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哲的这一路上,做过小职员的琐事工作,品尝过公司倒闭的挫折教训,经历了跳槽的艰难抉择,有过失败的惨痛教训,承担着当大领导的责任和压力,也享受着挑战自我成功后的喜悦。一路疾走,一路向前,一边平衡着家与业的天平,一边试图悟透工作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他,更是我们每一个身在职场,怀揣梦想的普通职场人的缩影。
陈妙编著的这本《卫哲职场心得》将卫哲的职场生涯以月份为名分为12个部分,这12个部分涉及职场的方方面面,从工作到生活,从挫折到成功,从事业到家庭,从现实到理想,既是卫哲的职场经历,更是我们大多数职场人的写照。
陈妙编著的这本《卫哲职场心得》不是一本管理思想的权威指导书,只是一本描绘普通人职场生涯的白皮书。
《卫哲职场心得》的主角是一个从“小秘”工作做起的普通职场人,一个用最短时间登上职场巅峰的不普通人。他从秘书、部门主管到部门经理、总监再到副总裁、总裁,他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走完了很多人奔跑一生都无法完成的路程,他在31岁就已经成为世界500强中国区总裁,他——就是卫哲。
本书将卫哲的职场生涯以月份为名分为12个部分,这12个部分涉及职场的方方面面,从工作到生活,从挫折到成功,从事业到家庭,从现实到理想,既是卫哲的职场经历,更是我们大多数职场人的写照。
星期一 收发邮件有诀窍
我差不多平均每天要收发近100封电子邮件,所有的来信被划分为三种类型:A.纯粹的资讯,B.需要开始考虑并被编写入近期任务栏的事件,C.需要当天解决的事务。电子邮件中没有需要立即去着手解决的工作任务,因为那类事务都只能靠电话来沟通和解决。
另外,我每天只在上班之后和下班之前两个时段各收发一次电子邮件,并尽量杜绝在这当中再去开启信箱。许多人喜好收发电子邮件,频繁地打开信箱,忙得不亦乐乎,而每次都只能处理几封邮件,我以为这是不成熟的工作习惯,它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也浪费了工作时间和视觉资源,这种恶习应当予以摒弃。
——摘自2005年12月《国际金融报》报道:由白领成金领,处置“职场资产”最关键
背景分析
卫哲对细节的重视,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用心尽力做好每一个细节,这是卫哲的秘密武器。也正是这一个个的小细节,造就了卫哲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也就不难理解他青云直上的原因了。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四位建筑师之二,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5个字“细节是魔鬼”。他反复强调的是,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称之为一件好作品。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
人的一生都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着一个人的成与败、喜乐与悲哀。当一个小小的信念变成行为时,变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心理变,态度亦变;态度变,行为亦变;行为变,习惯亦变;习惯变,人格亦变。
行动指南
良好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细节的落实。
星期二 书面报告要实事求是
写书面工作报告,无论是写中文还是写英语,千万不要写得很华丽。因为在工作业务里,要一是一,二是二,黑是黑,白是白,切记一点: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在公司,没有人是凭借书面工作报告写得漂亮来决定他的升迁的。你的上司不是出版社的编辑,不会因为你辞藻华丽而对你器重有加。
——摘自2009年阿里巴巴卫哲博客博文
背景分析
古人云“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强调凡事要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但我们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人一定要谦虚,不要过于表现自己。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句话: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切忌浮夸铺张。尤其对于需要配合的部门之间,于是许多职场人往往更愿意充当一个教练、智囊的角色,牢牢把持“低调为人”这种职业心态。
于是,“低调”的总结报告就成了装模作样的“自我检视”。要么总是贯穿着“在上级的关怀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领导的英明决策下”这类的套话,要么为了表现自己的谦虚好学,一个无关紧要的失误总结得细致入微。前者难免让人觉得言之无物,后者放大缺点的做法,更会让领导怀疑你的能力。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而总结,那就失去了报告工作的意义。
书面报告要增加实质内容,而非过多的官话、套话。总结报告是为了肯定一个单位各项工作的优劣、成绩的大小,便于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也是一个加强上下级沟通、加深了解的过程。一份真实与客观的总结,一定会让你的上司对你刮目相看。
行动指南
在进行总结报告时,切忌浮夸和套话,要实事求是,既指出不足,又要表现作为。
星期三 简明的英语就是好的英语
书面工作报告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精确信息以及鲜明观点的沟通,只要把问题讲明白,完成了沟通的目的,这就是好的书面工作报告。这和有打算发表的专业写作是不同的,后者不仅需要精彩纷呈的内容,也需要可以让读者感到赏心悦目的形式。
我们很多人说自己英语不好,写不出什么漂亮句子,其实根本不用在修辞上花费力气。企业中,所有的人都能够准确理解的简明的英语就是好的英语。
——摘自2005年出版的《金领:21世纪职业生涯完胜之道》一书
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即使不是在外企工作,英语在商界和职场的重要性也只会越来越重。实际工作中,尽量使用通用英语而不是科技英语。对于很多人来说,英语不是一门容易的功课,尤其要注意语言简洁、用词正确。千万不要长篇大论,先说明大家最想了解的重点,陈述时要条理分明、符合逻辑,配合适当的内容,让听众容易理解。
在企业里缺乏英语环境,不妨多看看英语电影,以弥补自己的英语表达缺陷。英语电影是一部使用英语的国家的生活、文化、风俗等一切的百科全书,是最全的英语口语百科全书。大量地看英语电影就是你彻底攻克英语“听”和“说”的法宝。在电影中,可以学到英语口语的语汇、短语、句子结构,以及表达各种内容的说法。你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想象成电影中的一个角色,在经历着自己的生活,又在经历着其他人的生活。渐渐的,你就能用最简单明了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行动指南
在英语表达中,尽量使用最简明的英语来表达。P14-17
这不是一本管理思想的权威指导书,只是一本描绘普通人职场生涯的白皮书。
本书的主角是一个从“小秘”工作做起的普通职场人,一个用最短时间登上职场巅峰的不普通人。他从秘书、部门主管到部门经理、总监再到副总裁、总裁,他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走完了很多人奔跑一生都无法完成的路程,他在31岁就已经成为世界500强中国区总裁,他——就是卫哲。
卫哲,1970年生于上海,199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进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24岁担任万国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27岁赴英国伦敦,担当普华永道会计财务咨询公司收购及兼并部高级经理;28岁担任东方证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总经理,成为中国七大证券公司中最年轻的投行总经理;32岁担任零售企业百安居(中国区)总裁,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最年轻的中国总裁;2006年11月正式加盟阿里巴巴,并出任集团资深副总裁兼企业电子商务(B2B)总裁。
卫哲在职场中每前进一步,身后都有无数人艳羡和惊奇的目光。而卫哲则有着自己独特的职场心得。他的这一路上,做过小职员的琐事工作,品尝过公司倒闭的挫折教训,经历了跳槽的艰难抉择,有过失败的惨痛教训,承担着当大领导的责任和压力,也享受着挑战自我成功后的喜悦。一路疾走,一路向前,一边平衡着家与业的天平,一边试图悟透工作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他,更是我们每一个身在职场,怀揣梦想的普通职场人的缩影。
本书以一年为限,这也恰好与卫哲的第一次晋升所用的时间相契合。本书将卫哲的职场生涯以月份为名分为12个部分,这12个部分涉及职场的方方面面,从工作到生活,从挫折到成功,从事业到家庭,从现实到理想,既是卫哲的职场经历,更是我们大多数职场人的写照。
1月以细节开始。万国证券是卫哲职场的起点,亦是晋升之路的起点。诚然,管金生求才若渴,善于从沙里淘金;万国证券富有朝气,给了卫哲大平台,但是抛开这些客观因素,卫哲重视细节、敢于也善于在细节中表现自己这个主观因素是格外重要的。秘书的工作很琐碎,做起来很不起眼,怎么能让大老板“青睐”于你?正如卫哲所言:我们要在乎的是细节,因为当你是个小人物的时候,能做的只有细节。
初入职场,职业规划和定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所以2月的主题便是职业定位。 “过来人”卫哲用亲身体验告诉大家,不要把目标当成美好的幻想,或者是不着边际的空想,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起点,然后逐渐往那个终点走。有了可行性,职业生涯规划才不是水中花镜中月。
3月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富有特色的“卫氏跳槽学”。跳槽是今天职场人最热衷的话题,然而很多人过度追求金钱、薪水,忽视职业资本的积累,不关注公司与行业的大趋势,甚至受一时的情绪影响,意气用事,一不开心就跳槽……这些都是不明智的。
4~8月主要是一个成功职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执著、卓越口才、富于远见及用人用权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然而一个人在工作中所持的态度,往往能使你与周围的人区别开来。日出日落、朝朝暮暮,它们或者使你的思想变得更加开阔,或者变得更加狭隘;或者使你的工作变得更加高尚,或者变得更加低俗。态度就是竞争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的品质始终是你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
当一个人从职场的最底层做到了管理层,肩上扛着的不再是一个部门的重担,这要求一个人不但要有更高的工作能力和素养,更需要超越一般人的平衡生活的能力。否则,你不是被工作压弯了腰,便是被生活扰乱了心境。
9~11月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一层次的阐述。比如对工作生活的平衡能力,CEO所需要的素养,家庭和事业的关系等。或许这些因素不平衡的话并不会削弱你的业绩,但一定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只有做到平衡,才能享受充实而有意义的生命。
把12月份作为结尾,说明来到了职场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卫哲没有喊出更大的事业口号,而是平静地说他计划40岁退休,然后要学《西游记》里的唐僧取经、送经——将自己的管理心得和商海经验,传递给更多的职业经理人,传递给下一代。从而“影响别人,改变别人,帮助更多的人”。我们不一定要走他的路,但不管你是身居高位,还是依旧奋斗在过程,这个时候的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抛开周围因素的干扰,真正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顺从自己的意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们都是普通的职场人,经历着与卫哲一样的职场经历。成功没有捷径,成功亦不可复制,只有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追求。卫哲的职场“金领”之路只是一个借鉴,不是什么宝典圣经,唯愿每个读者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些许体会,以此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赢取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
“卫哲有着杰出的销售推广与零售管理经验,他把运营一家公司所需要的专业运营方法带入了阿里巴巴。卫哲是目前很罕见的专业人才,他既有很棒的传统管理经验,同时又具备了互联网精神。”
——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