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9个章节,主要对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象乐的“戏礼”形态与史诗化叙事倾向、“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城邦社会与春秋时代的文化精神、《周易》的诗体结构形式与诗性智慧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傅道彬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9个章节,主要对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象乐的“戏礼”形态与史诗化叙事倾向、“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城邦社会与春秋时代的文化精神、《周易》的诗体结构形式与诗性智慧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导论 “六经皆文”与周代经典文本的诗学解读 一、“文本于经”与“六经皆文”的理论命题 与“六经皆史”平行的另一个命题:“六经皆文”——“六经皆 文”理论的理论来源——“文本于经”:文学借经学以自重,倚人门 墙——“六经皆文”:文学为本,文学与经学并立,自立门户 二、“六经皆诗”与历史批评的诗学立场 刘知几《史通》“视史如诗”理论的提出——钱锺书史学批评的 诗人立场——史学与诗学的关系:古诗即史、史蕴诗心、史有诗 笔——“六经皆史”的老生常谈与“六经皆诗”的理论帷幕 三、六经文本的文学示范与引申意义 周代经典文本的文学示范意义——《诗》、《书》文本的文体发 源与体用规范——两周时期的“文言革命”与叙事文学的写作原 则——周代诗学的实践精神与礼乐文化的艺术品格 四、“诗可以观”与周代礼乐文化的历史土壤 “诗礼相成”的文学观念——“诗可以观”理论的礼乐文化背 景——观诗:观礼、观政、观志、观美——观诗活动的艺术感染力量 …… 第一章 《周易》的诗体结构形式与诗性智慧 第二章 象乐的“戏礼”形态与史诗化叙事倾向 第三章 城邦社会与春秋时代的文化精神 第四章 “文言”变革与春秋时代的文学繁荣 第五章 “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 第六章 “诗可以观”:春秋时代的观诗风尚及诗学意义 第七章 乡人、乡乐与“诗可以群”的理论意义 第八章 “诗可以怨”吗? 第九章 《月令》模式的思想意义与文学的四时结构 后记 |
随便看 |