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噪一时的大人物,轰动全国的历史大案。解密你所不知道的历史。
燕子李三行窃始末、孙传芳血溅佛堂、火烧白云观、清东陵两次盗宝……本书以细腻、详实的笔触描述了那些让人怵目惊心、难以释怀的历史悬案,重启那段神秘的历史,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当年的血雨腥风之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下大案(1930-1950年中国著名历史悬案解密)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吴金良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名噪一时的大人物,轰动全国的历史大案。解密你所不知道的历史。 燕子李三行窃始末、孙传芳血溅佛堂、火烧白云观、清东陵两次盗宝……本书以细腻、详实的笔触描述了那些让人怵目惊心、难以释怀的历史悬案,重启那段神秘的历史,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当年的血雨腥风之中。 内容推荐 1930—1950年是一段非常的历史,一段剧烈变迁的历史,各种新思潮百花齐放,人才辈出,举国上下都为国恨家仇而愤怒,有识之土为振兴中华而不懈斗争。但光辉后面总有阴影,复杂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复杂的人性和罪行,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大案、悬案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浮出水面,案中隐情悬浮,震慑世人。直至今日,案中未解之谜仍然令人不断揣测。 本书解密的案件都是名噪一时的传奇案件,历史上曾震惊全国,乃至世界。如燕子李三行窃始末、孙传芳血溅佛堂、火烧白云观、清东陵两次盗宝等。案件中涉及的主人公也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如因为追求真理被关到集中营的经济学家马寅初、越剧皇后筱丹桂、让蒋介石闻风丧胆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等。 本书以细腻、详实的笔触描述了那些让人怵目惊心、难以释怀的历史悬案,重启那段神秘的历史,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当年的血雨腥风,更能感悟今日的和谐与美好。 目录 飞贼“燕子李三” 清东陵两次盗宝案 冰城绑架案 孙传芳血溅佛堂 火烧白云观 越剧名伶筱丹桂之死 斧头帮帮主王亚樵被剐皮 历时16年的故宫盗宝案 华美药房弑兄案 马寅初身陷集中营 “太子爷”斗不过“财神爷” 试读章节 飞贼“燕子李三” 吴金良 传说中,有一个号称“燕子李三”的飞贼,被形容成一个武功超绝轻功盖世的“侠盗”。可以穿房越脊、飞檐走壁、踏雪无痕,即使失手被抓,他也会施展“缩骨术”轻易脱逃。一时间,这位侠盗成了平民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他劫富济贫、行侠仗义、嫉恶如仇,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然而,他的命运并不像他的武艺那么炫彩……此案讲的就是“燕子李三”坎坷命运的故事。 有多少“燕子李三” 二十世纪前半叶,也就是从清朝末年到民初、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几十年问,在河北、山东和平津一带,出现了一个名头响亮的飞贼,号称“燕子李三”。传说中,这个飞贼被形容成一个武功超绝、轻功盖世的“侠盗”。可以穿房越脊、飞檐走壁、踏雪无痕,即使失手被抓,他也会施展“缩骨术”轻易脱逃。一时间,这位侠盗成了平民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他劫富济贫、行侠仗义、嫉恶如仇,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 实际上,传言毕竟是传言。人们说得神乎其神,也没哪位亲眼见过“燕子李三”的真貌。当然,这种传言也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那一个历史时期,中国正处于乱世。尤其是以平津为中心的华北各省,因为是前朝政治中心所在地,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眼中的一块肥肉。各派系的军阀你争我夺,战火频繁,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这种情势,也为江湖好汉和武林高人纵横天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因此,民间也就流传着许多有关侠义英雄的传说。这样的传说,无疑寄托着老百姓对英雄的渴望、也发泄着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在这种情绪下,民间传言的英雄们往往都具有超凡的能力,这就是“燕子李三”在民间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基础。 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燕子李三”名气越来越大,几乎成了一个品牌。但是有资料证实,‘可以肯定的是,“燕子李三”绝不是一个人,而是集合了多个人的事迹。时至今日,有关这个飞贼的真实身世、姓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说法。尽管著书立说者各执一词言之凿凿,然而坊间的许多版本也不都是空穴来风。到底谁是“燕子李三”?到底有多少个“燕子李三”?可以说是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现实情况是,关于“燕子李三”,有过多种不同的版本,也各有各的传说。那么,我们做一个比较客观的总结,似乎可以这么说:在那个历史年代,曾经有过好几个“燕子李三”,并非只是一人。而民间和官府又往往将各种无头盗案归结到“燕子李三”的名号上,这就使得“燕子李三”有了更神秘的传奇色彩。同时,“燕子李三”产生了“品牌效应”之后,一些高来高去的飞贼也往往自称是“燕子李三”,以便于掩护他们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当一个“燕子李三”被官府擒杀后,往往在其他地区又出现了自称或被讹传的“李三犯案”。所以,严格来说,“燕子李三”已经成了当时活跃在北方平津冀鲁地区的许多飞贼共用的代名词。 比较接近原型又比较合乎历史传言的“燕子李三”,有名有姓的是两个。其一,这人的名字叫李芬,出生在当时的河北(现在的天津市蓟县上仓镇程家庄)。李芬在家里兄弟中排行老大,但在当时的京东武术界中排行老三,因此人们尊称为芬三爷。李芬出生的村子为他立有碑文为证,记载他是“清末义士”。他健在的年代,因为武功显赫、行侠仗义而被当地人把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编成评戏传唱。可见他活着的时候在老百姓当中影响还是很大的。 李芬习武时有个二师兄梁英,人称“草上飞”。可见这位梁英轻功很好。李芬虽然武艺高强,但他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有绝顶的轻功。只是因为李芬名气大,人们歌颂他的时候,就把二师兄梁英以及其他武林高手的故事都套编在他的身上,结果在后人不断传颂演绎的情况下,义侠李芬就变成了今天的“燕子李三”。 李芬活跃的年代,正是清末民初的乱世,因此可以说他是“燕子李三”最早的原型。当年他因为讲义气而吃官司,被问斩刑。后因为光绪的一个皇妃久闻其大名,得知李芬因义气而吃官司,便巧为疏通,奏请光绪帝,将其赦免死罪。这也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段“美人救英雄”的佳话。 李芬幸免于死,为了报答那位皇妃的再造之恩,便就地跪拜比自己还小的皇妃为干妈。据说,李芬这个“干妈”拜的还挺实惠,在北方万木枯黄的季节,皇宫里还会派人赶着四轮胶皮马车给李芬家送黄瓜等夏令蔬菜。 李芬是在自己的出生地颐养天年而终,而并非死在民国的军警枪口下。李芬死时,当时驻扎在那里的大军阀吴佩孚因为久仰其大名,带领军队将其发送。玻璃灵棚,长达百米,在当地轰动一时。50年代破四旧挖祖坟及后来“文革”的时候,李芬的墓地还受到当地人的保护。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他的墓地被其分田承包的人挖掘铲平,据当地人讲,在楠木的棺椁中,李芬的尸骨下面铺垫大约有半棺椁的铜钱。因为长时间的侵蚀,它们已经变成了巨大的一个整坨。如今李芬的后人还生活在天津蓟县上仓镇的程家庄,村里的贤人义士为了纪念先人,曾再次修碑立传,告知后人。 另一个“燕子李三”是山东人,原名李圣武,禹城李家庄人,因在家中排行老三而得名。他活跃的年代比较晚,到解放初期才被人民政府镇压。这是一个典型的借“燕子李三”侠名而干尽坏事的盗贼。李圣武虽然也会一些拳脚功夫,但他从小不务正业,后来发展到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成为各方追缉的要犯。 李圣武之“成名”原因比较多。一是当时他为了扩大自己在“道上”的影响,把老“燕子李三”的事嫁接到自己身上,到处吹嘘自己轻功超绝,“飞檐走壁”,无所不能;再就是每次被抓之后,李圣武总能靠金钱打通关节,安然出狱,有惊无险。而国民党警察局为了掩饰自己收受贿赂的丑行,往往制造脱逃假象,也帮着吹嘘他会“飞檐走壁”、会“缩骨功”,为李犯的屡屡逃脱寻找借口。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