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地战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吕辉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该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约30万字。作者吕辉深入广东边防武警总队采访,接触了包括政委胡运旺在内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防暴队近百名队员。该书既书写了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洗礼,也记录下队员们生活中的点滴花絮,既有种菜和打蚊子的乐趣,也写到海地疯狂的黑人舞者、收礼收到手雷的“惊喜”……

这本书面世于一场灾难发生之后,旨在揭秘中国维和警察最真实的一面,也以此书向牺牲的8名海地维和英雄致敬。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光辉战斗业绩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

全书共16章30万字,全面讲述了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从甄选集训、出征海地到载誉归来的精彩历程,详细刻画了中国警察在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真实感人故事,构成了一部恢弘的中国维和警察英雄史诗。

目录

引子

第一章:甄选

 临危受命

 海地印象

 百里挑一

第二章:磨砺

 魔鬼教官

 野外生存

 长途拉练

 冰雪廊坊

 升旗仪式

 离情依依

第三章:伤城

 海地,我们来了

 营房初体验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太阳城

第四章:出征

 晨光中,谁的军礼为你送行

 绞杀白色魔鬼

 戈纳伊夫长途武装护卫

 护卫海地国会议员

第五章:锋芒

 连环追缉

 午夜惊魂

 PK“小砍刀帮”

第六章:鏖战

 市井擒凶

 闪电之夜

 围捕马提桑贫民窟

 惊雷行动

第七章:生命

 那张带血的稚嫩容颜

 私刑

 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

 国家监狱的记忆

第八章:硝烟

 突如其来的“礼物”

 “小心,有枪”

 抓捕前军人

第九章:游行

 太阳城和平示威

 小商贩游行

 拉瓦拉斯党游行示威活动

 机场备勤处突任务

 海地青年活动会和平游行

 康巴音乐节

第十章:苦乐

 与蚊子共舞的日子

 青菜!青菜!

 感谢CCTV,所有TV

 平凡的浪漫

 海地人的爱国心

 雨夜

 弹墙与舞者

 把中国的符号写入世界

第十一章:鱼水

 孩子,疼吗?

 护卫高考

 最难忘的“六一”和中国功夫

 那些我们曾经帮助过的面孔

第十二章:战友

 一个都不能少

 “维维”与“和和”

 每月一次生日歌

 感同身受的疼痛

 七朵金花

 走近胡运旺

第十三章:节日

 战地劳动节

 端午节,自己包粽子

 在海地为党过生日

 建军八十周年

 “折腾”中秋

第十四章:思念

 让我再叫您一声妈妈

 魏光的信

 父爱如山

 亲亲我的宝贝

 铁汉柔情

第十五章:荣光

 万里探望

 为联合国秘书长当保镖和大厨

 海地总统的“我投降”

 祖国,你是一面旗帜

 授勋仪式

第十六章:凯旋

 让我再看你一眼,海地

 回家

 掌声响起来

后记

试读章节

魔鬼教官

正是金秋十月,万里无云的日子,广东花都的空气却已经像是要被生生晒出水来,黏腻到发稠。阳光尽情地抛洒在这个午后,不知名的昆虫在某个角落里闷闷地一声接一声地叫着,颇有些不情不愿的意思。

教导大队新建成的红色塑胶跑道此刻是最煎熬人的去处,一群穿着夏天作训服的队员正在一圈一圈地奋力奔跑,连脸上滚落的汗珠都没有时间去擦,衣服更是早已被浸湿,几滴汗水落在塑胶上,嘶啦啦就冒起了阵阵青烟,顿时便让炽热的跑道蒸发得无影无踪。

“这不是要人命么?”一个队员一边跑着一边嘟囔着:“都已经跑了二十多圈了。”

“嘘——小点声,要是让‘魔鬼’教官听到,再罚你几圈,这大热天儿的,可就有你受的了!”另外一个队员连忙低声说道。

“嘀咕什么呢!还不快跑!”突如其来的一声吼如炸雷一般响起,两个人顿时噤声。

“快!冲刺了!再加把劲儿!!!曙光就在前方!!!”

“魔鬼教官”的大嗓门回荡在头顶,队员们吸了口气,没有一个人敢懈怠,立刻又加快了步伐,向前方急速冲去。

刘光强,人称“魔鬼教官”,可见其严厉程度。

此刻,他正盯着手中的秒表,看到最后一个队员也冲过了终点,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意:“嗯,今天的成绩还不错。”

队员们刚刚被临时激发的士气已经消失殆尽,每个人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有的人倒在地上,有的人不停地干呕。

“不要停,不要停。再往前走两圈,注意呼吸!”背后又传来刘光强那严厉的叫声。

“走不动了!”一个队员哀号。

“走不动也要走!起来!”刘光强走过去,轻轻一拎,一个瘫倒在地上的队员就被他揪了起来:“我是为你们好,这样倒在地上,不利于心脏的自我调节,对身体不好!”

队员们在刘光强的呵斥下慢慢地站起身来,向前缓缓走去。

“这样训练合适吗?我们又不是训练机器,我就快扛不住了。”小杨是个人警大学生,人伍没几年,一直以来都没有受过这种苦。

“他可是个人物啊,从基层里一步步走出来的训练能手。因为他搞训练太猛了,他手下的兵没有不‘谈之色变’的。”队员胡木森笑笑说。

走完两圈后,大伙拖着疲倦不堪的身躯走回休息区,找到自己的位置,纷纷坐了下来。

“起立”!大家一骨碌地站起来。一看,胡政委来了。

“坐,坐,同志们都坐下,辛苦了。”胡政委径直走到队员黄型双的身边,蹲下身去,仔细地摸了摸他那用纱布绑了一圈又一圈的小腿,“小黄,脚伤好点没有?”

黄型双急忙站起来,立正说:“报告政委,腿伤不算严重,我完全可以坚持,请政委放心。”

“好好。”政委微微一笑,“你在基层里可是训练队的队长呀。怎么也不会好好保护自己呀。”

“报告政委,我们七支队可算是训练标兵单位了,可跟咱们这维和集训还是有差距呀。”黄型双皱眉,“训练强度太大了。”

“来,你先坐下。”胡政委淡淡一笑,却有些严肃了。“同志们!我知道,你们当中,有总队机关有名的‘笔杆子’,有‘全国十大边防卫士’、有‘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有基层团级领导等等,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是,成绩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在这支防暴队里,在我的心目中,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对你们的要求是平等的,甚至,我要你们付出更多,因为这一次赴海地维和的任务是艰难而辛苦的,如果没有强大的体力和耐力做支撑,很有可能在任务中出现伤病,那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胡政委顿了一下,对一直站在旁边静立肃听的刘光强说:“光强,你过来。”

“同志们,光强是我们的体能‘教官’,我们总队训练处的副处长,大家都知道了。”政委转过头去对刘光强微微一笑,“光强这几天辛苦了。”这话一出,刘光强倒有些腼腆了,他连连摆手:“兄弟们辛苦了。”

“兄弟们是辛苦了,我看到你们脸上晒得黑里透红,有的同志把脚泡磨穿,流血都把鞋子染红了,”胡政委的双眼湿润了,“但是同志们认可光强同志的训练方法吗?只有这样高强度的训练,才让你们的进步如此之快,大家有没有感觉?最近这一段时间以来,你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队员们回忆着自己体能的变化,不由得纷纷点头。

政委继续说:“大家这么多天来的训练,我都看了。强度确实很大,包括万米跑、折返跑、加速跑、负重跑,对人的体能消耗很大。原先我也担心,但我发现光强训练是讲科学的。比如说,光强不搞疲劳战术,善于交替使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既能保持同志们高昂的斗志,又使你们身体各部分都活动开了。除了个别同志热身运动不够,才拉伤了肌肉,其余同志都坚持下来了。我看这一点很好。后来我一问,光强说这就是香港警方一直非常推崇的‘SBS’警务体能训练法,果然非常先进。”

队员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魔鬼”教官的深意!没想到这个动不动就大喊大叫,就差点没拿鞭子在后面赶人的家伙,还真有一套!

于是“魔鬼教官”变成了偶像。毕竟在强者如林的部队里,谁是最强的那一个,谁就会赢得最多的敬佩目光。刘光强的“魔鬼”美名,也就此越传越远了。

队员谢固高回忆起魔鬼教官时,更多的是赞赏:“他在体能训练中,为了给我们做表率,和所有人一起同吃同住同训练。当时我问他:你又不参加维和,你整天跟我们摸爬滚打,也不回家陪老婆孩子,你不想家吗?他说这是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我就得尽力完成到最好!尽善尽美!所以我也得把自己当成一名维和队员,这样才能与大家步调一致,感同身受。再说,只有我自己先做到位了,才能有资格来教育你们,才能有底气把所学所训的科目都从难从严抓起!就冲他这几句话,我就服他!”

……

P19-21

序言

海地是一个我从未到过的国家,也是一个许多人未曾踏足的国家。而“维和”,更是很多人眼中神秘莫测的工作。正因为这份未知,当《海地战歌》的文稿摆在我的案头时,我忍不住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这会是一本怎样的书?它会讲述怎样的故事?那些我们伟大祖国培养出的精锐维和警察,他们在那片异乡的土地上究竟都做了什么?那些漫长的日子里,他们有着怎样的心情往事?我很期待。

直待全书读罢,掩卷之时,我仍难以抑制内心的激荡。走到窗前,北京冬夜的风迎面扑来,带着入骨的凉意,思绪渐渐清晰。

我想自己有必要为这样一本书写点什么,哪怕只是叙说自己最简单的感受也是好的。

海地维和,这是一个无法想象的艰苦任务。面临的并不仅仅是陌生的生存环境,也不仅仅是高强度的工作,还有时刻潜伏在身边的危机。稍有不慎,也许就不仅是牺牲个人的生命,甚至会影响到国家荣誉。

在我看来,这群战士还只是一群孩子。年轻、勇敢、明朗。情感丰富。在他们的年纪我还与家人在一起,读书,欢笑。可是他们已经远离了故土,远离了亲人,摸爬滚打,百炼成钢,化身和平的使者,把最青春的年华,最赤诚的热血奉献给了那一片千疮百孔的异乡土地,成为中国的骄傲!

我只是一介文人,也只能从文字的角度去阅读和理解这支队伍。我在字里行间读到那些危险的心跳,那些惊颤的瞬间,那些蓝色制服下钢铁般的身躯,那些明亮而坚毅的目光……我相信它们不止震撼了我,也会震撼每一个读懂它们的灵魂。

我记住了一个名字——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书中这个英雄的边防警察团队。这支受命由广东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年轻团队,在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异国土地上,在血火相淬、生死抉择的困难险境中,一次又一次地亮出了和平之剑、正义之剑。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良久,他们的精神让人心生赞叹。我喜欢看那些队员之间发生的点滴小事,读来生动有趣,甚至感人泪下,那是最精彩的战歌篇章。

在作者的笔下,没有夸大那些成就和荣誉,只是简单平静的叙述已经足够让读者领略那些艰苦的岁月,年轻的边防警察,他们合力缔造了一支共和国的精锐之师,将中国的美与力,强大与善良撒播到海地的每一寸角落,捍卫了海地的安宁,还把自己的爱心捐助送给需要帮助的海地人。他们在所有海地人的心中都深深烙下了一个名字:中国。

我相信,没有人会在读到授勋那一章节时不为之动容!当初,时任公安部部长周永康的一句指示,成就了这样一支成功的队伍,他们是值得骄傲的名字,更值得最骄傲的勋章在胸前闪闪发亮。

2009年12月,正是他们凯旋回国两周年的纪念日,相信会有许多人为他们欢呼和喝彩,而我也将是其中一员。虽不能亲自前往,却亦要以手中拙笔一支,写下少许感慨,祝福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每一名队员,同时也要感谢他们,不止带给了我们无上的荣光,也带给了我们这样精彩的一部书籍,一段传奇。

中国永远铭记!世界永远铭记!

是以为序。

张锲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后记

2009年的夏天,我与胡运旺相约采访。彼时月朗星稀,我们在广州一家咖啡厅坐定,相谈甚欢。

犹记当时的胡运旺除去戎装,一身便服,笑声朗朗。他细细讲述那些他与战友们并肩在海地奋战的岁月,我认真聆听。那些故事深深吸引和打动了我,忍不住一次次为之流泪也为之赞叹,心潮澎湃,难以言表。

采访结束后我们紧紧握手,胡运旺的那句话我一直记得:“吕辉,希望你可以把这些人和事,忠实地纪录下来,让更多的读者可以了解海地,了解维和。”

然后,便有了《海地战歌》的出版。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世人震惊。

海地地震造成数十万海地居民伤亡,而最令国人感到悲痛的是:地震造成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粉碎性倒塌,当时正在楼内同联合国官员举行会谈的我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四名成员及我驻海地四名维和警察集体罹难。

消息传来,举国哀悼。

我们将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

而当我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中得知:胡运旺即将赶赴海地接替李钦担任防暴队最高领导——政委一职,亲临一线指挥战斗之时,我的心猛然紧缩了!

那个瞬间,与激荡的热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已经足够了解海地的我,可以清楚想见震后的海地此刻是如何的悲惨,队员们又是如何的紧张和疲惫,而胡运旺的家人——他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小水牛”又会如何担忧……种种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交汇、碰撞。终于还是忍不住拿起电话,拨通了胡运旺的号码。

胡运旺的声音在电脑那端显得平静而沉稳:“临危受命,这是军人的天职,我理应接过李钦他们的任务,带领大家继续奋战。”

“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我一定竭尽全力,与防暴队全体战友一起共度难关,完美地结束防暴任务,把他们都安全地带回祖国!”

“谢谢所有新闻媒体朋友的关注,原谅我实在无暇一一接受采访,我只有一句话:请大家放心,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

我的声音哽住了,半晌,只说出了一句:“祝您,一路平安。”

我推开窗子,遥遥望去,蓝天碧海,苍穹无垠。

海地,你以怎样的方式,奏响了一曲曲如此精彩壮烈的灵魂战歌。

牺牲的英灵已经归来,新的英雄即将踏上征程。

我们的战士,一路平安!

2009年1月20日

吕辉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3: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