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传播的媒介分析与应对--以媒介融合为视域》(作者罗昶)以媒介融合为视域进行突发事件的媒介分析,将当今社会信息传播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置于共时性、整体性的媒介环境分析框架之中,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如“SARS”、哈尔滨水污染事件、汶川大地震、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孟买恐怖袭击事件,进行案例分析,书中共分为作为媒介分析的一种视域、突发事件传播的符号表达特征等七章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突发事件传播的媒介分析与应对--以媒介融合为视域》(作者罗昶)以媒介融合为视域进行突发事件的媒介分析,将当今社会信息传播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置于共时性、整体性的媒介环境分析框架之中,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如“SARS”、哈尔滨水污染事件、汶川大地震、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孟买恐怖袭击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通过《突发事件传播的媒介分析与应对--以媒介融合为视域》,可对突发事件中传播媒介的技术基础、符号系统、传播时效性与持久性、受众利用该媒介参与传播过程的程度等特征形成全面的理性认识,构建突发事件传播中对不同媒介进行策略性选择与应对的认知基础,推动媒介融合趋势下突发事件信息的有效传播。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层次
第二章 媒介融合:作为媒介分析的一种视域
第一节 媒介分析与媒介环境
第二节 媒介形态变化
第三节 作为客观存在的媒介融合
第三章 突发事件传播:媒介形态分析的典型文本
第一节 “突发事件”界定
第二节 突发事件传播
第三节 突发事件传播的媒介分析层次
第四章 技术先声:技术动因中的突发事件传播理念嬗变
第一节 信息技术演变
第二节 传播理念嬗变
第三节 传播新理念与突发事件传播的契合点
第五章 符号阐释:突发事件传播的符号表达特征
第一节 传播符号与符号学
第二节 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符号系统
第三节 网络新媒介的融合性符号系统
第四节 突发事件传播符号的个性特征
第五节 案例研究:新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编播特征分析
第六章 时空偏向:突发事件传播媒介持久性、时效性分析
第一节 伊尼斯与传播的时空偏向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中的传播时空偏向
第三节 基于时空偏向的突发事件传播策略
第七章 近用度变化: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媒介权力转移
第一节 媒介近用权与媒介近用度
第二节 传统大众媒介的近用度表现
第三节 网络媒介的近用度突破
第四节 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媒介权力转移
结论融合传播: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媒介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