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琦编著的《论公民共同体(共同体生成与政府培育作用研究)》旨在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入观察,系统分析城市社区共同体生成的路径选择以及政府培育对形成中的共同体所发挥的作用,试图构建一个解释政府培育对共同体作用机制的模型。
单位制解体后社区层面的共同体生成的需求日益凸现。在人口流动和个人自由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居住环境呈现出共同体的属性,以缓和日益尖锐和复杂的社会矛盾。郑琦编著的《论公民共同体(共同体生成与政府培育作用研究)》选择以城市社区为对象,准确描述了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轨迹与现实状态,围绕共同体生成中政府的作用提出了激励一约束理论模型,并成功地运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给予论证,得出了一系列有新意的结论。
《论公民共同体(共同体生成与政府培育作用研究)》对政府有效地评价所选择的政策工具,推动城市社区建设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社区工作者清晰地认识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轨迹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对学者研究中国城市公民社会的兴起以及探讨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概述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共同体与政府培育:概念与理论
2.1 基本概念
2.2 关于中国城市社区共同体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理论综述一:共同体生成路径
2.4 理论综述二:政府对共同体的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共同体生成路径的历史选择
3.1 生成路径:政府培育主导
3.2 路径依赖:共同体演化过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激励与约束:政府培育作用的制度分析模型
4.1 制度分析框架下问题的再定义
4.2 政府培育激励共同体生成的理论演绎
4.3 政府培育约束共同体生成的理论演绎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府培育激励共同体生成的实证分析
5.1 政府培育的测量
5.2 共同体的测量
5.3 其他相关变量
5.4 激励作用的实证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政府培育约束共同体生成的实证分析
6.1 政府培育与组织自治陛的相关关系
6.2 选择性培育
6.3 培育效果弱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个案研究
7.1 个案研究设计
7.2 政府高度培育的服务协调类组织:小红帽志愿者协会
7.3 政府中度培育的文体活动类组织:春之声合唱团
7.4 基本无政府培育的居民维权类组织:新干线业主委员会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理论贡献与创新
8.3 后续研究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北京市朝阳区访谈者列表
附录B 问卷调查的方法
附录C 朝阳区社区社会组织问卷
附录D 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