人的偏见。

人物二:政委彭浩。以往我国影视文学作品中描写我军的各级政委,通常只是个温文尔雅、擅做思想工作的脸谱、符号性人物,戏份和注意力从不放在他们身上。《冷箭》却让这个政委彭浩在故事中起到穿针引线,使故事跌宕起伏、疑窦丛生,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是男主人公刘前进的生死战友,在一次突发事件中,大家发现彭浩身上的疑点较大,尽管如此,刘前进和战友们毫不怀疑彭浩。事情似乎过去了,但这件事又启发了狡猾的敌人,他们接二连三地嫁祸于彭浩,以此来转移我们追查的视线,最后连生死战友刘前进都难辨真伪了。彭浩有口难辩,被迫出逃,暗中调查,还自己一个清白。

政委彭浩这个人物在艺术层面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在他的精神层面,他对信仰的坚定更是可歌可泣!他不光要面对敌人的反复陷害,还要面对上级的隔离审查、误解甚至生死战友的怀疑。在身心几乎崩溃之时,他选择了出逃,选择了暗中调查,以此来证明、洗刷自己。这一切,全都是信仰的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有人说,故事里高参谋对彭浩冷酷无情,容易让人想起共产国际曾经有过的残酷内斗。而我看到更多的是,如果没有炼狱,没有经过生与死,没有血与火考验的信仰是肤浅的、苍白的、不坚实的,更是毫无力量的!

人物三:蜕化变质分子甄世成。这是我方的后勤科长,后被敌特分子用关人计拖下了水。作者在描写这个人物时力避脸谱化。甄世成变节后,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他向组织自首了自己的行为并配合组织使用“反间计”,最后被自己爱上的特务阿慧开枪打死。像甄世成这样的蜕化变质分子,在以往的影视作品里,常有出现,但大多是“非此即彼”、“不是好就是坏”的单一概念。脸谱化的创作模式,忽略了人的复杂性和多种可能的丰富性,无视人性中的“中间地带”,也不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所提倡的。  人物四:“托派”分子高参谋。戏剧是离不开冲突和对立面的。这个高参谋的设置是随着内鬼的出现和彭浩有内鬼嫌疑后出现的。这样的“托派”人物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偶有出现,以往他们似乎只有一个简单功能——整人!对我们自已的同志进行无情的打击!高参谋也不例外,他对彭浩进行了无情的打击。但这位高参谋与以往的“托派”分子比起来,作用不再单一。作者借高参谋的手把故事搅得更加起伏跌宕,更加有戏剧性!大家都厌恶他!而最独特、最有新意,也最有突破性的一笔是故事即将结束时,高参谋来参加国庆活动和彭浩他们的婚礼。因为彭浩的事,大家都恨他,不答理他,谁也没想到刘前进却跟战友们说:“高参谋是个按原则办事的一根筋的好人,假如说彭浩真是内鬼,把毒药撒在碗里,我们喝下去时才知道彭浩是何许人,那我们可就晚了!我们队伍里还真少不了高参谋这样的在关键时刻客观、冷静的干部。”

这是多么地让人难以想象、难以接受哇!又是多么地不合常理啊!

我认为刘前进这段话是对高参谋这个人物最有突破、最有认识价值的一段评说,它启发我们养成对事物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使我们能够从更理性、更高的角度看待和理解高参谋的理性、公正、无私。高处长对待彭浩的一些行为看似不近情理,却有可能避免一场更大的灾难!更使我们反思刘前进和他的战友们因为与彭浩的战友情而丧失革命的警惕!毕竟斗争太残酷,毕竟敌人太狡猾!毕竟前进的道路上已经牺牲了不少战友!

而刘前进这个当初最限高参谋的人一旦换个角度看待人与事,就有了理性的高度了,使人觉得他更加不一般!在大量的教训和磨难中,刘前进在飞跃成长!

好的戏剧需要这种落差极大、极陡的点子和神来之笔,它常常是超出常人习惯思维的。

以上几个人物的突破,使我想到鲁迅在评价《红楼梦》时,认为《红楼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突破了我国小说人物塑造中“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传统格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红楼梦》比《三国演义》的形象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很多人喜欢《潜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潜伏》并没像以往我们的作品中总是把共产党写得那么好,把国民党写得那么坏!《潜伏》相对客观、公正的描写反倒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它。我由此想到,当观众在质疑我们作品的真实性时,我们作品的教育和教化作用也被大大降低,甚至起反面作用,这不值得我们反思么?

文学即人学,影视作品也是以描写人生、揭示丰富的人性为主旨,但应在是与非的大原则下探索和突破。这一点《冷箭》作了较好的尝试。

俞胜利

2009年8月17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暗算》《潜伏》应属悬疑谍战剧的两朵奇葩!眼下,又有一部《冷箭》带着它独有的气息追上来了,与前两部摆在一起毫不逊色,称它们“荧屏三枝梅”毫不为过!

——俞胜利(金牌制版人,代表作:《李小龙传奇》《大宅门》《天下粮仓》《大宋提刑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