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路编著的《青春电影事件》讲的是为了拍摄一部叫做《坎坷学校》的影片,几个家庭环境不同、性格各异的少男少女走进了对他们充满诱惑的摄制组,并发生了一系列动人的故事。影片中有坎坷和挫折,现实生活中更有坎坷和挫折;小说极具现实意义,艺术处理别具匠心。
一张招聘演员的海报,引起了初中生杨大川的注意。他拉上好朋友梁晓水兴致勃勃地来到《坎坷学校》剧组,参加电影拍摄。电影开拍,少年们在剧情中体验着坎坷人生,也在拍摄中体味着人情冷暖。电影《坎坷学校》为什么最后变成了《暗杀学校》?演员们的命运又会如何发展?最后上映的,到底会是哪一部电影?一切都在电影和人生的聚光灯下徐徐展开……
张之路编著的《青春电影事件》曾用名《坎坷学校》《最后一场是暗杀》。
上午十点多钟,巨人电影制片厂的女导演黄晚臂弯里夹着个大纸卷走出厂门,后边跟着场记小孙,手里端着个盛糨糊的洗脸盆。
小孙边走边说:“黄导,让我拿着吧!”
黄晚拍拍纸卷说:“瞎,谁拿不一样!”
“黄导,您也算是名导了,让您跟我一块贴海报,真不好意思……”小孙是个很会说话的小伙子。他年岁不大,却早早谢顶,光光的头顶像个月亮,幸好还剩一圈黑发护卫在月亮周围。乍一看,他像个小道童?
黄晚不说话,一直往前走,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儿,倒不是因为贴海报,而是觉得小孙的“戏”有点过,“戏”一过头就不真实了。她算什么名导?从电影学院毕业二十多年了,眼看就奔五十岁的人了,可到现在为止,只独立导演过两部戏。这两部戏既没有被捧成最佳影片,也没有被人骂成最差影片。她拍的片子刚刚发行的时候,她整天盯着晚报的夹缝看,看哪个影院上映?有几个影院上映?她打算悄悄坐在观众中间,听听反映。无论是叫好,还是骂街,那都是享受……结果她每天从儿子手里抢过报纸,却每天都不见那熟悉的名字。有一天,她忽然意识到,坏了!这片子的拷贝一定是给搞丢了,要不,怎么能一场都不放映呢?她拿起电话,拨通了市电影发行公司。人家冷冷地说,我们根本没有买这部片子的拷贝。
一个石头子儿扔到水里还溅个水花呢!她却连个响儿都没听见。
碰上生人问她,在什么单位工作?电影制片厂!做什么工作?导演!哟!导演!人家眼睛一亮接着便问,哪部片子是您导的?她只好硬着头皮说出那个片名,然后就不由自主地盯着人家的眼睛。结果都一样,对方的眼神是茫然的……那眼神真比骂她一顿还难受。
“黄导,就贴这儿得了。”小孙停住脚步。
黄晚环顾四周。前方是一段工厂的围墙。围墙前有三个汽车站的站牌,这里正是个交通要道。
“行!就这儿!”
小孙抄起盆中的排笔就往墙上刷糨糊,然后从纸卷中拉出一张就往墙上贴。这纸还真不小,盖住了两张“祖传八代专治性病”的白纸片.又盖住了一张“祖传中医秘方接骨”的黄纸片。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