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协商政治”的概念来表达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一条独特线索。纵观近百年中国政治发展历史,作为一种政治形态的“协商政治”贯串其中,尽管其演变路径曲曲折折,但始终存在并运行着。本书欲揭示和探讨的正是这种曲折的历史现象背后所隐含的规律性内容,以及这种政治形态运行的基本特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国协商政治发生与演变逻辑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黄福寿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用“协商政治”的概念来表达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一条独特线索。纵观近百年中国政治发展历史,作为一种政治形态的“协商政治”贯串其中,尽管其演变路径曲曲折折,但始终存在并运行着。本书欲揭示和探讨的正是这种曲折的历史现象背后所隐含的规律性内容,以及这种政治形态运行的基本特征。 目录 序 导论 中国协商政治形态缘起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路径选择 第二节 中国协商政治形态缘起 上篇 历史实践:近现代中国协商政治的基本形态 第一章 谘议局和资政院:皇权危机背景下的政治选择 第一节 谘议局的基本架构和功能 第二节 资政院的制度与功能 第二章 国民参政会:民族危机时期的政治安排 第一节 国民参政会的制度和参政员 第二节 国民参政会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章 旧政协:和平民主建国争论声中的政治插曲 第一节 旧政协召开的办法及会员名单 第二节 旧政协决议案及历史作用 第四章 新政协:以建人民民主国家为宗旨的政治设计 第一节 新政协的筹备与制度安排 第二节 新政协的基本职能和作用 下篇 个案研究:中国地方协商政治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中国地方(上海)协商政治历史形态 第一节 政权巩固时期的市协商委员会(1949-195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的市政协(1955-1977) 第三节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市政协(1977-1999) 第六章 地方协商政治组织架构下的各党派与各阶层 第一节 协商政治过程的主导者——中国共产党 第二节 协商政治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民主党派 第三节 协商政治过程的重要角色——其他界别 第七章 地方协商政治形态演变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协商政治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经济社会基础的变化 第二节 协商政治形态演变的直接动因——应对内外部挑战 结语 中国协商政治形态演变的历史逻辑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