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坂口安吾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捕物帖”是日本独有的一种侦探小说形式。而《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则是坂口安吾最负盛名的短篇推理小时集。该书结合着历史和推理这两大要素,以明治维新为时代舞台,当可使读者一窥日本转型时期的社会风貌。

本书作者坂口安吾,并非专职的推理作家,属于纯文学系作家,其作品风格被归类为无赖派(颓废派)文学,或新戏作派文学,属于无赖派的代表作家有:石川淳、太宰治、坂口安吾、织田作之助、檀一雄、田中英光等六位,他们的日常生活异常,因此被称为破灭型作家。

内容推荐

19世纪末,日本正值明治维新时期,人心不安、时局动荡,绅士侦探结城新十郎联合维新英雄胜海舟等人,在东京神乐坂一带展开了一系列曲折奇妙的推理冒险。其精巧细腻的解谜过程,展现着作者坂口安吾对推理小说的独到见解;而其诡谲悬疑的阴谋算计,又无不符合理性和人性,蕴含着日本推理小说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捕物帖”是日本独有的一种侦探小说形式。而《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则是坂口安吾最负盛名的短篇推理小时集。该书结合着历史和推理这两大要素,以明治维新为时代舞台,当可使读者一窥日本转型时期的社会风貌。

目录

小偷一家

血溅珍珠

倒脱靴

闪电下

愚妖

虚幻之塔

罗迪南美容术

圈套

家里六个人,眼睛一只半

时钟上的舞俑

试读章节

浅虫家的寡妇杉子是个热心肠的人。她的儿媳妇咲子嫁过来的时候,娘家没陪送嫁妆,一年四季的和服都是寡妇给她置办的。寡妇没有热情的笑脸,说话也不太和气,她的热心肠都体现在行动上。而咲子却觉得寡妇婆婆很难接近。这也难怪,寡妇表情威严,是个精明而可怕的女人。咲子想跟婆婆把关系搞得更融洽些,甚至想跟婆婆撒撒娇什么的,都只能是想想罢了。

当咲子知道寡妇有在商店里偷东西的毛病,而且那毛病是还一种病态的时候,愣住了。病态这东西很奇妙。寡妇以前是大富豪的夫人,威风凛凛且非常精明。如此有头有脸的人竟去当小偷,这太让人意外了。寡妇很富裕,钱多到腐烂发霉,而且家里保险柜的钥匙就在她手上,想花多少花多少。她怎么会去干那种下贱事呢?

三井和服店、金银首饰店、茶具店,都是寡妇常去的地方。那时候的商店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商品都摆在商店里。那时候呢,商品都放在后面的仓库里,顾客要买什么东西,店老板要去仓库里把顾客想要的东西一件件拿到顾客面前,打开给顾客看。拿出来的东西要是少了一件,眼前这位顾客肯定就是小偷,当场就可以把他抓起来。如果是常客当小偷,店老板连名字都叫得上来。

但是,常客偷东西的时候,店老板并不抓,而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连声道谢。因为常客都是月底结帐,偷了多少就给他记上多少,店老板绝对不会吃亏。说起来是偷,实际上跟买没有任何区别。对店老板来说,偷得越多越好。这样的主顾,谢犹不及,哪里还能抓呢?所以呀,只要浅虫家的寡妇一进店门,店老板就立刻把各种各样的商品摆在她面前,让她尽情地偷。

这种病态的小偷,家里如果只有寡妇一个倒罢了,可怕的是这种病居然遗传。咲子的丈夫正司的姐姐菊子,也是个跟她母亲一样的小偷。

菊子已经二十五岁了,还没嫁人,是个性格古怪的姑娘。长得虽然非常漂亮,但个性太强,神色忧郁,不爱说话,天底下好像没有一个她看得上的男人。平时动作慌里慌张,举止粗犷豪放,做事马马虎虎。这种怪人偷起东西来更是大手大脚,从商店偷回来的东西,甚至让人不敢相信是她独自拿回来的。她的大衣里子上挂着好几十条带钩子的绳子,偷到手的东西挂在钩子上,可以挂好几十件。堪称神妙至极的技巧型小偷。虽然看上去粗枝大叶,但她确确实实遗传了母亲的那些精明。她默默无言地阴沉着脸进入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的时候,也许就是又在琢磨偷东西的新方法呢。跟她母亲比起来,她称得上新一代胆大包天的、具有武士风度的、堂堂正正的小偷。

对这母女俩来说,偷和买其实是一样的。不过,她们偷东西已经是一种病态了,不偷就心里痒痒。东西偷到手以后,有一种缴获了战利品的快感。她们跟那些因穷迫而偷东西的人不同,她们并不缺东西,也不缺钱买,她们偷东西,追求的是一种病态的愉悦。

母女俩把正常买来的东西照常放进起居室的衣柜,而偷来的东西则作为战利品,悄悄藏到后边的大仓库,一有工夫就去仓库欣赏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那个放战利品的大仓库,除了她们母女俩以外,谁都进不去。那个大仓库,跟这座豪宅最里边的浅虫夫妇的起居室——如今寡妇一个人的起居室相连。要想进大仓库,必须通过寡妇的起居室。可是起居室永远锁着,钥匙在寡妇手上,别人背着寡妇进去是不可能的。女儿菊子倒可以自由出入母亲的起居室,还可以跟母亲一起自由出入大仓库,这也许是因为母女俩关系特别好,而且都有相同的病态吧。

大富豪家的大仓库,可以用壮丽宽广来形容。据说是花田户的一个名唤藏吉的有名建筑师,穷九年时间才建成的国宝级大仓库。在这个国宝级大仓库里,战利品是怎样陈列着,谁都没见过。但是,想象着气质高雅的寡妇和粗犷豪放而容貌端丽的菊子悄悄走进仓库,凝神静气地、忘我地欣赏自己的战利品的情景,咲子除了感到恐怖以外,也不能说体会不到某种难以言传的美感。

这真是个奇怪的家庭。不光偷东西这件事情使人觉得奇怪,其他许多方面也都让人觉得奇怪。

就拿吃饭来说吧。寡妇和菊子呢,在寡妇的起居室里吃,伺候他们的佣人是一个叫蕗丫的小女孩。而咲子和她的丈夫正司呢,则是在他们自己的起居室里吃,伺候他们的佣人是一个叫竹丫的小女孩。正司的弟弟一也是个大学生,在他自己的起居室里吃,伺候他的佣人是一个叫花丫的小女孩。

这简直就像住旅馆呀。家里明明有那么一个大餐厅,但就是不用。当然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原因。这家人的作息时间谁跟谁都不一样,很难凑到一起吃饭。寡妇起床最晚,要上午九点多才能起来。咲子总是在寡妇洗完脸化完妆的时候,在起居室外边过道的地板上跪下,恭恭敬敬地请安:

母亲,早上好!姐姐,早上好!

绝大多数时候,一天都只见这样一面。如果有事找咲子时,寡妇一般会派佣人过来叫她。寡妇偶尔也亲自过来,但菊子从未往咲子这边来过。这倒不是因俩人关系不好。菊子并不讨厌来自小户人家的咲子,也不是看不起她。咲子对此心存感激,却又总觉得自己跟婆婆和大姑子不像是一家人。

咲子跟正司是自由恋爱结婚的。这在明治时代可是新鲜事,而且咲子只不过是一个小餐馆的老板的女儿,店里人手不够,咲子每天都得给客人添酒上菜、刷盘子洗碗。

咲子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跟当时还在上大学的正司一起坠入爱河的。当她知道正司是大富豪的儿子以后,认为俩人的家庭悬殊太大,将来肯定结不了婚,首先正司的母亲和家里人就不会同意。这在当时是很容易理解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正司的母亲没有反对。于是,正司大学一毕业就跟咲子结婚了。结婚的时候正司二十二岁,咲子十八岁。咲子成为浅虫家的少夫人是去年的事情。来浅虫家一年了,婆家的秘密知道了不少。原来,寡妇杉子不反对正司跟咲子的婚姻是有原因的。浅虫家的人有麻风病,那个时候叫癞病。有这种病的人是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儿媳妇的。比起癞病来,偷东西的病态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咲子很讨厌还在上大学的小叔子一也。一也非常聪明,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他有那么聪明的母亲和姐姐呀。奇怪的是这家里只有正司不聪明。虽然在世人的眼里说不上笨,但在家里就明显是个傻瓜了。一也从来就把哥哥当傻瓜对待,捎带着把咲子也当成傻瓜。他见到咲子的时候,嘴角总是浮现出一种讽刺的浅笑,瞥她一眼之后,便立刻把脸扭到一边。这种态度比直接说讽刺的话,更要让人难以忍受,所以咲子特别愤怒。

一也把浅虫家的人有癞病的事,毫不忌讳地说给咲子听,就好像他不是这个家里的成员,这跟他完全没有关系似的。P3-7

序言

谈《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必须先从“捕物小说”谈起;而要谈捕物小说的话,又无法脱离“时代小说”。于是乎,我们还是先从时代小说说起吧。

时代小说

所谓时代小说,一般而言,是指以明治(1868—1911)之前时期为背景的虚构小说,主要是以江户时代(1603—1867,亦即德川幕府为政治中心的时代)作故事舞台,但随着21世纪的到来,明治之后的大正、昭和时代也开始被并入时代小说的脉络里面。由此观来,或许我们可以将时代小说视为一种针对不属于我们当下的、以过去时光为背景的小说。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日本“时代小说”一语和历史小说的最大不同,就是历史的介入或不介入。历史小说的主要登场人物往往是存在于历史的真实人物,而小说中的事件也多半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换言之,在历史小说中,出现的都是“没准发生过”的情节;但时代小说则基本只是借用一个历史时代的背景,与其说是正面描写历史人物或事件,倒不如说时代小说家关心的是当时的人究竟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有着怎样的心情、呼吸、感动、生活,进而与现代人的心灵相契合。举个例子,《三国演义》虽和史实多处不符,但大体而言,仍是依循着给帝王将相立传的路数,因此这是历史小说。但若有人针对当时参加蜀军的小兵进行小说创作,尽管他身处历史之中,重点却不在历史上,那么这样的“蜀军小兵成长日记”就会变成时代小说的形式。不过另外要注意的是,时代小说偶尔会借用历史人物,却把形象或性格给全盘转化,只要跟正史没有太大干系,那通常都还是被归类为时代小说。

一般论者都认为,日本的时代小说是从中里介山的《大菩萨岭》开始的,这本小说从1913年一路连载到1941年,写了41卷、1533章、570万字仍未完结,故事大致是讲武士机龙之助靠着自己的一把剑,在幕末日本闯荡的过程。作者巧妙运用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情势,让龙之助进出历史之中,还让他同新选组、坂本龙马等牵扯上关系。

以如今的眼光来看,这本小说真正引人注目的,或许是主角的性格塑造。龙之助的性格冲动、易感而且嗜杀,甚至在小说一开始就犯下被日后时代小说奉为首罪的“过斩”,任意杀害了一个路边休息的老人,以培养隔日与人决斗的敏锐度与胆量,之后更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造杀业,不管是女人还是平民,只要他一时兴起,就会惨死刀下。这种奇特的恶魔形象设定,在当时却意外受到欢迎,也引起了一些作家模仿学习,从而建立起日本第一部大众小说的地位。尔后,时代小说家便如雨后春笋般长了出来,大佛次郎的《鞍马天狗》(1924)、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1935)都成为当时的畅销书,有的甚至跟影剧结合,造成更大的宣传效应。

若时代小说就这样一路发展下去的话,或许我们如今也只能看到以武士为主角的时代小说,不过相当庆幸的,冈本绮堂1917年创造的“半七捕物帐系列”故事,开始把时代小说的目光从具有特殊身份的“超人”拉到了市井小民身上,我们可以跟着“冈引”半七经办的许多案件,穿梭江户的杂院巷道,感受那些下层人操心的、快乐的生活。所谓剑法、所谓历史,都和他们没什么直接联系。

也就在中里介山和冈本绮堂的联手出击之下,时代小说有了个堪称扎实的开端,并在日后又不断分支出忍者、游侠、市井、人情等次类型,不过我们这次只需好好介绍。‘下“捕物帐”就行了。

捕物帐

捕物帐,又称捕物帖(两者发音都是),捕物在日文的意思是“逮捕犯人并送交官府”,而“捕物帐”就是针对侦查以及逮捕经过的文书记录(日文“手册”称“手帐”),后被冈本绮堂借来当小说标题,从此捕物帐便成了以江户时期的捕吏们为主角的小说类型名称。  冈本绮堂创造“半七”一角,最初据说是因1916年他看了福尔摩斯之后,决心创造一个日本的福尔摩斯。冈本认为,若要写现代推理小说,一定很容易掉进模仿西洋侦探小说的窠臼,故而便将脑筋动到了自己相当娴熟的江户时期,正巧有关江户时期的侦探文学仅有以“审判记录”为主的《大冈政谈》或《板仓政谈》等读物,所以若能描绘一个纯然江户式的侦探主角,应该会蛮有味道。结果他成功了,自1917年《文艺俱乐部》新年号上开始刊载的“半七捕物帐”大获好评之后,捕物帐果然就成了时代小说一个重要的次类型。

当时的捕物帐大致可分成两个系统,一是时代小说系统,一是推理小说系统,前者注重对江户时期的风情描绘和人情写照,譬如野村胡堂的“钱形平次系列”、佐佐木味津三的“右门捕物帖”;后者则是1939年以降,因推理小说被日本政府视同敌国文学而禁止创作,小说家只好转写捕物帐故事,虽莫可奈何,但的确引出了一批颇具质量的捕物小说,典范者如横沟正史的“人形佐七系列”、城昌幸的“少年武士系列”,等等。以上四个系列再加上“半七捕物帐系列”,就是大名鼎鼎的“五大捕物帐系列”。

因江户时期的日本,尚未全盘接受西方文明,所以不论科学搜查或系统办案,都完全不会存在,可资利用者,唯有侦探的双脚、眼睛、口耳。一切都只能靠侦探亲临现场来感受,透过不断地打听消息、追问目击者、寻找线索,以逼近、猜测犯人真面。就某个角度而言,这完全是那种只能靠智慧和经验决定胜负的单纯推理小说,跟克里斯蒂笔下的简·马普尔小姐只能靠耳语或传闻来判断案情十分近似。(或许正因如此,现代的捕物帐女作家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像自中惠、平岩弓枝、宫部美幸,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战后为防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GHQ强力禁止撰写跟武士道有所关系的时代小说——尤其是剑豪小说。推理小说因此重生,而时代小说家则只好遁逃进捕物帐的世界,使这种文体倏然风行起来。以上便是坂口安吾《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的创作背景。

坂口安吾及其《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

坂口安吾(1906—1955),本名坂口炳五,东洋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伦理科毕业,是日本战后相当知名的文学大师之一,创作范畴甚宽,纯文学、推理小说、历史小说、文艺评论、杂文都有涉猎,曾因发表《堕落论》而受到瞩目,和太宰治、石川淳、织田作之助并称“无赖派”(亦称“新戏作派”)。有关坂口安吾的其人其事,读者不妨另见我的《不连续杀人事件》导读,此处只针对他的《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略作介绍。

承前所言,日本投降以后,捕物小说蔚然成风,坂口安吾受《小说新潮》月刊之邀,自1950年10月至1953年8月连载《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共计刊登了二十篇捕物小说。因无赖派基本是以否定文学权威作基本教条,所以坂口安吾创作的捕物小说格外引人注目。

按既往惯例,“捕物帐”(帖、控)之前,通常都是冠以小说中捕吏的名字,但“安吾捕物帖”却是冠以作者的名字,而其故事背景以明治时期为主,则更是令人讶异。因为到了明治时期,日本开始实施宪法和警察法,过去的捕吏制度全盘取消,所以之前捕物帐常见的“与力”、“同心”、“冈引”等等身份,一概付之阙如。至于作者特意给书名加上了“明治开化”的字样,更让人禁不住会好奇他的用意如何。

实际上,坂口安吾有着他独特的日本史观,不仅大胆提出过对古代王朝的假说,且还含有否定天皇家权威的万世一系、八纥一宇等等概念,在这种情境下,他对全盘推翻过去日本习性与传统的明治时期,必然有着相当自我的见解,虽无法从他所写杂文中看到类似论述,但从《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的人物设定之中,我们或可约略一窥。  本书的固定角色有四个:结城新十郎、泉山虎之介、花乃屋因果、胜海舟,虽然人数稍多,但当作者给他们赋予不同而鲜明的个性之后,群戏看来便极有层次,且不会使人觉得混乱。

结城新十郎是旗本末代子孙,曾经出国留学,博学多闻、机智风趣,被当时舆论誉为“日本美男子”、“绅士侦探”,总之是个超人般的家伙,乍读之下感觉有点像时髦版的明智小五郎。他是主要的侦探角色,通常担任推翻其他三人理论的工作,继而提出最符合真相的解答。

泉山虎之介是新十郎的右邻,在家里开了间剑术道场,同时受聘于警察总署,负责教导巡警们剑术,也因此跟警察机构挂上了钩,新十郎会介入警方办案,就是拜他居间牵线所赐。

花乃屋因果住在新十郎的左边,原本在军队中担任枪炮组小队长,本该想办法跻身官场的他,后来却成了大众小说家,并且对推理、侦探等事务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我们往往会靠他在人力车夫及女佣等底层民众的人脉,获得不少宝贵信息。

而胜海舟则是这四人组中,最奇特的存在。因为他是实际存在的真实历史人物,是德川幕府时期成立海军的重要人物。但他最被世人所知的,则是因其促成了当时江户城“无血开城”的事迹。实际上,或许正因他的存在,我们才有可能理解坂口安吾创作《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的背后意涵。

小说中的四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提出自己对案件的见解,但相较其他三人往往亲临现场搜查,胜海舟则仿佛是个安乐椅侦探,端坐家中听取虎之介的报告,就这样做出论断,而他的臆测又很快就会被新十郎给推翻。换言之,若胜海舟代表的是江户时期的旧思维,新十郎就代表着受西方文明冲击的新思维,而时代已经改变到无法单靠旧思维运筹帷幄就能运作的地步了,所以只在家中听取情报而不积极展开视野,是没有办法理解当时那个世界的。这或许就是坂口安吾偶尔会在小说尾声,让胜海舟给自己的失败辩解的缘故。有时我们不是“无法”理解世界,而是没有“积极”地去理解这个世界。

搭配这种特殊的设定,坂口安吾同样也经营出一个独特的小说世界,每个案件除了纯粹的谜团之外,我们还能从中探见当时幽深的时代形象,那是日本的文明开化过程中经历的无数怪奇现象,以及混沌的风俗百态。作为一个作家,坂口安吾让捕物帐的形式得到另一番进化,并对这种文明交接的模糊地带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描述。

也正是因为这种回身观看的姿态,让坂口安吾的《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成为一部能跨越时代背景与隔阂的捕物小说。

或许我们能说:《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既代表着时代,又超越着时代。

(曲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2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