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学术形态,大的发展趋势就是由汉学而宋学,复由宋学而新汉学的转型。宋代是中国传统形态由汉学而宋学的转型时期,而王应麟则正是这样一位汉学与宋学相兼的人物。钱茂伟所著的《王应麟与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嬗变》重点思考王应麟的学术形态,兼及王应麟之前的传统中国学术形态及之后的学术形态嬗变。这样的定位,或许更能体现王应麟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王应麟与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嬗变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钱茂伟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的学术形态,大的发展趋势就是由汉学而宋学,复由宋学而新汉学的转型。宋代是中国传统形态由汉学而宋学的转型时期,而王应麟则正是这样一位汉学与宋学相兼的人物。钱茂伟所著的《王应麟与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嬗变》重点思考王应麟的学术形态,兼及王应麟之前的传统中国学术形态及之后的学术形态嬗变。这样的定位,或许更能体现王应麟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内容推荐 王应麟是宋元间的一位博学大师,对清代学术与浙东学派均有很大影响。《王应麟与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嬗变》是一部从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嬗变视野观察王应麟学术特点及学术地位的专著。在由汉唐以文献训诂为特色的汉学到明清以文献考据为特色的新汉学的嬗变过程中,王应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指标性人物;其代表作《困学纪闻》则是一部指标性的学术著作,标志着综合性、文献性传统学术载体的出现,是文献考据学或“国学”的开始。这种模式,成为明、清学人甚至20世纪部分学人所使用的经典学术作品建构模式。《王应麟与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嬗变》由钱茂伟所著。 目录 第一章 近五十年王应麟研究的学术史考察 一 20世纪60—80年代的王应麟研究 二 20世纪90年代的王应麟研究 三 21世纪以来的王应麟研究 四 近十年的《三字经》研究 小结 第二章 宋代以前的学术形态嬗变与王应麟的学术风格 一 商周的学术形态 二 汉唐的经学传统 三 宋代文献的发达 四 两宋学术的嬗变 五 王应麟治学路径 六 王应麟著述风格 七 王应麟学术理念 小结 第三章 《玉海》与词科体系建构 一 唐宋词科与《玉海》编纂 二 《玉海》的词科体系建构 三 专门主题史知识的大汇集 四 《玉海》所含知识与观念 五 《玉海》作为类书的价值 小结 第四章 《困学纪闻》的学术方式 一 文献互证 二 文本比对 三 文献注释 四 事实比较 五 专题考订 六 记载遗闻 小结 第五章 《困学纪闻》的史学思想 一 史学理念 二 历史思想 小结 第六章 《困学纪闻》的政治思想及其他 一 治国思想 二 重民思想 三 夷夏思想 四 护卫儒学 五 教育思想 小结 第七章 《通鉴答问》的义理思想 一 宋代史论的义理化趋势 二 《通鉴答问》作者及成书 三 《通鉴答问》的义理思想 小结 第八章 王应麟的沿革地理学研究 一 王应麟与《通鉴》学研究 二 《通鉴地理通释》的考察 三 《诗地理考》的地名价值 四 《困学纪闻》的地名研究 五 间及宁波历史地理的关注 小结 第九章 《困学纪闻》与文献学奠基 一 兼学术与思想的《困学纪闻》 二 综合性学术札记模式的确立 三 “国学”与西学的异同观察 小结 第十章 元明清学术嬗变中的王应麟 一 宋元时代以博学闻于世 二 明代由冷落而初步重视 三 清代考据学的精神导师 小结 征引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