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复旦文史丛刊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比利时)钟鸣旦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丧葬礼通常被认为处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地位,本书论述在了17世纪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进程中,在中西礼仪传统相互碰撞后,丧葬礼所发生的复杂变化及其在宗教表达方式、新身份认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重点“礼仪之争”在本书中只是边缘问题,作者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织布”的比喻,倡导从互动和交流的视角来理解文化接触史的复杂性,将理论阐述和对丧葬礼的综合研究、个案研究有机结合,其研究路径和成果可资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所要讨论的主题是礼仪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具体地说,丧礼在17世纪中欧交流中的角色。选择礼仪作为视角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以往对中西交往,尤其是对17世纪中国天主教的研究,一直聚焦于宗教教义和西方科学,而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礼仪研究却被忽略了。本书的研究得益于近几十年来中国基督宗教研究的巨大变化。这期间发生了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一种基本是传教学和欧洲中心的立场,转变为一种汉学和中国中心的路数。对礼仪的关注推动以上转变,也使得我们超越了欧洲中心或中国中心的研究,而代之以一种关注文化互动的新范式。

本书只关注一种礼仪——与死亡有关的礼仪,具体来说是丧葬礼,因为它通常被认为处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位置。本书所要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在中西礼仪传统相互碰撞之后,葬礼发生了何种变化?本书将研究的时段限定在17世纪,主要因为与那一时期的葬礼相关的材料大量地保存了下来。限定时间框架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本书并不把已被学者们广泛讨论的“礼仪之争”作为重点。因为单单是葬礼之类的礼仪本身就值得研究,不必从“礼仪之争”的角度来解读它们,虽然1690年代之前的有关中国葬礼的文献就已经日益受到这场争论的影响。“礼仪之争”只是本书研究的边缘问题,但由礼仪问题而引发的紧张,还是要放在这场显示了中西礼仪活动特质的争论的背景下来考虑。将时限设在17世纪的最后的一个原因是,这一时期具有几个典型特色,使得它特别适合从文化碰撞的角度进行观察。

目录

致谢/1

导言/1

第一章 中国和欧洲的丧葬礼仪/1

 一、中国的丧葬礼仪/2

 二、欧洲的丧葬礼仪/19

 三、结论/29

第二章 传教士关于中国丧礼的知识/33

 一、欧洲的文献资料/33

 二、原始民族学对中国丧礼的描绘/36

 三、礼仪的差异/44

 四、与欧洲的差别/46

 五、皇室葬礼的报告/71

 六、结论/79

第三章 天主教葬礼的逐步本土化/84

 一、从分离到并行/84

 二、交织的葬礼/105

 三、天主教团体与葬礼/118

 四、结论/124

第四章 公开展示信仰的葬礼/127

 一、广州会议/127

 二、一项葬礼策略/131

 三、结论/148

第五章 作为团体活动的葬礼/153

 一、清初中国天主教葬礼指南/153

 二、天主教礼仪与地方风俗/160

 三、葬礼的参与者及其活动/162

 四、礼仪活动实现的转化/168

 五、葬礼仪式的功能/172

 六、结论/174

第六章 天主教与邪教礼仪/177

 一、容许本地“无邪”之礼/178

 二、禁止“邪”礼/183

 三、结论/197

第七章 皇帝对耶稣会士葬礼的抚恤/199

 一、葬礼卸典/199

 二、利玛窦的墓地/203

 三、汤若望的平反/207

 四、安文思、利类思葬礼上的恩荣/209

 五、南怀仁葬礼的全套卹典/215

 六、结论/224

第八章 结论:织布的比喻/227

 一、分析的框架/227

 二、交织的葬礼/235

 三、交织的有效礼仪团体/244

 四、葬礼与身份塑造/250

附录/254

缩略语/257

引用文献/25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