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总要遭受很多折磨,承受各种苦难。其实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这些折磨对人生并不是消极的,反而是一种促进人成长的积极因素。
《感谢折磨你的人大全集(超值白金版)》以生动的事例从心态、事业、生活、工作、爱情、亲情,交际、财富、竞争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感谢折磨你的人”这一人生处世大智慧,教会读者面对折磨自己的人时,不是在愤恨,抱怨中自暴自弃,更不是以牙还牙地报复,而是把折磨转化为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踏踏实实地做事。在逆境中积蓄力量,徐图进取,最终出人头地。当你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助之时,本书会给你以力量;当你迷茫、痛苦和失落时,本书会给你以慰藉。本书由德群等编著。
人生在世,折磨无处不在。在工作中,要受老板、上司、同事的折磨;在事业上,要受竞争对手的折磨;在生活中,要受朋友、恋人、亲人、邻居甚至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的折磨。此外,还要承受命运的嘲弄,以及各种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的打击。可以说,人的一生从本质上讲就是从无尽折磨中走过的。正如哲人卢梭说的那样:“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折磨、惧怕不测的事情,那么他的人生中恐怕只剩下‘逃避’二字了。”
其实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这些折磨对人生并不完全是消极的,有时反而是一种促进人成长的积极因素。俗话说:“刀不磨不锋利,人不磨不成器。”一个没有经历过折磨的人永远也无法提嵩能力。如果我们有朝一日功成名就,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人,因为正是他们使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坚强和自信。因此,人生中,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只要懂得从黑夜中发现光明,从伤害中积蓄力量,走出阴影,迎来的就是成功。
《感谢折磨你的人大全集(超值白金版)》以生动的事例从心态、事业、生活、工作、爱情、亲情、交际、财富、竞争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感谢折磨你的人”这一人生处世大智慧,教会读者面对折磨自己的人时,不是在愤恨、抱怨中自暴自弃,更不是以牙还牙地报复,而是把折磨转化为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踏踏实实地做事,在逆境中积蓄力量,徐图进取,最终出人头地。
《感谢折磨你的人大全集(超值白金版)》由德群等编著。
做你自己的伯乐
如果没有其他人来发现你,那你就自己发现自己吧!做自己的伯乐,你才能取得成功。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光耀看过报告,非常气愤。
据说他在报告上批了这样一行字:“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阳光就够了!”
后来,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连续多年旅游收入名列全亚洲第三位。
上帝给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东西,确实都不是太多。
就拿我们身边知道的来说,它仅给杭州一个西湖;仅给曲阜一个孔子。就个人而言,它给每个人的东西同样也少之又少,它只给了牛顿一个苹果,并且还是掷过去的;它只给了迪斯尼一只老鼠,这只老鼠并且是在迪斯尼自己连一块面包都吃不上的时候到达的。
上帝的馈赠虽然少得可怜,但它是酵母。
只要你是位有心人,你会惊喜地发现上帝的馈赠是多么的丰厚。
聪明的江南人利用西湖把杭州变成了天堂;智慧的北方人则利用孔子把曲阜变成了圣城。
你虽然没有别人英俊潇洒,但你可能身强体壮;你虽然不会琴棋书画,但你可能思维敏捷,逻辑清晰……上帝不会给人全部,但他绝对不会亏待你,所以你一定要做自己的伯乐,发掘自己的潜能。
一个天寒地冻的深夜,W.翟莫西·盖尔卫,一位年轻的加利福尼亚人,正独自驱车穿过缅因州边远的森林地带。他的车轮突然打滑,车子撞进了路旁的雪堆。20分钟过去了,盖尔卫没有看到一辆车路经此地。看来待在车里等着是毫无指望了,他认为最好的出路是步行去求援。于是他身穿便服和一件运动衫,开始向来路跑去。稀薄而寒冷的空气,使他几分钟之后便气喘吁吁了,一阵疲乏感袭来,他觉得浑身麻木,接着是令人瘫软的恐惧,“我会死在这冰天雪地之中的!”他意识到。
这个念头如此可怕,盖尔卫的脚步不知不觉地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由于他承认了现实,他的恐惧发生了短路。他对自己说:“如果我真的要死了,光发愁也无济于事。”这时,他突然觉察到,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美丽:寂静的夜、闪烁的星星、被雪景衬托得格外分明的树木。盖尔卫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渐渐地恢复了体力,于是他一口气跑了40分钟,终于找到了一户友善的人家。
盖尔卫没有想到,他突然之间显示出的奇怪的内部能量,竟会成为他后来所从事的事业的基础,并由此创造了他所谓的和失望恐惧赛跑的“内心竞赛”的理论。在他作为一名运动员和一位教师的多年实践之后,盖尔卫认识到,在那个严寒的夜晚使他得救的正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巨大的潜能,问题在于人们是否肯使用它。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个探险家,他走进了非洲的荒野中。他随身带了一些不怎么值钱的小装饰品,打算送给当地的土著人。在这些东西当中,有两面真人大小的镜子。他把这两面镜子靠着两棵树放好,然后就坐下来和他的手下人谈论有关探险的情况。这时候探险家注意到有个土著人手里拿着长矛正在向镜子走过来,当他向镜子里望去的时候,他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于是开始向镜子里的对手刺去,好像它真的是个土著人一样,仿佛要杀了他。当然,土著人打碎了这面镜子。这时候,探险家向这个土著人走去,问他为什么要打碎镜子。这个土著人回答说:“他要杀我,我就先杀了他。”探险家向土著人解释说,镜子不是用来干这个的,并领他走到第二面镜子那边去。他对土著人解释说:“看,镜子是这样一个东西——通过它,你可以看到你的头发有没有梳直,你脸上的油彩涂得是否合适,你的胸部多么健壮,你的肌肉多么发达。”这个土著人回答说:“噢,我不知道。”
成千上万的人都这样,他们的情形和这个土著人差不多。他们穷其一生和生活作战。在生命的每个转折点上,他们都以为会有一场战斗,而情况最终也确实是这样。他们预计会有敌人,而他们确实遇到了敌人;他们预计困难会接踵而至,而事情也恰好就是这样。“如果事情不是这样,那么它就是那样……总会发生点什么。”对于成千上万的没有能够认识到这种巨大的力量的人来说,事情过去是这样,将来也还会是这样。成千上万的人继续过着平淡、普通、痛苦的生活,因为这种巨大的力量从他们身边悄悄溜走了,他们就再也抓不住它了。生活中的你绝对不要像土著人那样,穷其一生都不能发现自己的力量。发现你自己、做自己的伯乐,你就能走向成功。
不要让别人拿走你的潜能
拥有潜能,你首先要保护自己的潜能,再充分发挥潜能,才会有成功的机会。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拥有优于其他人的潜能,但是,这些人却不会保护自己的潜能,导致许多人最后终其一生都没将潜能发挥出来,平庸度日。
要想成功,一个人必须注意不要让别人拿走你的潜能。
在遥远的国度里,住着一窝奇特的蚂蚁,它们有预知风雨的能力。而最近蚂蚁们清楚地知道,有巨大的暴风雨正逐渐逼近,整窝蚂蚁全部动员,往高处搬家。
这窝蚂蚁之所以奇特,不在于它们预知气候的能力,许多其他动物也具备这样的天赋。它们的特别之处是整窝蚂蚁都只有五只脚,并不像一般蚂蚁长有六只脚。
由于它们只有五只脚,行动也就没有一般蚂蚁快捷,整个搬家的行动缓慢。虽然面对暴风雨来袭的沉重压力,每只蚂蚁心中都焦急不堪,行动却半点也快不了。
在漫长的搬家队伍中,有一只蚂蚁与众不同,它的行动快速,不停地往返于高地与蚁窝之间,来回一趟又一趟,仿佛不知劳累,辛苦地尽力抢搬蚁窝中的东西。
这只勤快的蚂蚁引起了五脚蚂蚁群的注意,它们仔细观察它的动作,终于找出这只蚂蚁动作如此敏捷的关键,它有六只脚!
五脚蚂蚁的搬家队伍整个暂停下来,它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讨论这只与它们长得不同,行动却快过它们数倍的六脚蚂蚁。
经过冗长的讨论后,五脚蚂蚁们终于达成共识。它们扑上前去,抓住那只六脚蚂蚁,一阵撕咬过后,将它那多出来的一只脚扯了下来。
行动迅速的那只蚂蚁被扯去一只脚,也变成了平凡的五脚蚂蚁,在搬家的行列中,迟缓地跟随大家移动。
五脚蚂蚁们很高兴它们能除去了一个异类,增加了一个同伴,这时,雷声已在不远处隆隆地响起。
常常在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机会,有了一个好的创意,或是工作取得进步时,五脚蚂蚁群便会适时出现。他们会告诉你,你得到的机会是陷阱,你的好创意是行不通的,或是提醒你,工作勤奋不一定会有好的报偿。无所不用其极的目的,是想扯去你突然间多出来的一只脚。
尤其是当你正确地运用出你的潜能时,周围类似五脚蚂蚁般的消极意识更会增加,各式各样不可能的思想蜂拥而至,企图要你放弃他们所不懂的潜能,让你成为平庸的人。
在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用你自己的独立思想来保护自己多出来的那只“脚”。坚持你自己的想法,珍惜自己得到的机会,发挥自己独特的创意,更加勤奋地工作,加倍地发挥你自己最大的潜能。这样你才能在未来获得成功。P33-35
著名诗人顾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人生是残酷的,人类是脆弱的。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它有时是个人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上危及生命的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去世;有时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的折磨。有些人即使在这两方面运气都好,未尝吃大苦,却也无法避免所有人迟早要承受的苦难——死亡。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就像一只蚂蚁一样,一生匍匐在大地之上劳作,备受折磨。很多人在面对种种折磨的时候,听天由命,最后就真的成了蚂蚁,平庸地度过一辈子。但面对这样的人生,有些人却超越了这一切,他们每天都有快乐的笑容,他们把幸福的感觉洋溢在自己周围,他们的美丽仿若天神,他们拥有幸福快乐的一生。他们对折磨抱持一种感谢的态度,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变了一个样。苦难、挫折和失败在别人的眼中如洪水猛兽,但在他们眼中却自有一种美好,他们不逃避一切,勇敢地迎难而上,他们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折磨,惧怕不测的事情,那么他的人生中就只剩下“逃避”二字。
其实,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你自己吧。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你会发现所有的折磨其实都是促进你生命成长的“清新氧气”。
人们往往把外界的折磨看作人生中纯粹消极的、应该完全否定的东西。当然,外界的折磨不同于主动的冒险,冒险有一种挑战的快感,而我们忍受折磨总是迫不得已。但是,人生中的折磨,它总是完全消极的吗?清代著名文学家金兰生在《格言联璧》中写道:“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气度。”由此可见,那些挫折和横逆的折磨对人生不但不是消极的,还是一种促进你成长的积极因素。如果你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调整自己对所受折磨的想法,让积极的想法代替消极的看法,如此,才能看见自己生命的阳光。每个人都必须毫无抱怨地接受并感恩折磨,因为正是生命中的折磨激发我们靠着自己的力量,建筑起坚固的信念。当这一切转化为动力时,也正是我们实现目标的重要时刻。法国文豪罗曼·罗兰曾说:“从远处看,人生的不幸折磨还很有诗意呢!一个人最怕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
很多人都害怕遭受折磨,其实折磨与幸福看似相反的东西,却有一个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折磨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折磨之为折磨,正在于它能够撼动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人的肉体和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值得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不成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是折磨。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它必然具有某种精神价值。当你不断遭受折磨,你的灵魂也在不断的折磨中不断升华,最终,你将在不断的进步中趋近完美的人生。
成功者往往都是在巨大的折磨中诞生的,他们常常把折磨当作一种历练、一种激励、一种教训……
生活中,当我们遭受批评、伤害、欺负、背叛、欺骗、责罚、讽刺等等这些折磨时,我们不要愤恨、抱怨,更不要以牙还牙,相反,我们要感谢那些折磨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增加了我们的智慧,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强化了我们的双腿,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如果你已是一个成功者,那么只要你仔细回想一下,你就会发现真正促使你进步、成功的,不单是自己的能力,不单是朋友和亲人的鼓励,更多的时候,是你的对手激发了你的潜能,促使你不断进步。折磨是成功的阶梯,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只要在折磨中看到积极的一面,一个人就会在折磨中走向成功。
你还在遭受工作的折磨吗?
你还在遭受老板和上司的折磨吗?
你还在遭受失恋的折磨吗?
你还在遭受家人和师长的折磨吗?
你还在遭受病痛的折磨吗?
……
的确,我们必须体验折磨的痛苦,才能体会到获得的喜悦。一个真正的成功者,能够忍受折磨。你只有感谢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人或事,才能体会出那实际上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你只有懂得宽容自己不可能宽容的人,才能看见自己心中的辽阔,才能重新认识自己……如果你现在还在遭受这样那样的折磨,你就该庆幸,因为命运给了你一次战胜自我、升华自我的机会。换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些折磨吧,感谢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折磨你的人,你就会获得幸福。因为折磨是上帝送给你的礼物,感恩是你对世界的馈赠,懂得感谢折磨你的人是一种真正的智慧。本书以生动的事例从心态、事业、生活、工作、爱情、亲情、交际、财富、竞争等诸多方面,教会读者面对折磨自己的人时,不是在愤恨、抱怨中自暴自弃,更不要以牙还牙地报复,而是把折磨转化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踏踏实实地做事,在逆境中积蓄力量,徐图进取,最终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